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大戰結束之後 古人是怎麼處理屍體的

古代大戰結束之後 古人是怎麼處理屍體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屍體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古代人處理戰場上屍體有五種辦法?哪一種最殘忍?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古今中外可能有很多的歷史變故都是由戰爭來完成,而一旦發生戰爭,就有大量的戰士獻出生命。特別是古代冷兵器時代,靠的大都是身體的對抗,所以每一場大的戰役都有很多屍體留在了戰場上,那麼該如何處置這些屍體呢?“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這分分合合之間,總會發生戰爭,一旦發生戰爭總是要死人的,古代人處理戰場上屍體有五種辦法,但最後一種很噁心。

古代大戰結束之後 古人是怎麼處理屍體的

第一種:暴屍荒野。“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杜甫的《兵車行》描述過這樣慘象。兩軍作戰,戰敗的一方,要麼是全軍覆沒,要麼是忙着撤退、逃跑,昔日戰友無暇顧及。而戰勝的一方,收不收屍體就要看他們的心情了。不過大多數情況都會處置屍體,因爲戰勝了,就會清理戰場,不然這些屍體會引發瘟疫,滋生病毒。

第二種,比起土葬,接下來小編要爲大家介紹的這種方法就簡單多了,那便是直接一把火燒得乾淨。在古代,人們不僅相信入土爲安,還認可火化對於靈魂的超度作用。戰場上使用火葬,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屍體腐爛之後會帶來瘟疫,這是獲勝一方不願看到的,火葬則可完美解決這一點。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有了火葬,但當時的人們認爲火葬是一種恥辱和刑罰,而戰後被用火焚燒的也大多是敵人的屍體,以示對敵人的一種侮辱。

古代大戰結束之後 古人是怎麼處理屍體的 第2張

第三種,耀武揚威築京觀,在掩埋的基礎上,古人還發展出了一種獨特的處理屍體的方法——築京觀,它還有一個形象的名字“骷髏臺”。最早關於築京觀的記載是在《左傳》中,公元前597年,楚軍大勝晉軍,大臣潘黨建議把晉軍陣亡者築成“京觀”,卻遭到了楚莊王的反對,說是古代的聖王都是討伐不敬者、將罪大惡極之人築爲京觀,而這些陣亡的將士都是爲國盡忠才死的,不能給他們築成京觀。可見在古代是習慣將戰敗一方築爲京觀的。

第四種,就地掩埋。大戰役進行之後,屍體實在是太多了,善後的將士要想將這麼多屍骨收斂回鄉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在打掃戰爭的時候,將士們會就地挖掘許多大坑,將犧牲的戰友屍體都埋進去。要注意的是,這些屍坑一定要挖的深,否則的話瘟疫可能傳播出來,造成更大的傷亡。我們在戰國時期就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例子,白起坑殺趙軍二十餘萬將士,項羽又坑殺秦軍二十多萬將士,皆是如此。

古代大戰結束之後 古人是怎麼處理屍體的 第3張

第五種,製作口糧。這種變態的處置敵方屍體的方法,大多記載於野史,尤其是饑荒之年的農民起義。還有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尚未開化之前,部落之間的戰爭法則就是敵人等同於食物。而正史裏,也有一次,即五胡亂華時期,他們擄走漢族女子,是爲“兩腳羊”,白日姦淫晚上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