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奇聞異事 > 古代女人最愛用什麼樣的包?男人用哪種包纔有檔次

古代女人最愛用什麼樣的包?男人用哪種包纔有檔次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包包,是現代人的重要佩飾,尤其是女性去哪都不了一隻包包。在中國古代,衣服大多沒有口袋,古人出行時“包”更是不可或缺。在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可以找到“包”字。漢代出現的一種叫“綬囊”的“包”,使人們帶什麼“包”還成爲身份的象徵。唐代的高級包有“紫荷”、“金魚袋”等,而古代女性最鍾情的“包”則是“香囊”……

  先秦時期最流行的包包叫“佩囊”

“包”最早並不叫“包”,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時間最久的包,像鑰匙、印章、憑證、手巾一類必須隨身帶的東西,大都放在這種囊內。因爲外出時多將其佩戴於腰間,故謂之“佩囊”。從文獻記載來看,先秦時人們已有帶包的習慣,即所謂“佩囊之俗”。《詩經·大雅》中的《公劉》一詩寫道:“廼裹餱糧,於橐(tuó)於囊。”大概意思是,帶着乾糧準備遠遊,大包小包都裝得滿滿的。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別,漢代學者毛亨稱“小曰橐,大曰囊”;製作材料也不一樣,有皮包和布包之分,春秋時期用動物皮革製成的包稱爲“鞶(pán)囊”。

古代女人最愛用什麼樣的包?男人用哪種包纔有檔次

上世紀八十年代,新疆鄯善蘇巴什古墓羣M7墓中曾出土了三隻先秦時代的包,均是用纖細的皮條縫製而成。一隻較大,是方形皮袋,羊皮質地,上面還有一根拴系用的皮帶,形似箭袋;另兩隻是形狀相同的小皮袋,小口大腹,外飾紅色。古人的“佩囊之俗”推測起源於士兵配備的箭囊。佩囊實用方便,從先秦用到了明清,雖然名稱和款式多有變化,但人們都少不了佩囊。因爲佩囊裏面貯放的多是必用或值錢的東西,也會被小偷盯上。南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上)“成都惡事”條記述了這麼一件事,一人在酒店撿到了鑰匙狀的東西,不知是何物,就暫時裝到自己的包裏。後來被三四個小偷攔住,才知道“此物探囊胠笈之具”。原來,那鑰匙狀的東西是小偷行竊的專用工具。由此可知,一是當時人們外出有帶包的習慣;二是南宋時已有撬箱劃包的專業小偷。

  漢代最顯示身份的包包叫“虎頭鞶囊”

漢朝時,佩囊被稱爲“縢囊”。縢囊是一種小包。據《後漢書·儒林列傳》記載,當年董卓作亂遷都時,東漢國家圖書館裏所收藏的那些絲帛書籍,大的被連綴成帷帳車蓋,小的就被做成了佩囊。爲藏書被損毀實乃可惜,此即所謂“其縑帛圖書,大則連爲帷蓋,小乃製爲縢囊”。漢代出現了一種叫“綬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賞賜臣僚,有綬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徵。綬囊也叫“旁囊”,主要用於盛放印信一類的東西。《宋書·禮志五》稱:“鞶,古制也。漢代着鞶囊者,側在腰間。或謂之傍囊,或謂之綬囊。然則以此囊盛綬也。或盛或散,各有其時乎。”

因爲“包”已與身份聯繫了起來,所以在圖案、色彩上都有規定和講究。綬囊最常用的圖案是獸頭,故稱“獸頭鞶囊”。獸頭中又以虎頭使用爲多,因此又有“虎頭鞶囊”之稱。東漢史學家班固在《與竇憲箋》中稱:“固於張掖縣受賜虎頭繡鞶囊一雙,又遺身所服襪三具,錯鏤鐵一。”《東觀漢記》也有類似說法:“鄧遵破諸羌,詔賜遵金剛鮮卑緄帶一具,虎頭鞶囊一。”除獸頭之外,有些朝代的包還用獸爪圖案。據《隋書·禮儀志》,北朝的包即爲這種獸爪包:“鞶囊,二品以上金縷,三品金銀縷,四品銀縷,五品、六品彩縷,七、八、九品彩縷,獸爪鞶囊。官無印綬者,並不合佩鞶囊及爪。”

  唐代最上檔次的“包”是“金魚袋”

與綬囊同樣能顯示身份的包還有“笏囊”,也稱“笏袋”。“笏”即笏板,是官場用的簡易手寫板。大臣上朝時用來記錄“最高指示”和自己要上奏的話。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與綬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級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稱之爲“紫荷”。 紫荷也是唐朝官場上的高級包。《宋書·禮志五》記載:“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綴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

唐代時,最能顯示身份的包是“魚袋”。綬囊是裝印信的,而魚袋則是盛放符契這類“身份證”的。唐朝時,官員的身份證明製成鯉魚形,故名魚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時必須佩戴魚符;中央和地方互動,也以魚符爲憑信。凡有魚符者俱給魚袋,使用時系佩於腰間,內盛魚符。魚符有金、銀、銅等質地,以區別地位;魚袋也通過金、銀裝飾來分辨高低。據《新唐書·輿服志》:“隨身魚符者,以明貴賤,應召命……皆盛以魚袋,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

用金子裝飾並盛放金質魚符的魚袋,稱爲“金魚”或“金魚袋”,這是當時最高檔次的包,唐韓愈《示兒》詩稱:“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唐朝低級官員出使國外時,常會借高級官員的紫金魚袋擡高身份,謂之“借紫”。宋朝使用的“魚袋”也有金魚袋、銀魚袋之分,但僅是一個空包,魚符被廢用了,僅在這種包上繡上魚紋,凡有資格穿紫紅、緋紅官服的高官均可用這種包。

古代女人最愛用什麼樣的包?男人用哪種包纔有檔次 第2張

  金代包包以“紫襜絲”級別最高

除笏囊、魚袋外,古代官場、文人間還有一種包很流行,這就是用來盛放計算工具、文具一類的“算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有詩稱:“老夫三日門前立,珠箔銀屏晝不開。詩卷卻拋書袋裏,譬如閒看華山採。”其實,“算袋”這種包很早就有,但漢代稱“書囊”,也稱“書袋”。《漢書·孝成趙皇后傳》記載:“中黃門田客持詔記,盛綠綈方底。”唐顏師古注:“綈,厚繒也。綠,其色也。方底,盛書囊,形若今之算幐耳。”宋朝稱算袋爲“昭文袋”,也稱“照袋”、“招文袋”,民間則稱其爲“刀筆囊”,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明朝時還出現了鳥皮包,方以智撰《通雅》引《眉公記》稱:“王太保從蒼頭攜照袋,貯筆硯。袋以鳥皮爲之。”

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稱爲“書袋”。《金史·輿服志》記載,金世宗時,爲區別官吏與庶民,曾頒佈詔令:“省、樞密院令、譯史用紫襜絲爲之;臺、六部、宗正、統軍司、檢察司以黑斜皮爲之;寺、監、隨朝諸局、幷州縣,並黃皮爲之。”元明清時代,隨着新物件的出現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來越豐富。如放錢放物的多用包“褡褳”、放煙絲的“菸袋”、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掛錶的“表帕”、裝飾價值更高的“荷包”等。其中 “褡褳”爲雙層袋子,中間開口,兩頭放錢,使用時從中間對摺,搭於臂膊上,故又稱“搭膊”。因爲搭膊多用來裝錢,民間乾脆呼之爲“錢袋子”。因爲“袋”與“代”諧音,常用之贈人,以討“代代有錢”的口彩。

  古代女性最青睞的包包是“香囊”

在早期,皮包大多是男性使用的,而布包纔是女性用包。《禮記·內則》有這種說法:“男鞶革,女鞶絲”,漢鄭玄注:“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有飾緣之。”到後來,男包也可以用布帛製作。唐朝女性的包最新潮華貴。如在敦煌莫高窟第17窟北壁有一幅壁畫,畫面上一位近事女頭梳雙丫髻,一手執杖,一手持巾,身邊的樹枝上掛着一隻豪華女包。古代女性最喜歡的包是“香囊”。香囊又稱“薰囊”、“香袋”,用布帛製作,裏面放的不是物什,而是香料一類東西。由於香囊既可作爲飾物又能散發出令人愉悅的香氣,早在先秦時期,女性已開始佩戴香囊。《禮記·內則》:“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容臭就是後來說的香囊。

到漢魏時佩戴香囊已流行開來,魏繁欽《定情詩》:“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1970年發掘的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中曾出土多隻薰囊,在墓穴內的兩個邊箱裏就發現4只香囊。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也特別喜愛香囊。據宋樂史《楊太真外傳》,楊貴妃臨死時身上還掛着香囊:“及移葬,肌膚已消釋矣,胸前猶有錦香囊在焉。”古代女性喜歡香囊,其實還有一層特殊意思,往往把“包”視爲“定情之物”。唐孫光憲《遐方怨》詞即稱:“紅綬帶,錦香囊,爲表花前意,殷勤贈玉郎。”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