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八股文與科舉制有什麼關係 清代科舉制度等級

八股文與科舉制有什麼關係 清代科舉制度等級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科舉制大家一定都不會感到陌生,科舉制是我國在早些年間發明的一種選拔政府官員的考查方式,通過這一種方式當時的中國得到了非常多的優秀的人才,在科舉考試中包括非常多的考試項目,其中非常有名的就是八股文。所以說,八股文與科舉制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  

八股文與科舉制有什麼關係 清代科舉制度等級

  八股文圖片

在科舉制度最開始發明的時候八股文是科舉制度中的一種考試方式,這也是八股文與科舉制之間的聯繫所在。但是隨着時間的發展,在科舉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也就是在明朝和清朝之後,國家的政府官員決定將科舉制度的考試內容統一改革成爲八股文,也就是說以前要學得非常多東西現在只要把他們都忘記,僅僅只學習儒家的八股文就可以了。

但是這樣雖然有利於科舉制度的考覈過程卻是非常不利於考生思想的發展的,所以的那個是有很多人都反對僅僅只將八股文作爲科舉制的考覈內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非常有影響力的著名思想家顧炎武,他認爲八股文嚴重束縛了考取功名的學生的思想,所以有很多的言論都是關於抨擊科舉制度的,這是後來科舉制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非常不好的弊端,也就是僅僅只把八股文做爲科舉制考覈的內容,雖然在科舉制發展的早些年間八股文只是作爲其中的一項考覈方式而存在,但是後來漸漸演變成了只有八股文的科舉制,這也是後來很多人都不斷的抨擊額舉止的原因,但是如果把八股文僅僅只當所科舉制的一部分考查內容,科舉制還是有利的。

清代科舉制度等級

在清代時期科舉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而且還要分爲不同的等級,只有一層層的參加考試並獲得好的名次纔有機會被任命爲官員,據說當時的考試是要分爲四個不同的級別的,那麼清代科舉制度分爲哪四級呢?  

八股文與科舉制有什麼關係 清代科舉制度等級 第2張

  清代科舉考試場景

關於清代科舉制度分爲哪四級這個問題歷史上有着十分明確的記載,首先第一級就是參加童試,準備參加這個考試的人被人們稱爲是童生,只要是成功過關的人被錄取之後就成爲生員,並且還要接受教官的管理和教導,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秀才了。其中成績最爲突出的人是廩生,其次分別是增生和附生。在此之後就要參加第二級的考試了,這個考試就是鄉試,一般都是每間隔三年在各地的省城進行,因爲這次的考試是在秋天進行的,也被人們稱爲是秋闈。秀才和生員們進行鄉試之後,成功通過的則成爲舉人,在所有人中考到第一名的則是解元。

另外第三級的考試則是會試了,這是在鄉試結束之後的春季的時候進行的,所以也被人們稱爲是春闈,這次的考試參加的人士只能是舉人,他們在成功通過之後成爲貢士,其中考試出現的第一名就是會元。以上的三級考試所考驗的內容一般都是八股文以及詩詞等內容,四書五經佔據着比較重要的部分。而第四級考試則是殿試了,也就是由皇帝主持,貢士們進行殿試考策問,在此之後由皇帝親自點名,只要成功的就成爲進士了,而其中一甲的名次分別爲狀元、榜眼和探花。

科舉制度被廢除的原因是什麼

科舉制度從隋朝產生,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是採取這種制度來選拔人才,科舉制度在中國存活了一千三百多年,最終被廢除,那麼科舉制度廢除的原因是什麼呢?  

八股文與科舉制有什麼關係 清代科舉制度等級 第3張

  貢院放榜圖

要想知道科舉制度廢除的原因就要了解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科舉制度自產生以來,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股學習狂潮,社會風氣也變得溫文爾雅。因爲參加科舉考試對象不再侷限於世族達官貴人,而是全民參與,沒有條件限制,不論是稚嫩少年還是垂暮老人,不論是寒門苦士還是名門望族,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自從實行科考後,爲國家招攬了大量優秀人才。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和後人唾棄的秦檜都是進士出身,爲官出仕。可以說科舉制度不僅促進社會風氣良性發展,而且也使得國家安定繁榮。但是科舉制度最終還是廢除了,下面就來說說科舉制度廢除的原因。雖然每個朝代都是依靠科考來選拔人才,但是每個朝代也都有了自己的發展。最顯著的就是明清科考爲八股文。八股文有着嚴格的格式,不允許考生去創新,去思考,只要熟讀四書五經就行了。而且一些人爲了能夠做官,費盡一生都在參加考試,好比《范進中舉》中主人公因得知中了,大喜導致暈厥並且瘋瘋癲癲了,因此可以說這時的社會風氣是病態的,而且這種閉塞懶惰的思想嚴重影響了學術文化的發展。

因此封建社會後期,科舉制度不僅阻礙了科學技術的創新,而且還阻礙了社會的進步。當西方國家進行着工業革命日漸強大起來的時候,中國人依然拿着四書五經搖頭晃腦。當西方國家強迫打開中國大門時,這時的有識之士才知道國民的落後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