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唐十三鎧”爲何是用紙做呢?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唐十三鎧”爲何是用紙做呢?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安十二時辰》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它摒棄了古裝劇鎧甲多粗製濫造的缺點,認認真真復原了多款唐朝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甲冑。

唐代的甲冑到底有多少種呢?在《唐六典》中,是這樣記載的:“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細鱗甲,四曰山文甲,五曰烏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皁絹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鎖子甲,十有三曰馬甲。”以上甲冑,一共是十三種,於是也有人將之稱爲是“唐十三鎧”。其中,最有名且最能展現唐代特徵的鎧甲,莫過於明光甲。現在我們在寺廟中見到的天王雕像,多是身披此甲。因爲其胸部、背部各有一塊護心鏡,它在陽光反射下能發出奪目明亮的光芒,故而得此名。明光甲爲鐵甲,全身以鱗甲片覆蓋,製作精良,因此一般爲將領、軍官所穿着。

與彰顯大唐氣象的明光甲不同,在唐朝還有一種特殊的護甲,它不同於“唐十三鎧”中的任何一種甲,其製作原料既不是鐵,也不是皮,更不是布,而是紙!

柔軟的紙,如何能成爲鎧甲呢?這樣的鎧甲,上戰場能靠譜嗎?

一、當紙張走向戰場

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我國發現的最早的紙是西漢時期的“放馬灘紙”,它同時也是迄今爲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張紙製地圖。到了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技術,使得造紙成本更加低廉,紙張更加柔韌,更容易書寫。然而,誰也不會想到,近一千年以後,紙竟然走上戰場,成爲唐朝士兵們身上的甲冑。

1、唐朝末年

唐懿宗年間,有一位節度使名叫徐商。有一次,一支突厥人進犯,徐商臨危受命,在山東征兵一千餘人,臨時救火,因爲缺少裝備,他就命人用紙做成了鎧甲。結果,一戰下來,唐軍竟然取得大捷,《新唐書·徐商傳》記載:“襞紙爲鎧, 勁矢不能洞。”

“襞”是摺疊的意思,按照歷史記載,徐商當年用紙做的鎧甲,竟然連強勁的箭矢都不能洞穿。這聽起來多少有些荒謬。然而,這並非紙甲唯一一次出現在戰場上。

“唐十三鎧”爲何是用紙做呢?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2、五代時期

五代末期,淮南地區不堪後唐的統治,農人紛紛拿起武器起事,其中有一支起義軍,就用紙作爲自己的鎧甲,《資治通鑑》記載:“(農人)操農器爲兵,積紙爲甲,時人謂之‘白甲軍’。”

徐商造紙甲,是因爲臨時用兵、迫不得已,而起義軍用紙甲,則是因爲沒錢。但如果這事發生在號稱最富庶王朝之一的宋朝身上,您又怎麼看呢?

“唐十三鎧”爲何是用紙做呢?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2張

3、宋朝時期

宋史·兵志十一》記載:“康定元年四月,詔江南、淮南軍,造紙甲三萬,給陝西防城弓手。”公元1040年,宋仁宗詔令江南、淮南軍,製造三萬件紙甲,供給陝西的城防弓手。衆說周知,位於西北的大宋西軍,是北宋的精銳邊防軍,讓他們穿紙做的鎧甲,宋朝皇帝是真的“秀”啊!而在北宋官修的軍事“百科全書”《武經總要》中,竟然也有用紙甲的記載,說甲冑分“鐵、皮、紙三等”。在宋朝紙甲甚至和鐵甲、皮甲一樣是常規裝備了,真不可想象。

還有個例子是,南宋時期,爲了加強東南海防,泉州知州真德秀專門上書,要求把水軍的部分鐵甲換成紙甲,“水軍所需者紙甲。今本寨乃有鐵甲百副,今當存留其半,而以五十副就本軍換易紙甲。”(《真文忠公文集》)。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真德秀主動把水軍的鐵甲換成紙甲,等於是“炮換鳥銃”,人如其名,真的“秀”!可是,存在即合理,既然從唐代到宋代,均有製造使用紙甲的記載,那麼,其製造方法和減傷原理,又是什麼呢?

二、紙甲的製作和原理

在《新唐書·徐商傳》中,提到了“襞紙爲鎧”。這說明,製作紙甲的主要工藝,就是“襞”——摺疊。而其是否能達到理想中的防禦效果,正在於如何摺疊。

紙甲其實和鐵甲一樣,都是有許多甲片連綴而成的。只不過,這些紙甲要經過特殊處理。明朝萬曆年間禮部尚書朱國禎所著《涌幢小品》中,記載了這樣的紙甲製作方法:“紙甲,用無性極柔之紙,加工錘軟,迭厚三寸,方寸四釘,如遇水雨浸溼,銃箭難透。”

朱國禎曾經官至大明首輔,他對紙甲的描述,不會是道聽途說,而是當時的實情:紙甲由經過反覆捶打的多層紙張構成,厚至三寸,然後用釘子釘實。可是這樣做,就能夠抵禦強弓硬弩了嗎?若論強度,這種紙張做成的鎧甲,肯定不如鐵片。但是,紙甲的長處,也恰好就在柔韌度上。

製作紙甲的紙張,一般是用樹皮或麻類爲原料製成的粗纖維且柔韌的紙,含有富有彈性的膠原蛋白成分。這些纖維交織在一起,就像混凝土一樣,既有一定強度,又具有一定柔韌性。

紙甲與鐵甲的區別,正在於鐵甲是利用強度將箭矢彈走,而紙甲是利用其柔韌性,把集中於一點的衝擊力向四周區域擴散,從而緩衝外力,達到“以柔克剛”的目的。

三、紙甲有哪些優勢?

我們在說紙甲原理時,實際上已經將其一個優勢說明了,那就是它可以發揮紙張柔韌性強的特點,較好的抵禦敵人的遠程攻擊。此外,紙甲還有製作成本低、裝備速度快等特點。

1、輕便靈活,適用於抵擋遠程武器

明朝人茅元儀曾在《武備註》中,記載了戚繼光發明的一種裝備,堪稱是紙甲的升級版。

戚繼光抗倭的地點,主要是東南潮溼多雨的山地,士兵們穿着重達幾十斤的鐵甲,不但行動不便,爬山吃力,在溼熱的環境中,鐵甲也很容易生鏽老化。而倭寇們當時使用的遠程武器,是比弓箭更加先進的火銃,其發射的是金屬彈丸,攻擊力也非箭矢可比。

這時候,比紙張更加柔軟的棉花,進入了戚繼光的視野。棉花看似柔然,但其纖維卻可拉伸至半米以上,而且其延展性、彈性比紙張更加出色。《武備註》中說:“用棉密緝,可長至膝,太長則田泥不便,太短則不能蔽身。惟舟中可用重甲,蓋不行路,不蹈泥田。賊惟銃子可及,非堅不能御。”

所以,戚繼光用棉花做成了厚達一寸的棉紙甲,長至膝蓋,這樣既能保護身體,也不至於拖沓、影響行走。爲了防潮防雨,再在表層刷上一層桐油。兵貴神速,士兵們穿上這種輕型甲冑,不論是行軍還是打仗,都更加靈活,先後取得了十三戰十三捷的傲人戰績。

用棉花抵擋火器攻擊的例子,在抗戰中也出現過。曾經有游擊隊用被子澆上水,再覆蓋在八仙桌上,做成了一種“土坦克”,能抵禦炮樓敵人的射擊。

2、製作成本低、裝備速度快

提到這一優點,我們就要回顧一下剛纔說到的宋朝的兩個例子。泉州知州真德秀上書朝廷,請求用鐵甲換紙甲,這不單單是因爲紙甲的優勢,還因爲成本問題。

朱熹在《與曾左司事目》中,曾記錄了打造鐵甲所花費的成本:“一年以三百日爲期,兩日一副,昨已打造到一百五十副畢了……竊緣上件鐵甲計用皮鐵匠一萬八千,工錢五千二百餘貫。”

我們無需計較裏面的具體數字,從朱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要打造鐵甲,不僅僅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剛纔提到,紙甲在防禦遠程武器上面,具備獨到的優勢。所以,作爲真德秀的水軍來說,主要是防禦遠程武器,用輕便且能防禦弓箭的紙甲代替鐵甲,既省錢,還快速。在另外一個例子中,宋仁宗爲防禦西北的西夏人,命令江南、淮南軍,趕製三萬副紙甲出來,給陝西城防弓手使用。

作爲城防弓手,不需要上陣砍殺,所以無需披鐵甲。而他們只要防禦住敵人在城下的弓箭射擊就夠了。所以,給他們配備成本更低、製作速度更快的紙甲,實則是非常合適的。而當時紙甲的成本低到什麼程度呢?它們的原料,竟然是沒用的陳年舊賬本!

結語:紙甲具有良好的防禦性、低廉的成本和不算複雜的工藝,因而可以迅速批量裝備士兵,並在一些戰爭中取得奇效。不過,紙甲畢竟堅硬程度不夠,如果將其放在近戰搏殺中,它是難以招架的。而古人的智慧正在於此,恰如其分,物盡其長。一件輕便的紙甲,透露着古人“實用主義”的光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