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探索科舉制度的發展和內容,唐代科舉有何政治意義?

探索科舉制度的發展和內容,唐代科舉有何政治意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統治者注重人才的培養與選拔,於是出現了每年定期考試的制度,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國自夏商周時代開始,就有了自己的選官用官制度,各朝各代在這方面的制度也都不盡相同。從夏商周時代的“世卿世祿制”,到秦國的按照內功受爵,再到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和徵辟制,魏晉南北朝時期推行九品中正制,最後到了隋朝,文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實行科舉制。

從這一發展歷程來看,科舉制出現之前,一般都是依照門第出身、或是功績評說來選拔人才,平常的寒門子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這一途徑,也就造成了官員選拔的單一,形成了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相對來說不是特別公平。

在科舉制出現之後,朝廷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選拔人才,以“考試”的形式選官,這一制度大大增加了普通民衆的政治參與度,將更多的人才吸納到中央集權統治的範圍內,提升了官員的整體素質,有力加強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探索科舉制度的發展和內容,唐代科舉有何政治意義?

一、科舉制度的發展和內容

自從隋文帝廢除了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開始採取分科考試的辦法來選拔人才,科舉制度就逐步地建立起來了。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了中國古代社會非常完備的選官制度,這是一種相對來說最爲公平的制度,讓無數的學子可以通過這種途徑獲得進士的機會。

01.隋唐的科舉制發展

我們一般認爲科舉制度在南北朝開始萌芽,隋朝正式形成。隋文帝爲了對抗當時的世家,採取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後來隋煬帝設立了進士科。《舊唐書·薛登傳》中記載:“煬帝嗣興,又變前法,置進士等科。於是後生之徒,復相仿效。”這時的進士是試策小文,之後又頒佈詔書明確提出了十科舉人,然後減爲四科舉人,使這一制度更加科學,爲唐代科舉制度的正式確立完善奠定了基礎。

但是這種形式在隋朝統治期間卻沒有達到其最初的目的,這是因爲隋朝皇帝本人嫉賢妒能。文帝在廢除了中央和地方設立的學校,隋煬帝雖然有一些才名,但是卻不容忍有比他有才的人,如當時薛道衡作了“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的詩句爲人傳頌,而隋煬帝聽了卻隨意爲他安了罪名將他殺害,沒有一點容人之量,因此沒有能夠大範圍選拔人才。

唐高祖時期頒佈了詔令,內容是“諸州學士及早有明經及秀才、俊士、進士,明於理體,爲鄉里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複,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隨物入貢”。武德年間又頒佈詔書規定士人可以自己推薦自己,決定是否進仕,不用像以前一樣須得由他人舉薦,從此就正式確立了科舉制度。

探索科舉制度的發展和內容,唐代科舉有何政治意義? 第2張

02.唐代科舉制度內容

唐代的科舉取士給了貧寒士子的晉升途徑,因此天下想要做官的人就會去考科舉,考生也是來自各個地區不同身份的人。一是從“學”“館”出身的“生徒”,二是從各個州縣考取的“鄉貢”,還有一種是由天子直接考選的“制舉”。科舉考試分爲兩級,要先通過簡試和州縣組織的鄉試,然後才能參加禮部舉辦的考試,稱爲“省試”,只有通過了省試,纔能有機會獲得官職。

科舉考試的內容分爲兩類,有常舉和制舉,常舉一年一次,明經、進士是考試的基本科目,除此之外還有明法、明書、明算等科目。但是這個考試是根據國家的需求而設置的,因此其具體的考試時間是不固定的,並且考試的內容繁多,主要是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時事政治”,對考生的要求較高。

制舉的科目比較多,最重要的是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博通墳典達於教化科、軍謀宏遠堪任將帥科、祥明政術可以理人科四科。基本上包括了一個合格官員所需要的素養,能夠全面的考察考生。

二、唐代科舉制度的政治意義

科舉制度主要是爲了給中央選拔人才,主要是爲了政治服務,因此具有強烈的政治效用,促進了社會各階層的流動,打破了階級限制。最重要的是加強了唐王朝中央集權的統治,鞏固了封建社會,使社會達到穩定繁榮的景象。

01.改善社會的吏治狀況

科舉制讓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都有機會做官,使得民衆的政治熱情被調動起來。只有通過了考試,纔有機會成爲官員,因此在所有參加考試的人當中,通過考試的一定都是優秀的人,這些優秀的人進入到官員的隊伍當中,提升了官員整體的素質,促進了官員隊伍的進步。

一整套的考試製度使得選拔的人才都是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他們有着統一的標準,所以想要做官的人就要努力去適應這些標準,不同的標準選拔了不同的人才,考試也都各有側重。考試內容的多樣複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員的行政能力。如進士注重詩賦,明鏡側重帖經墨文,明法要求熟悉刑法律令,不僅讓選拔的官員具有基本的知識,還擁有有專業技能,提高了辦事能力。

這種做法就使得唐朝改變了過去選官制度,如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的弊病,拋開門第之分和階級之別,以德爲先,只考察這個人是否符合自己的標準,爲官是否廉潔清明。要求官員能夠對國家有絕對的忠誠度,踏實做好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這就改善了原先的吏治環境,有利於抑制腐敗,創造一個廉潔的政治環境。

同時唐代選拔出來的官員大都來自於社會下層,家世不是很好,所以他們比家境優越做官的人更能夠了解民間疾苦,更懂得爲官之道,在施政的時候能夠最大化的考慮到民衆的需求,獲得人民羣衆的愛戴,緩解社會緊張。

探索科舉制度的發展和內容,唐代科舉有何政治意義? 第3張

02.穩定社會,維護封建統治

科舉制度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矛盾,讓原先的被統治階級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躋身上流社會,並且對於考生的身份沒有太多限制,只要是沒有觸犯律法,身家清白之人,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這就擴大了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

設置這樣的考試製度,確立統一的考試內容和選拔標準,讓所有的學子都按照這種途徑獲得官職,實際上是唐朝統治者對民衆意識形態的一種統治方式。一個國家如果只依靠法律和強制措施來治國,是不能長久存續的,只有讓民衆從內心認同統治者的統治,認同統治者頒發的措施,才能從根本上削減民衆的牴觸心理

唐代在這方面起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它以學校爲中介,學校教授的內容均以科舉考試的內容爲導向,學科也圍繞考試科目設置。如明經科主要考儒家經典,所以唐代官學如國子、太學和四門學等,都以儒家經典著作爲講授教材。後來進士科崛起,學校就開始鍛鍊學子詩詞創作的能力。

統治者通過這種方法來統治普通民衆,有力地加強了中央集權,維護了社會穩定,這也是唐代社會能夠如此繁榮的原因之一。

三、科舉制度的負面影響

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既然會給社會帶來好的影響,自然就會有負面的影響,科舉制度也不例外,在促進社會穩定繁榮的同時,也一度讓中國封建社會腐敗落後,雖然有利於普及文化,但不利於學術的發展。具有兩面性的科舉制度讓學子有了晉升途徑,也讓更多的人淪爲了考試的奴隸,讓人不禁爲他們感到悲哀。

探索科舉制度的發展和內容,唐代科舉有何政治意義? 第4張

01.“官本位”思想的形成

自古以來許多人都以做官爲自己人生的最終目標,“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風氣在社會上形成,從事其他行業的人被人們貶低,只有讀書做官纔是人生的正途。只要通過了科舉考試,就能夠完成做官的目標,並且如果一路順利,就可以光耀門楣,受到全社會對他的尊敬,但如果沒有考中,就會覺得非常丟人,從而陷入考試的怪圈。

隨着科舉制度的不斷髮展,其最初選拔優秀之人做官的初衷漸漸被遺忘。爲了能夠通過考試,考場上的作弊之風愈發嚴重,甚至不惜有人賄賂考官、找人代替自己考試,只爲了給自己求得一個官位,導致了科舉考試的畸形發育,更加不利於人才的選拔。

這種官本位的思想風氣將讀書與做官緊緊聯繫在一起,導致形成了以做官爲最終目的的風氣,影響了唐代之後所有朝代的教育,同時在今天社會上仍然可見其身影,具有深遠的影響。

02.阻礙了其他學科的發展

中國古代社會對於從事不同行業的人,有着一個明確的鄙視鏈,依次爲士、農、工、商,其中士的地位最高,從商的人社會地位低下,因此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就要讀書,就要通過科舉考試,這是唯一的途徑。

但是科舉考試的內容側重點在文學,在於人的文史知識,以儒學爲主,尤其以經義詩賦爲考察的主要內容,從而就忽視了對於自然科學的研究。導致了從事科技研發人員的不受重視,也鮮少有人從事這一領域,因此中國在自然科學這一方面明顯落後於西方,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唐代正式確立的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實施時間最爲久遠的選官制度,唐代之後的各個朝代幾乎都沿用了這一制度,因此無論是對當朝還是對後世,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它在帶來社會繁榮,選賢舉能的同時也有不少弊病,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發展到清朝科舉制度越發僵化,不利於社會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