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人揹包嗎?古代的包包長什麼樣

古人揹包嗎?古代的包包長什麼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揹包嗎?古代的包包長什麼樣?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古人揹包嗎?古代的包包長什麼樣

包在古代叫什麼?可能很多接觸過古代題材的作品,不管是小說還是遊戲、影視等的朋友都聽說過,就叫做“佩囊”。這個詞也很好理解,囊就是像口袋一樣的東西,用來裝其他的物品,佩自然就是佩戴,隨身佩戴着的囊,就稱爲佩囊了。古人的佩囊裏面會裝些什麼呢?無非就是一些鑰匙、憑證、手巾等隨時都可能用得到的東西。

“佩囊”一般是先秦時期非常流行的叫法,《詩經·大雅·公六》中就有這樣一句:“廼裹餱糧,於橐(音駝)於囊。”翻譯成白話大概就是說,帶着乾糧準備遠遊,大包小包都裝得滿滿的。古時候人們也會根據包的不同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大包叫“囊”,小包叫“橐”,皮革的包叫做“鞶(音盤)囊”。

漢朝時期,佩囊被稱爲“縢(音騰)囊”。這是一種小包,《後漢書》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情,董卓遷都的時候,國家圖書館收藏了很多絲帛的書籍,大的都被連在一起做成了車蓋,小的就被做成縢囊,“其縑帛圖書,大則連爲帷蓋,小乃製爲縢囊”。珍貴藏書就被這樣對待,不得不讓人扼腕,實在是可惜。由此也可見,董卓的確不是什麼好人。

因爲在漢代,出現過一種方形包叫做“綬囊”,常常作爲皇帝賞賜給臣子的物品,時間一長,“綬囊”就成爲了有身份之人的象徵。既然與身份地位聯繫起來,那麼,在顏色、花紋上面都有了很多講究,畢竟有身份的人誰會希望自己的包和別人的是一樣的?綬囊經常到的圖案是獸頭,因此又稱爲“獸頭鞶囊”,而其中又因爲虎頭用的比較多,所以也被稱爲“虎頭鞶囊”。

獸頭之外還有其他樣式,比如北朝時期,包包上面還用獸爪的圖案:“鞶囊,二品以上金縷,三品金銀縷,四品銀縷,五品、六品彩縷,七、八、九品彩縷,獸爪鞶囊。官無印綬者,並不合佩鞶囊及爪。”

綬囊可以顯示自己的身份,“笏(音護)囊”同樣可以。笏囊就是用來裝載大臣們上朝時候手裏捧着的笏板,是他們用來記錄皇帝的指示和提示自己要說的話所用的簡易的手寫板。高級一些的笏囊一般用紫色,稱爲“紫荷”,因爲高級,所以這種包的佩戴者身份也是不低的。

古人揹包嗎?古代的包包長什麼樣 第2張

唐朝時期還有一種“魚袋”,這是最能顯示身份的包包。綬囊用來裝印信,魚袋則是裝古人的身份證的,因爲那個時候官員們的身份證是鯉魚的形狀,所以也被稱爲“魚符”,但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就必須佩戴魚符。魚符質地不同也可以顯示身份,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那種用金來裝飾並且盛放魚符的魚袋,就被叫做“金魚袋”,不用多想,這就是當時等級檔次最高的包包。唐朝與國外聯繫頻繁,如果一個低等級的官員出使,也經常會向高等級官員借一個紫金魚袋,擡一擡身份。

宋朝雖然也有魚袋,但是沒什麼實際作用,因爲魚符已經被廢止不用了。

女性也有自己的包包,皮包多爲男性使用,女性用的多的是布包。唐朝時期敦煌壁畫中就出現過一個非常新潮的女款包包,如上圖所示。女性的包包一般會放一些香料,所以也稱爲香囊。先秦時期已出現香囊,漢魏時期香囊普及開來。而且,香囊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作爲定情信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