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魏徵是什麼樣的人?還原最真實的“一代名相”魏徵

歷史上的魏徵是什麼樣的人?還原最真實的“一代名相”魏徵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徵是河北人。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在戰國時期荊軻、高漸離易水悲歌、慷慨刺秦的精神感召下,幾乎每一個河北人都有一顆成爲俠士的心。魏徵也不例外。對於這位貞觀名臣的早年,歷史只有簡單的記載。《舊唐書》的記載是“少孤貧,落拓有大志,不事生業,出家爲道士。好讀書,多所通涉,見天下漸亂,尤屬意縱橫之說。”

歷史上的魏徵是什麼樣的人?還原最真實的“一代名相”魏徵

從這樣簡單的文字中,我們可以想象出一個胸懷大志的寒門子弟在亂世中試圖主導自身命運的艱難努力。在很小的時候,魏徵就成爲孤兒了。父親生前是一個小官,留下的產業並不多,所以他只能憑藉着微薄的家產艱難度日。終於,在各家經典中,他選擇了縱橫家,選擇使自己成爲一名縱橫之士。

縱橫家,可能是一個寒門子弟在亂世之中想要出人頭地最方便的門徑了。這門由戰國時期蘇秦、張儀發揚光大的學問,講究的是用三寸不爛之舌對資源進行整合,將天下玩弄於股掌之間。這門學問不需要有多大的背景、勢力,只需要極佳的口才以及對資源進行整合的能力,它的核心是能發現人性的幽微處,能察覺他人自己都認識不到的最根本的訴求,然後善加利用。

隋煬帝大業末,隋末唐初本來最有實力當皇帝的人李密起兵反隋。風起雲涌,政治冒險家們紛紛浮出水面。天下大亂。看上去,胸懷大志的魏徵有了用武之地。然而,即便如魏徵,在這亂世中,也如同飄萍,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

他先是投奔李密,得不到重用。李密兵敗他投降李唐,依然沒有得到重用。後來他又被竇建德俘獲,意外的是,居然在竇建德這裏頗受器重。但竇建德馬上失敗了,魏徵再一次投降李唐。這一次,他終於被李唐內部重要人物看重。但遺憾的是,他再一次投身於失敗的一方,因爲我們知道,看重他的,是玄武門之變的失敗者,太子李建成。

魏徵去世了,房玄齡到一幫貞觀名臣也相繼去世了。晚年的李世民沒有了魏徵的規勸,沒有了貞觀羣臣的約束,開始放縱自己的慾望。他幹了一件大事,繼續隋煬帝未盡的事業,征討高句麗。隋煬帝曾三次征討高句麗,但都以失敗告終。這是導致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歷史上的魏徵是什麼樣的人?還原最真實的“一代名相”魏徵 第2張

但李世民的這次征討也可恥地失敗了。這證明了李世民的能力並不比楊廣強。最後有賴李勣的拼死護救,李世民才得以避免更嚴重的後果。時值深秋,脫離險境的李世民滯留在遼東的荒山惡水間,陰雨連綿,大軍退不得、進不得。

看着帳外連天的冷雨,李世民忽然想起一個故人,魏徵。他這時才意識到,曾經魏徵對他的規勸讓他避免了多少錯誤。李世民立馬召見魏徵的家人,大加賞賜,重新樹立起魏徵的墓碑。直到此時,關於魏徵的故事才告一段落。

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說:“歷史上的人君,爲什麼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徵說:“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就明智;只聽單方面的話,就昏庸(文言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採納下面的意見,那末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矇蔽也矇蔽不了。” 唐太宗連連點頭說:“你說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讀完隋煬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說:“我看隋煬帝這個人,學問淵博,也懂得堯、舜好,桀、紂不好,爲什麼幹出事來這麼荒唐?

” 魏徵接口說:“一個皇帝光靠聰明淵博不行,還應該虛心傾聽臣子的意見。隋煬帝自以爲才高,驕傲自信,說的是堯舜的話,乾的是桀紂的事,到後來糊里糊塗,就自取滅亡。唐太宗曾有一個千古流芳的比喻,他把自己比作玉石金礦,把大臣比作良工巧匠。那麼在唐太宗的人才庫中最傑出的當首推敢於犯顏強諫的魏徵。唐太宗曾經這樣說:“以銅爲鏡,可以整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魏徵就是我的一面鏡子。”魏徵作爲一代名臣,其諒真坦率,敢於諫諍,歷來都被人臣者推崇和仿效。那麼究其一生:他少時孤貧,曾爲道士。隋末投瓦崗軍,李密失敗,隨其降唐。先爲太子(建成)洗馬。唐太宗即位,歷任諫議大夫,祕書監,侍中等職,封鄭國公。

歷史上的魏徵是什麼樣的人?還原最真實的“一代名相”魏徵 第3張

在“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曾責問魏徵:“爲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魏徵回答:“如果李建成早聽我的,就不會有如今的下場。臣下爲主盡忠,沒有過錯。春秋時期管仲輔佐齊桓公創立了霸業,但之初他還射中過公子小白的帶鉤呢。”唐太宗對他的耿直十分的賞識,隨後便委以重任。

唐太宗在太極宮中的凌煙閣內存放了畫家閻立本爲功臣的畫像。享受這一殊榮的只有長孫無忌、杜如晦、魏徵、房玄齡等二十四人。當魏徵去世以後,唐太宗常常的到凌煙閣內去看他的畫像。有一次還情不自禁的做了一首詩:勁條逢霜摧美質,臺興失位夭良臣。唯當掩泣雲臺上,空對餘形無復人。以此表達了自己的無限哀思和懷念。貞觀末年,唐太宗親征遼東,戰爭異常的艱苦,當得班師回朝後,唐太宗曾惆悵的說:“如果魏徵還活着,我會有這一趟遼東之行嗎?” 當然,魏徵這樣的頻繁跳槽,就難免爲高尚人士所不齒。

李淵,李世民父子,就曾當衆發表過鄙視他的言論,大意是說他“有奶便是娘”。對此,魏徵作過自我辯護。譬如,獻策竇建德屯田一事,魏徵是這樣解釋的:“民爲國家之本,大唐天下波及四海,臣提出屯田墾植之策,受益的是百姓,富庶的是國家。兩軍對陣,百姓無辜,豈能因兵戈之爭,而置百姓於水火?聖上向以愛惜民生而受萬民敬仰,即便夏王(竇建德)軍隊因此受益,但真正受益的還是黎民蒼生。所以,臣以爲,不是臣爲竇建德做事,而是臣通過竇建德,在爲百姓做事。”看,這就是魏徵爲自己辯解的:“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的民本思想辯護詞。這是與絕大多數只知忠君的忠臣不同的。

歷史上的魏徵是什麼樣的人?還原最真實的“一代名相”魏徵 第4張

在上奏君王時,一個簡簡單單的提議或看法,除了要加很多修飾詞外,還喜歡用旁敲側擊的手法,七彎八拐地提出來,議事活像打啞謎。這樣的做法,雖然一方面提高了中國文學講求含蓄的特色,但另一方面卻造成了各級政府辦事的效率低下。而魏徵一生從來不曾創作過九曲十八彎的勸諷作品,他的諫議歷來都是直來直去,表達清楚,判斷準確。不過,像魏徵這樣敢於犯顏直諫的忠臣,是需要遇到像李世民這樣虛心納諫的明君才行。反過來,必須有心懷博大,能夠容納不同聲音的明君,纔會有敢於直來直去的忠臣。魏徵就是一例。有人說,魏徵如果不是知遇了唐太宗,恐怕死一百次也有多了。想想這話也確實不假。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