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歷史上杜甫到底是如何死的?和傳言中的一樣嗎?

歷史上杜甫到底是如何死的?和傳言中的一樣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770年,即唐代宗大曆五年四月,湖南兵馬使臧玠作亂,殺潭州(今湖南長沙)刺史兼湖南都團觀察使崔瓘。杜甫正客居潭州,他本因避亂入蜀,由蜀地漂泊到湖南,原想在這裏“強移棲息一枝安”。不料到湖南不久,又要避臧玠之亂了。這時他的二十三舅崔偉正以湖南錄事參軍出攝郴州刺史,屢次有書來招他去,他便攜了全家乘船南下,不料船過衡州,恰值湘江水漲,被阻泊舟於耒陽縣北的方田驛,一連五天不能前進,也得不到食物。

歷史上杜甫到底是如何死的?和傳言中的一樣嗎?

耒陽聶縣令聞訊,派人攜書問候,並饋送牛肉白酒。杜甫非常感激,寫了一首十四韻的長詩代懷,遣人到縣呈聶令,但因水勢未退,無法前行,書未能送到,只好掉轉船頭,重新折回衡州。等到水退,縣令派人在江上尋找杜甫,遍尋無着,以爲杜甫一定死在水裏了,便在耒陽縣北代杜甫建了個衣冠冢,以爲紀念。

由於這衣冠墓的建造,就產生一種傳說,說是縣令送牛肉白酒給杜甫,杜甫吃得太多,捱了五天餓的飢腸不能容納,一夕而卒。

歷史上杜甫到底是如何死的?和傳言中的一樣嗎? 第2張

自唐中葉以後,這一傳說流行很廣,新、舊《唐書》杜甫傳都是如此記載,正如李白醉後捉月落水而死的傳說同樣無稽。這傳說的來源有二:

一是鄭處誨的《明皇雜錄》,

一是李觀的《杜傳拾遺》,

二者都和事實不符。《明皇雜錄》雲:“杜甫客耒陽,遊嶽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令嘗餽牛灸白酒。移漂寓湘潭間,羈旅憔悴于衡州耒陽縣,頗爲令長所厭。甫投詩於宰,宰遂致牛灸白酒以遺甫,甫飲過多,一夕而卒。”

這記載的錯誤是一目瞭然的。杜甫並沒有抵達耒陽,而是被大水阻於方田驛,方田離耒陽陸路有四十里,舟行須一日始達。時值江漲,被阻於方田不能前進,縣令雖致書並餽酒肉,但並沒有具舟迎他。杜甫送詩於縣令不達,就折回衡州,重返潭嶽,一次都未到耒陽,怎麼會有第二次羈旅憔悴於耒陽縣的事?令長就是縣宰,怎麼既爲令長所厭,又投詩於宰?縣宰也沒有第二次餽送杜甫牛灸白酒。

其實,杜甫是死於潭(今長沙)嶽之間的舟中,旅殯岳陽,歸葬偃師。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