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清朝科舉制度簡介清朝的科舉制度是怎樣發展的

清朝科舉制度簡介清朝的科舉制度是怎樣發展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康熙年間,廣東順德有個百歲老人黃章,竟在曾孫的攙扶下,千里迢迢到京師會考,科考中舞弊成風,賄買、夾帶、頂名、冒籍、槍替、傳遞等等諸種作弊手段五花八門。

雍正十一年,河南學政俞鴻圖擔任主考官,一次就賣了47個秀才,賺得12000多兩的銀子,而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在光緒十九年(1893)爲兒子考舉人密定關節,最終敗露而遭牢獄之苦。

近代西方船堅炮利和現代科學的嚴厲衝擊下,科舉制終於走入了死衚衕,1898年戊戌變法,發奮圖強的維新派宣佈廢除八股考試,但不久變法失敗後,科舉又得以苟延殘喘。

1901年,爲緩和內外交困的統治危機,慈禧宣佈實施新政停止八股。

清朝科舉制度簡介清朝的科舉制度是怎樣發展的

1905年9月2日,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岑春煊、直隸總督袁世凱、盛京將軍趙爾巽、兩江總督周馥和湖南巡撫端方等高官,聯名上奏朝廷,提出“欲補救時艱,必自推廣學校始。

清朝科舉制度簡介清朝的科舉制度是怎樣發展的 第2張

而欲推廣學校,必自先停科舉始。”當天,清政府以光緒皇的名義頒下諭旨,宣佈:“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科舉制度正式終結。

客觀評論,科舉制度在長達13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體系,正是這種考試競爭體系延伸出來的官僚選拔制度,將封閉的等級社會轉變成爲一種流動的等級社會——“考試選舉社會”,把中國幾千年的農業文明推向頂峯,超過當時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