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漢景帝怎麼僅用三個月就搞定七國之亂了?

漢景帝怎麼僅用三個月就搞定七國之亂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邦建立西漢後,爲了儘快穩定國內局勢,不得不採取了郡國並行的制度,即在地方上建立14個郡縣由中央朝廷直接管轄。同時又在東面和北面地區分封諸侯國,由諸侯王管轄。當時各路諸侯王佔據遼闊的疆域,控制着大量人口,其總體實力甚至高過了中央朝廷。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劉邦在位期間,採用各個擊破的方式,逐步剷除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解除了這些異姓王對劉氏政權的潛在威脅。但在消滅異姓王的過程中,劉邦沒有乘機將異姓王所統治的諸侯國收歸中央,而是讓自己的兒子、兄弟、侄子們去擔任新的諸侯王。因此,各地諸侯國的實力並沒有受到多大削弱。

到了漢景帝統治時期,朝廷和諸侯國之間的矛盾呈激化趨勢。前者想要加強中央集權,後者想要保持獨立地位。而原本維繫皇帝與諸侯王之間的血緣紐帶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疏遠了。

公元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錯向漢景帝上書《削藩策》,文中直言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意思就是說,這些藩國的諸侯王們遲早要謀反,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漢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建議,正式着手進行削藩。

不過,諸侯王們卻不甘心就此坐以待斃。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的吳王劉濞私下聯合了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人,以“誅晁錯,清君側”爲名,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漢景帝怎麼僅用三個月就搞定七國之亂了?

叛軍一開始來勢洶洶向首都長安挺進,但由於朝廷此前已做好了充分準備,結果僅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將叛軍徹底擊潰,參加叛亂的七國諸侯王皆死。“七國之亂”平定後,朝廷乘勢削藩,各地諸侯王的力量被極大削弱。此後西漢雖然仍有藩國存在,但已再也不具備同中央對抗的實力了。

從西漢當時的形勢來看,聯合發動叛亂的七國實力強勁,爲什麼漢景帝僅用短短三個月時間就搞定了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歸結爲四個字:有備無患。

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看似很容易,但實際上卻籌備了長達數十年時間。漢景帝的父親漢文帝原本並非皇帝寶座的順位繼承人,他是在呂氏亂政平定後,被大臣們推舉而成爲皇帝的,因此地位並不穩固。漢文帝在位期間,曾先後發生了濟北王劉興居叛亂和淮南王劉長叛亂。雖然這些謀逆事件很快就被平定,但卻給漢文帝敲響了警鐘。

漢文帝無時無刻不想削弱諸侯國的勢力,但又怕引起諸侯國的反抗,於是他採取了“溫水煮青蛙”的手段。比如諸侯王犯罪被抓住了把柄,那就罰沒其統治下的部分領地;諸侯王死後沒有子嗣,那就將其諸侯國收歸中央,或者分割成多個小型諸侯國,由已故諸侯王的近親接管。齊國原本是西漢前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但齊文王劉則死後沒有子嗣可以繼承,於是齊國就被分割成了六個小國。

經過這樣二十多年時間的分化瓦解,朝廷和諸侯國的力量對比終於發生了逆轉,朝廷的實力已強於諸侯國實力的總和。漢景帝即位後,正是有了這樣一副底牌,所以他纔敢採用更激進的手段進行削藩。而七國之亂之所以被迅速平定,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