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怒髮衝冠爲紅顏”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吳三桂有着怎樣的考量?

“怒髮衝冠爲紅顏”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吳三桂有着怎樣的考量?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吳三桂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吳三桂是明朝末期最後一個敢於和清朝軍隊抗衡的名將,也是明朝末期最後一個軍事支柱。1644年,李自成舉兵來犯,崇禎皇帝試圖抓住明朝最後一根稻草,任命吳三桂爲平西伯,率兵支援京師。然,吳三桂聚集50萬軍民後,並沒有支援京師。

原來,李自成率大軍是有備而來,在吳三桂集合軍隊的時候,已經攻陷北京。

這時吳三桂的處境十分尷尬,進退兩難。前有李自成大順軍,後有多爾袞大清軍,大有“一着走錯滿盤皆輸”之勢。因此,吳三桂此時猶豫不決。吳三桂與他這50萬大軍“師出無名”,“無所歸屬”,又是一塊大肥肉,因此,雙方都想拉攏吳三桂。

“怒髮衝冠爲紅顏”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吳三桂有着怎樣的考量?

吳三桂並不願意降清,因爲他與清軍交戰多年,曾多次拒絕清廷招降,已成騎虎難下之勢,萬難再改口投降清軍。而此刻李自成送來了他急需的糧餉、銀兩等勞軍物資,於是他效仿他的父親吳襄、同事唐通,投降了李自成的農民軍。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似乎已經是完美結局,但奈何“世事難料”。

本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已經投降了農民軍,但是不久,吳襄卻被農民軍毆打勒索,而且農民軍的將領劉宗敏霸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獲悉這些消息後十分氣憤,立即率領部屬返回山海關,併發誓與農民軍決一死戰。

或許你力量薄弱,但是“真香定律”永不缺席。吳三桂想到了與清廷聯手共抗李自成。多爾袞被多變的吳三桂整的“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一時難以分辨吳三桂的真假,爲了安全起見,他將吳三桂派來的信使扣留一人,另外派一人跟隨另一人前往山海關探聽虛實。

與此同時,多爾袞改變了作戰計劃,命吳三桂帶紅衣大炮隨大軍向山海關進軍。四月十六日,覆信吳三桂,要求他率衆歸降,並許諾封以故土,晉封藩王。

“怒髮衝冠爲紅顏”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吳三桂有着怎樣的考量? 第2張

四月二十日,清軍抵達連山,吳三桂第二次派人求見多爾袞,催促多爾袞率軍直入山海關,共同對抗農民軍。

此時李自成親率大軍征討吳三桂,並於二十一日抵達山海關與吳三桂軍激戰。在第二次接見了使者後,多爾袞晝夜行軍二百里,於二十一日晚駐紮在山海關城東北十里左右,原因還是不信任吳三桂。

爲防吳三桂有詐,大軍安營後就派人打探虛實,並派人監視吳三桂軍。吳三桂不敵李自成,連連派人敦請清兵入關,事已至此,多爾袞相信了吳三桂,於二十二日入關,吳三桂親自出關迎接多爾袞,並投降清軍。

雙方約定如下:

清兵幫助吳三桂打敗李自成後,黃河以北歸清,封吳三桂爲王黃河以南歸明,立崇禎太子(或諸王)於南京雙方約定使吳三桂利益最大化,並且在世人面前挽回了一些顏面。更爲主要的是,雙方的約定使多爾袞實現了世代以來的渴望,順利進入了山海關,爲入主中原打開了門戶。而吳三桂投靠清廷的目的是什麼呢?

“怒髮衝冠爲紅顏”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吳三桂有着怎樣的考量? 第3張

首先要肯定的是,他在李自成的農民軍那裏待不下去了。

吳三桂手握重兵尚且被人欺凌,假如有朝一日失勢,受制於人,就更加難以想象了。但是,相比之下他的親友、部將等投降清軍後卻受到極好的待遇。雖然說吳三桂背叛農民軍的起因是父親和愛妾受人欺侮,但深究原因,恐怕也是吳三桂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

南明永曆帝曾評價吳三桂:“將軍本朝之勳臣,新朝之雄鎮也……奈何清軍入京,外施復仇之虛名,陰行問鼎之實計。“明朝遺臣朱舜水評:“吳三桂愚騃豎子,失於較計”。由此可見,吳三桂並不像傳聞那樣“衝冠一怒爲紅顏”,反而是有心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