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古代如何處理戰場屍體?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方法

古代如何處理戰場屍體?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方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是戰亂之秋,和平年代非常少,一但開戰那麼留下來的屍體怎麼處理呢?在古代戰勝的一方會將戰敗一方陣亡將士的屍體堆在大路兩側,再覆上土夯實,做成一個金子塔形狀的土堆以炫耀戰勝方的勝利。很難想象這個堆滿屍體的土堆居然有個很風雅的名字 “京觀”。第一次接觸這個詞,很多人可能會將它想象成一個名勝古蹟,然而真正瞭解後,讓人覺得恐怖和殘酷。

古代如何處理戰場屍體?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方法

網絡配圖

公元前597年,楚國和晉國在鄴開戰,晉戰敗,楚莊王稱霸。戰爭結束後, 楚國大臣潘黨向楚莊王提議說:“臣聞克敵必示子孫, 以無忘武功,君何不築武軍, 而收晉屍以爲京觀。”簡單的翻譯一下:您何不將晉軍屍體收集起來埋掉,在上面築土堆作爲京觀呢?我聽說戰勝敵人後一定要把戰功展示給子孫,讓他們不忘記祖先的武功。“這一提議被楚莊王直接拒絕了,並且下令將晉軍陣亡者妥善埋葬。

古代如何處理戰場屍體?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方法 第2張

網絡配圖

以上這段是《左傳》中記載的史事,這是“京觀”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上,然而並不代表京觀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可能商朝就已經出現,甚至更早的時期。小編粗略檢索了一下二十四史,其中“京觀”二字出現六十七次,上到《漢書》下至《明史》,延續了1600餘年。再往前追朔到公元前597年的楚晉邲之戰,築京觀在我國前後至少延續了2200多年!持續時間之長實在令人震驚。

古人築京觀不僅可以用來誇要武功還可以用來恫嚇敵人。唐太宗曾經說過:“季葉馳競,恃力肆威,鋒刀之下,恣情翦馘,血流漂杵,方稱快意,屍若亂麻,自以爲武,露骸封土,多崇京觀。”這位仁愛的君王尤其的反感這種行爲,於是下令要求各地“加土爲墳,掩蔽枯朽,勿令暴露”

古代如何處理戰場屍體?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方法 第3張

網絡配圖

這些京觀小有小也有大,小的由幾千屍首築成,大的則是由數十萬顆人頭築成。公元184年,東漢晚期爆發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黃巾起義。漢靈帝爲了平定戰亂派出皇甫嵩前往鎮壓,結果大敗起義軍,皇甫嵩於是用數十萬人頭築成了歷史上最大的京觀。

透過京觀現象,我們可以窺探到古代的政治權力之殘忍和野蠻。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