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揭祕:古代戰場上人們處理屍體的辦法 萬人坑!

揭祕:古代戰場上人們處理屍體的辦法 萬人坑!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的戰場上,動不動就是十幾萬大軍互相廝殺,但打完之後戰場上就是堆積如山的屍體,清理的人往往是勝利者的活,古人最爲普遍的做法就是——埋。一般擔任挖坑任務的多是戰敗一方的俘虜,挖一個超大的深坑,把所有的屍體全部扔進去,然後拿土一蓋,萬事大吉。這個方法應用很廣,從全國各地出土的各種白骨坑、萬人坑就能看得出來。比較著名的有長平之戰遺址,河南義馬白骨坑。

挖坑埋人有點費事,於是古人還想出了一種省事的方法——築京觀,它還有一個形象的名字“骷髏臺”。具體做法就是把戰敗的敵軍屍體全部堆積在道路的兩旁,然後用土把這些屍體夯實,築成巨大的金字各種史籍中關於京觀的記載並不在少數,築京觀直到清朝才被徹底廢除,清朝統治者對待屍體都是就地掩埋,不分敵我公平對待。

284年,燕軍圍攻齊國即墨,掘城外墓地,大燒死屍,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怒目十倍。由此可以看出來火化對敵人的傷害是多麼的大。

一旦遇上那種不以佔領地盤爲目的的軍隊,又死在地廣人稀的地方,戰死者想被掩埋就成了一種奢望,畢竟“馬革裹屍還”只屬於勝利者,所以失敗者的屍體就只能棄之荒野,任由野獸分食。杜甫的《兵車行》就是這樣描述的“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揭祕:古代戰場上人們處理屍體的辦法 萬人坑!


火化也普遍存在於古代的戰場上,能夠很好的避免屍體腐爛變質帶來的瘟疫。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有了火葬,但當時的火葬被人們認爲是一種恥辱和刑罰,戰後用火焚燒的也大多是敵人的屍體,以示對敵人的一種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