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宋朝的武科制度有何歷史意義?

揭祕:宋朝的武科制度有何歷史意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宋朝的武科制度有何歷史意義?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北宋初立,宋太祖趙匡胤即“採唐室之舊”建立武科,並在繼承唐代武舉的基礎上進行了整合和創新,使武科發展成爲一個較爲完善的軍事教育制度。

唐代武舉是由地方各州和縣每年公開考試選拔,推送軍事人才去兵部應試,考試的內容包括對考生的武藝考察和學識的測評。其中在武藝方面,《新唐書》卷四十四《選舉志上》將其分爲了9項: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馬槍、翹關、負重、身材之選。《唐六典》卷五則將其分爲了7項:射長垛、騎射、馬槍、步射、材貌、言語、舉重。《通典》卷十五《選舉三》又將其分爲:長垛、馬射、馬槍、步射、穿扎、翹關、負重、身材、言語、平射。

揭祕:宋朝的武科制度有何歷史意義?

從武藝方面看,唐代偏重於遠程攻擊的技能,近距離的攻擊技能與力量次之。從考試內容整體上來看,唐代武舉考試的內容大多偏重武藝,比較單一。北宋武科正式設立之後,與唐代相比,其考試內容和考試程序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的改善和增減。

首先,在於對考生的考覈不僅要求有精湛的武藝,又要有豐富的武術理論知識素養,文武兼顧以期選拔出文武兼備的人才。對於武藝方面的考試內容,北宋武舉取消了翹關、負重、身材等項目,另外又在保留騎射、馬射等技藝的基礎上,增加了刀和槍等多種兵器技藝。在軍事理論考覈方面,北宋武舉增設了武術理論考覈,甚至還編訂了專門的武學教材——《武經七書》,這是武科制度上一個創新和突破,同時也對提高武舉人才的文化素質產生了十分有利的積極影響。

其次,在學員方面,宋太祖最初求才心切,在制度還不十分完善的情況下,造成了武科學生大多良莠不齊。根據史料記載,宋太祖剛開始命各州廣納賢才交給他考察,最終卻發現沒有一個合格的,這讓他很不滿意。此後,各級武學便加強了對武學生源的資格限制,要求文武兼備,即不僅考武藝還要考察他們對當下局面的看法以及兵法(孫吳兵法等)的熟悉程度。

揭祕:宋朝的武科制度有何歷史意義? 第2張

最後,在考試程序方面也更加完善,北宋首開武舉殿試之先河,形成了解試、省試、殿試的三級考覈制度,有利於民間習武風潮的形成。另外根據《宋會要輯稿·選舉》的記載,報考武科的學員可分爲三類:第一類爲三班使臣,即低級的武臣階官;第二類爲不曾貪贓枉法的平民;第三類爲文武官沒有犯罪的子弟。正是由於平民就可以報考武舉,使得考生的應試資格更爲寬泛,也更有助於朝廷廣納賢才和民間習武風潮的形成。

到了宋仁宗年間,北宋與西夏爆發了大規模戰爭,而“王師出伐”卻屢遭慘敗,這引起許多有志之士的極大憂慮,紛紛主張加強武學培養,專門培養軍事人才,增強部隊作戰能力。

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5月,宋仁宗趙禎曾下詔於祭祀兵學鼻祖呂尚的武成王廟建立武科,但由於此時宋朝內部深受重文輕武之風影響,入學者寥寥無幾,不到3個月,仁宗便不得不下詔罷除武科。

直到熙寧年間,推行變法的王安石針對當時軍事人才缺乏的狀況,主張恢復武科,並將其列入官學教育,所以在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6月,宋神宗趙頊下詔重建武科於武成王廟。可惜北宋中後期,朝廷生平日久,長期武備不振,終北宋一朝多有“罷武舉一科”之事。當然,此舉也造成了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恥,還好倖免於難的趙構南渡成功建立了南宋。

南宋建立之初,朝廷屢感於將帥之才缺乏,於是宋高宗趙構在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3月下詔復建武科,校址設在當時太學東側。此次武科雖在形式上覆立,但由於南宋初的社會動盪而效果並不理想。武科如此頹弊,決非朝廷本意,高宗就此曾多次令諸司重新討論祖宗典故,參立新制,整修武科,才使得武科逐步在南宋得以恢復。

相對而言,雖然南宋時刻都要提防金、蒙等少數民族政權的大規模進攻,更迫切需要大量優秀軍事人才,所以朝廷對武科的重視力度比北宋時期更大。但這一時期的辦學規模卻較北宋中後期縮小了很多,因爲北宋王朝的國土面積佔據中原、江南等廣大地區,人口衆多,經濟發達,辦學規模自然就較大,而到了南宋時期,王朝偏居江南一隅,土地、人口資源都大爲減少,經濟發展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其辦學規模也相應出現了大幅縮水的情況。

雖然最終兩宋的武科都沒有挽救王朝的命運,但其文武兼修的制度在古代軍事教育史上還是佔有較高地位的,其影響力也一直延伸到了後世的很多武校、軍校,所以兩宋武科不應該被後人遺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