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我國曆史上屈指可數的女科學家王貞儀,死時只有30歲

我國曆史上屈指可數的女科學家王貞儀,死時只有30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丈夫之志才子胸,誰言女兒不英雄!足行萬里書萬卷,嘗擬雄心勝丈夫!”

宣城媳婦、清代女科學家王貞儀(1768-1797),原籍安徽天長縣,出身於官宦之家。自幼跟從祖母讀書,11歲隨祖母、父親赴吉林探望祖父,寄留北國5年。16歲由吉林到南京,未幾隨家人奔陝西,經兩湖達廣東。18歲回家,第二年再到南京,至此寓居下來。25歲時嫁於宣城秀才詹枚,婚後夫妻感情融和。然而當他們風華正茂之際,這位我國曆史上屈指可數的女科學家突患重病,死時只有30歲,世人無不爲之動情而惋惜。

我國曆史上屈指可數的女科學家王貞儀,死時只有30歲

聰明好學、博學多才的王貞儀,對天文、數學、氣象、地理、醫學、文學等頗有研究,著作有50多卷。她在病重期間,囑丈夫詹枚把自己所寫的文稿託付好友錢九英籌資刊印。錢九英也是當時的才女,她不負所托,將王貞儀的大部分著作印製出來。現存有《歲差日至辨疑》、《地圓論》、《日月五星隨天左旋論一、二、三》、《月蝕解》及《德風亭初集》等。王貞儀一生“於書無所不窺”,“於學無所不聞”,“夜坐觀天星”,經過“無日夕焉、無寒暑焉、無寢食焉”地刻苦自學,她不但通曉我國古代的《四書五經》,而且能解讀明末清初由西方傳入國內的自然科學書籍,尤其愛讀天文數學家梅文鼎的歷算著作,是梅氏傳承中唯一的女疇人。

我國古代將天文、曆法和數學合稱“歷算”,而把從事歷算的人稱作“疇人”。據《疇人傳》記載,自古至清(代)共列疇人400人,其中清代佔了近一半。此時歷算之所以復興,除外來文化的影響和清政府改歷的需要,還有就是梅文鼎作爲一代歷算宗師,所起的“開山之祖”的作用。梅文鼎與王貞儀相距半個多世紀,她雖未能得宗師的授業解惑,但在繼承梅文鼎“學貫中西"的學術思想上,王貞儀以自己的歷算成就表現得相當出色,因此學術界定她爲女天文學家。在《歲差日至辨疑》中,她闡述愛國古代發現“歲差"(即常說的迴歸年比恆星年每年約短少許)比西方早,但爲什麼發生“歲差”?古代歷算家沒有統一認識。王貞儀在接受西方天體力學知識後,分析認爲是春分點沿黃道向西緩慢移動而引起的。正如她自己所說“中西固有所異,也有所合”,應當兼用並取。

王貞儀在自己的文集中陳述着:人出生之後是男是女,只是性別不同,不存在聰明與愚笨的差異,男人能做到的事,女子同樣能做到。女子不如男人,那是因爲沒有接受同等教育的後果。男女“務學同一理”都有學有所成的可能。她直面批評 “婦人女子不當以吟詠誦讀爲事”、“唯作食縫紉爲務”的世俗偏見。“嘗以雄心勝丈夫”,“誰言女兒不英雄”,少年時代的王貞儀就學會騎馬射箭,遇到技術之事,就親自動手做實驗。

我國曆史上屈指可數的女科學家王貞儀,死時只有30歲 第2張

哈佛大學圖書館藏《德風亭集》

據說,宣城文人世家詹枚在南京求學時,就特別欣賞王貞儀的詩詞,倆人有着共識,隨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王貞儀常常痛斥搞封建迷信的人。她認爲“看風水”完全是騙人的鬼話。她問道如果看地葬墳,得風水好的,使子孫得高官厚祿,那麼這些風水先生死後的葬地如何,自己的子孫又過得怎樣呢!她堅信個人努力對個人成長的作用,不信風水的好壞這神鬼的保佑。她的這些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言論,直至今天仍然有着現實的意義。

據宣城縣誌記載,乾隆末期這裏連年水旱災害,人民深受飢餓之苦,已在宣城生活三年多的王貞儀,對此深表同情。時爲觀察史的陳三辰,不僅熟視無睹,卻與夫人方覺如把大量金銀用於寺廟,王貞儀對此大爲憤慨。方夫人寫了一本頌佛的《心經》請她作序,倆人雖爲好友,但她拒絕此事,並當面指責說,你們夫婦長期過着奢侈無度的生活,而今荒年在急,人困於飢餓,富厚財物,理應多支公賑,然貴夫婦卻把從民間剝奪來的錢倆,用於修寺廟、奉香火、這怎能說是作《心經》行善事哩!真正做好事,是要資助那些嗷嗷待救的鄉親啊!

熱心傳播科學知識,是王貞儀一生活動中最具社會價值的一面。她在《地圓說》中,提出6條理由證明地球是圓形。就是說:①人們依羅盤指示向東行走,或泛舟大海,或舍舟登陸,只要堅持方向不變,必有一天回到原出發點。②向北方行走,看見北極星漸高,至北極,北極星正在天頂。③登高望遠,登得越高,望得越遠。④望船駛出港口,近處見船身,遠處見船桅,漸漸地船進入大海。⑤月蝕之時,地球在月球上呈現圓影。⑥在東方看見日出比西方早,“東方日中”,“西方夜半”。

王貞儀還回答人們又一個提問:大地既然象個大圓球,爲什麼在地球下面和兩側的人能直立行走,而不掉下或側臥在地面上?她說那是因爲地面上的人和物都受着地球龐大的引力所支配,人們所說的上和下,是以朝地心的方向爲下,與之相反的方向爲上。懂得這個道理,就自然理解住在地球上的人們,頭皆爲上,腳皆爲下,頂天立地,悠然自得。在二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裏,一個女子有如此的真知灼見,實爲難能可貴,這對批判當時還殘留的“天圓地方”錯誤認識,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她爲了證明月蝕的原因,就在自家的屋樑上懸一盞燈做太陽,以小圓桌面爲地球,鏡子爲月亮,一次又一次地移動懸燈的高低,鏡子和小圓桌面的距離,以視二者之間的變化。她的演示使圍觀的親友和鄰居,都能懂得發生月蝕的道理。

我國曆史上屈指可數的女科學家王貞儀,死時只有30歲 第3張

王貞儀在宣城時,有一年她對農家說,今年將有澇災,應該種高杆作物。隔了一年她又對農家說,今年將會有旱災,應該種早熟作物。後來她的話果真應驗了。農家不解,她就解釋:她看見螞蟻羣從窪地紛紛移往高阜,推測這一年有澇災;觀察到天空中的雲常常呈現魚鱗狀,沒有出現圓錐形的雨雲,就推測將會有旱災。此後,她的鄰居外出,或者要做什麼事,常常問她天氣情況,她回答是晴是雨大致沒有差錯。

“誰言女兒不英雄”,清代女科學家王貞儀,生當中國封建社會末期,女子無疑會受到更多的壓迫和岐視,然而她卻獨樹一幟,大膽提倡男女平等,熱心傳播科學知識,她那才華橫溢又英年早逝的傳奇人生,常常爲後人讚頌不絕,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稱她是“班昭之後,一人而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