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明朝讓倭寇聞風喪膽的壯族女英豪

明朝讓倭寇聞風喪膽的壯族女英豪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明朝中期,出過一位抗擊倭寇的壯族女英雄,她姓岑名花(公元1496~1555年),是歸順州(現在的廣西靖西縣)人。岑花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明朝的武將,她自幼聰明好學,飽讀詩書,習練武藝,精通兵法,後嫁給田州府(現在的廣西田陽縣)岑猛爲妻,改稱爲“瓦氏”。因丈夫和兒子在反抗封建壓迫時被官軍所殺,便由年僅30歲的瓦氏夫人代理主管本州政事。她深明大義,招集流亡人口,發展農業生產,安定社會秩序,各方面均有所成就,贏得了族人的愛戴和擁護。

明朝讓倭寇聞風喪膽的壯族女英豪

網絡配圖

花甲之年 請命剿倭

明朝嘉靖年間,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常受到倭寇的騷擾。他們大肆掠奪商船,搶劫民財。燒殺姦淫,成爲當時的巨大禍患。而朝廷腐敗,官軍無能,多次派兵征剿都一觸即潰,望風披靡,致使倭寇越來越猖狂。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朝廷不得已委派兵部尚書張經爲總督東南國務大臣,徵調廣西壯族土官所屬的“俍兵”(因爲壯族人古時候自稱“很”,所以當時人們稱壯族人組成的軍隊叫“俍兵”)和其他少數民族的部隊前往江浙沿海抗倭。當時,年已58歲的瓦氏夫人不顧自己年邁體弱,自告奮勇,毅然請命出征,被授予“女官參將總兵”,率軍6800餘人,浩浩蕩蕩奔赴東南沿海剿倭。

英勇殺賊 倭寇喪膽

瓦氏於嘉靖三十四年農曆3月13日來到抗倭前線。東南沿海人民久聞壯族兵驍勇善戰,民心大振。總督大臣張經也在選將練兵,準備一舉剿滅倭寇。瓦氏夫人一到,就被派駐金山衛(上海金山區金山衛境),歸屬總兵官俞大猷指揮。

網絡配圖

過了半個月,有一批倭寇竄到涇漕鎮,瓦氏夫人奉命率領俍兵前往迎戰。這批倭寇過去很少打過敗仗,氣焰很囂張。他們一見俍兵人數不多,就從四面八方包圍上來,使兵的好幾名將領都在戰鬥中受了傷。瓦氏夫人兩手各拿一把大刀,一馬當先衝進倭寇陣中,俍兵們也排山倒海般向敵人衝去。倭寇不敢再戰,只好倉皇撤兵。瓦氏夫人初來乍到,就給敵人一個下馬威,狠狠打擊了倭寇的囂張氣焰。

4月中旬,倭寇3000餘人突然侵犯金山衛,總兵俞大猷帶領一隊明軍悄悄繞到倭寇後邊,想截斷他們的退路,沒想到被倭寇察覺。他們突然掉頭殺回來,明軍措手不及。在這危急關頭,瓦氏夫人率隊迎擊,殺得倭寇四散逃命,教出了俞大猷。數日後,敵人再犯金山衛,明將白都司率兵迎擊,被圍數重。瓦氏奮身獨援,縱馬衝鋒,於重圍之中救白脫險。

明朝讓倭寇聞風喪膽的壯族女英豪 第3張

網絡配圖

在短短的數月間,瓦氏夫人和倭寇一連打了三仗,每一回都把倭寇打得大敗而逃。在作戰中,瓦氏夫人逐漸摸清了倭寇的戰法。她知道倭寇都是一些亡命之徒,打起仗來特別兇猛,也沒有固定的陣形,對付這樣的敵人,照搬明軍的傳統戰法是不行的。她就用祖傳的“岑家兵法”訓練俍兵。俍兵每7人編成一個小隊,作爲兩軍交戰時的基本單位,最前邊的人手持長槍,左右兩邊是弓箭手。作戰時,7人一塊兒行動。長槍手從正面進攻,弓箭手從兩旁夾擊,其餘的人保護長槍手和弓箭手的安全。一個小隊衝向敵人,兩邊的小隊也要配合行動。她還下令:戰場上不服命令者斬,後退者斬,擾亂軍心者斬,爭搶戰利品不追趕敵人者斬。命令發出後,俍兵同倭寇交戰時,沒有得到命令,誰也不敢後退,地上丟着各種戰利品,也沒有人去撿。俍兵的戰鬥力又提高了不少。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