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歷史上真的有孟姜女嗎?她的歷史原型是誰?

歷史上真的有孟姜女嗎?她的歷史原型是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始皇爲了修築長城,在全國各地強行徵集民夫,範祀樑(也作萬祀樑、範祀良、範喜良)被迫去服勞役。秋去冬來,眼看天氣漸冷,孟姜女不遠千里爲丈夫送寒衣。當她歷經艱辛來到長城腳下時,其夫範祀樑已經埋骨在長城之下。孟姜女放聲痛哭,在她哭聲中,長城崩塌八百餘里......

歷史上真的有孟姜女嗎?她的歷史原型是誰?

多少年來,這個動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唐代已有 《 孟姜女變文 》一種說唱藝術的底本,說孟姜女哭倒長城後,發現下面屍骨累累,她滴血驗骨,找到丈夫的遺骸,作文祭祀。金代的院本 ― 行院演劇時所用的腳本,也有 《 孟姜女 》 。宋元南戲和元雜劇都有 《 孟姜女送寒衣 》 。明傳奇有 《 長城記 》 、 《 祀樑妻 》 。清代有時劇 《 孟姜女 》 ,彈詞有 《 孟姜女尋夫 》 、 《 孟姜女尋夫哭倒萬里長城貞烈全傳 》 、 《 孟姜女萬里尋夫 》 。曲藝中,寶卷有 《 孟姜女寶卷 》 、 《 長城寶卷 》 ,鼓詞、子弟書有 《 孟姜女 》 、 《 孟姜女尋夫 》 、 《 孟姜女哭城 》 、 《 哭長城 》 等。近代各個地方的戲曲、曲藝中,以孟姜女故事爲題材的依然很多,劇名有 《 哭長城 》 、 《 孟姜女 》 、 《 萬里尋夫 》 等。

所有這些作品中,尋夫、送衣、哭城是其主要關目,具體情節則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反抗暴政的主題。在這些作品中,長城成了秦始皇暴政的象徵,孟姜女雖然是一個弱女子,但她的哭聲代表着民意,也代表着天意,所以,長城在她哭聲中崩坍了。這一結局,不僅表現出人們對孟姜女的同情,更表現出人們對正義力量的嚮往。就這個主題而言,它當然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如果細考一下孟姜女故事的來源,你會發現,其實孟姜女並不是秦始皇時代的人!

歷史上真的有孟姜女嗎?她的歷史原型是誰? 第2張

祀樑(祀,一作“芭” ) ,名殖(一作“植” ) ,是春秋時的齊國大夫。齊莊公四年(公元前 550 年),齊襲營。祀樑和華周進軍到營的郊外,被俘而死。他的妻子姓姜,字孟,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孟姜,到郊外去迎喪。齊莊公也派人到郊外去憑弔。孟姜認爲這不合禮儀,於是齊莊公只得親自到她家中去憑弔。 《 左傳 》 中記載了這件事,並認爲孟姜的哭改變了國俗。

漢代劉向的 《 烈女傳 》 在“貞順”條下較爲詳細地記載了孟姜的事蹟:(孟姜)“齊祀樑妻也。莊公襲營,殖戰死 … … 祀樑之妻無子,內外皆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枕其夫之屍於其城下而哭,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爲之揮涕。十日而城爲之崩。”這裏已經有了“哭城”這一關鍵情節,但劉向主要表揚的,是孟姜的“貞順”。祀樑死了之後,孟姜既沒有兒子,孃家和夫家又都沒有近親(五屬,也即五服,是舊時的喪服制度,根據親疏,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紹麻五種;穿五服的,必定是有血緣關係的親戚),在載載孑立、形影相弔,無法殯葬丈夫的情況下,孟姜用她的真情感動了周圍的人,也感動了上蒼。

這兩則材料都清楚地告訴我們:祀樑和他的孟姜都是春秋時期的人,早秦始皇時期三百年有餘。是什麼時候,人們把孟姜女的故事背景搬到了秦始皇時期,並且把祀樑的死由戰死改成了修長城而死,現在很難說得清楚。不過這種改變的意義還是清楚的,秦始皇修築長城,一直被認爲是勞民傷財之舉。三國時陳琳就寫過 《 飲馬長城窟行 》 ,說:“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佛鬱築長城。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範祀樑爲修長城而死,比戰死疆場更顯得無謂,更能表現出統治者的一意孤行,也更能突出孟姜女的悲憤。

假如孟姜女故事背景和內容的變化的確是發生在唐代,那是非常好理解的。唐代堪稱泱泱大國,國力強盛,同時擴張的慾望也很強烈。“安史之亂”前,朝廷奉行的是“開邊”政策;“安史之亂”爆發,自然更是戰火連連;“安史之亂”之後,邊境也一直不見太平。在這種情況下,普通老百姓的夫妻離散、家庭破裂是免不了的。唐代大詩人杜甫就無比沉痛地寫過:“邊廷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他說的是“武皇”(漢武帝),指的卻是唐玄宗,那麼,人們爲什麼不能用秦始皇來借古諷今呢?最高統治者的一意孤行,害得老百姓家破人亡 ― 在秦代、在唐代,都是一樣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