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結果誰都沒想到的戰鬥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結果誰都沒想到的戰鬥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不必要的悲劇,短視和貪婪、自私加懦弱、狂熱與激情,所有的要素揉合起來,突然產生了劇烈的化學反應。在最晴朗的豔陽天,陡然來了一場暴風雨。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災難中的災難。儘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程度遠遠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它不過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續集。爲什麼會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一百年,而且還會繼續爭論下去。

但大多數歷史學家都承認,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很多人想要,但沒有人想到要來的是什麼的一場戰爭。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的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遇刺身亡。當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的消息傳到維也納,人們感到的是驚愕,而不是悲痛。沒有人喜歡傲慢無禮的斐迪南大公,但奧匈帝國的鷹派人物認爲,這正是一個報復塞爾維亞的絕好藉口。奧匈帝國的鷹派之所以如此蠻橫,不是因爲他們強大,恰恰相反,是因爲奧匈帝國已經江河日下。正如自卑的人自尊心格外地強一樣,奧匈帝國對國家的尊嚴也更爲敏感。主戰派認爲,如果不利用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大做文章,挫敗塞爾維亞對外擴張的野心,一勞永逸地解決令人頭疼的巴爾幹問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奧匈帝國的國內政治局勢也需要一場對外戰爭。奧匈帝國國內有很多少數民族,各種分裂主義的聲音越叫越響。戰爭,只有一場戰爭,才能像一劑強心針,把奧匈帝國從衰亡和分裂的困境中拯救出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結果誰都沒想到的戰鬥

奧匈帝國在籌劃入侵塞爾維亞的時候,幾乎沒有考慮俄羅斯出兵的可能性。他們一廂情願地認爲,俄羅斯是不會出兵援助的。這是他們最大的失算。俄國一直把巴爾幹視爲自己的勢力範圍。俄羅斯和巴爾幹民族都屬於斯拉夫族。19世紀,泛斯拉夫主義在巴爾幹地區逐漸流行,而俄羅斯一直是其背後的支持者。尤其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原本覬覦的是中國的東北,他幻想能夠建立俄羅斯的遠東帝國。但日俄戰爭失敗之後,俄國轉而加緊對巴爾幹半島的經營。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無異於是到俄羅斯的後院放火。這次再也輸不起了。而就在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遞交最後通牒的時候,俄羅斯已經祕密地開始集結部隊了。在巴爾幹地區,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就像兩輛迎面開來的列車,終於相撞了。

如果德國不參戰,那麼奧匈帝國和俄國之間的矛盾將引發第三次巴爾幹戰爭,但這也只是一場局部的衝突。

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爲,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國預謀已久的計劃。巴黎和談的時候,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里蒙梭曾經討論過,到底在哪裏審判和絞死德皇威廉二世。其實,直到最後一刻,威廉二世都還在猶豫。他對主戰的軍官們說,我給了你們想要的,你們可不要後悔啊。一戰結束之後,威廉二世流亡到荷蘭。他在回憶錄裏寫到,是猶太人和共濟會陰謀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德國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真正原因是:這個後起之秀迫切地想要成爲在全球說一不二的帝國,但卻一點也不知道該如何成爲帝國。德國統一之後,號稱“鐵血宰相”的俾斯麥,一直奉行一種“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爲了遏制法國,德國和所有的歐洲大國都保持了微妙的平衡關係。德皇威廉一世去世之後,老臣俾斯麥失去了政治靠山。29歲的威廉二世繼位。威廉二世性格暴烈、對俾斯麥的外交政策充滿鄙視。新人新政策,德國很快就提出了“世界政策”(Weltpolitik)的主張。德國人說:“我們不想把任何人置於陰影,但是,我們也要在陽光下有自己的位置。”但究竟什麼是“世界政策”?沒有人知道。在“世界政策”的外交道路上,德國越走越窄,最後幾乎一個朋友都找不到。

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在巴爾幹地區勢不兩立,德國必須在這對冤家中間選擇一個。德國選擇了奧匈帝國。然後,俄羅斯選擇了法國。德國曾試圖拉攏英國,但這兩個國家的氣場就是不對。英國有英國的傲慢,德國有德國的自負。1896年英國在南非入侵特蘭斯瓦(Transvaal)失利,威廉二世冒冒失失地發給特蘭斯瓦總統克魯格一封電報,祝賀他擊退英軍,英國覺得這是一種羞辱。從19世紀90年代起,德國開始擴充海軍,英國覺得這是一種挑戰。1904年,英法正式簽訂協約,達成了關於海外殖民地的諒解。英德從此成陌路。

當奧匈帝國叫囂着要懲罰塞爾維亞的時候,它還得悄悄地看德國的臉色。沒想到的是,威廉二世非常痛快地說,不管發生什麼,德國做爲忠誠盟國,都會站在奧匈帝國的一邊。聽說奧匈帝國已經集結了部隊,他又猶猶豫豫地說,那麼,打一場局部戰爭也是可以的。軍方告訴德皇,一旦部隊被全面動員起來,戰爭的機器就無法停止前進。7月29日,俄國下達總動員令。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德國同時對法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法國保持中立。更爲卑鄙的是,德國提出,如果法國宣佈中立,就得把凡爾登和土爾的軍事要塞交給德國,表示法國的誠意。還沒有等到法國答覆,德國就在8月2日通知比利時,要求借道比利時進攻法國。遭到拒絕之後,8月3日,德國入侵比利時。同一天,德國對法國宣戰。

如果英國不參戰,那麼德國的介入會引發一場席捲整個歐洲大陸的戰爭,但這還稱不上是世界大戰。

英國最後和法國和俄國站在一邊,怎麼看都是一種奇怪的選擇。英國和德國本來是天然的盟友,但和法國、俄國卻是長期的對手。德國和英國都是君主國,德皇和英王還有親戚關係。德國和英國都是新教國家,不像法國,是個無神論和天主教的國家,也不像俄羅斯,是個東正教的國家。法國和英國是宿敵。英國稱霸世界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強勁對手就是法國。兩個國家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打了一百多年的仗。在爭奪非洲殖民地的時候,英國最大的競爭對手也是法國。爲了埃及,法國和英國差一點沒有打起來。英國和俄羅斯在巴爾幹、土耳其海峽、阿富汗、波斯、直到中國,都有面對面的衝突。大英帝國的璀璨明珠是印度,但俄羅斯恰恰能夠扼住英國通向印度的咽喉。英國和法國、俄羅斯的結盟,不是因爲綿綿不絕的愛,而是因爲曠日持久的恨。1904年英國和法國之間的協議,實際上是兩個國家都感到累了,煩了,才達成的諒解備忘錄。1907年英國和俄國的交好,也是出於羈糜的考慮。英國邀請俄國一起分享世界霸權,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兩敗俱傷的決鬥。

當德國同時對俄國和法國開戰的消息傳到倫敦,英國議會陷入了混亂。英國只在最後一刻才下定決心參戰。從表面上看,英國參戰的理由是德國入侵比利時,破壞了1839年歐洲各國簽署的《倫敦條約》。這個條約承諾,要保護比利時永久中立。普魯士也是簽字方之一。從英國的角度來看,如果德國佔領比利時,然後又佔領了法國,那麼就可能從比利時或法國的沿海,進攻英國。但這一推測是建立在一系列“如果”的前提下的。假如德國真的打敗了法國和俄羅斯,或許會有一天向英國發起挑戰,但在1914年,德國兩頭作戰已是應接不暇,怎麼可能會想到去打英國呢?歷史學家弗格森說,英國參戰的真實原因是國內政治。以赫伯特·阿斯奎斯爲首的自由黨政府沒有能制止這場戰爭,他和他的內閣成員們本來是應該集體下臺的,但參戰拯救了自由黨。自由黨當然害怕改變自己的立場,但他們更害怕保守黨上臺。德國入侵比利時,拯救了自由黨。

當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人們都興高采烈。歐洲人早已習慣了戰爭,戰爭將帶來新的生機。人人都覺得自己很快就能贏得這場戰爭。威廉二世對即將出徵的將士們說,到秋天葉落,大家就能回家。俄國將領滿心希望在六週之內打到柏林。如果有誰說六個月,大家就會覺得他太悲觀了。只有英國名將基奇納(Herbert Kitchener)說,這場戰爭至少要打三年。大家都覺得他簡直是莫名其妙。然而,到1914年11月,西線就已經進入膠着狀態,雙方的士兵只能躲在戰壕裏,只能困守,無法進攻。一戰時期最重要的新武器機關槍,其實是一種防守型的武器,而不是進攻型的武器。只要戰壕加上鐵絲網,同時把戰壕前面清理出來一片開闊地帶,就根本不用擔心敵人的進攻,就像一個德國機槍手回憶的那樣:“敵人幾百人幾百人地往前衝,我們根本就不用瞄準,直接照着人羣掃射就行。”1916年7月1日的索姆河會戰,僅僅在一天的時間內,就用兩萬名英國士兵慘死在德國的機關槍下。第一次世界大戰會奪去1000多萬士兵的生命,負傷的士兵有2000多萬,歐洲幾乎十室九空。

當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遞交最後通牒的時候,塞爾維亞總理帕西茨還在外地參加競選活動。聽到這一消息,他想到的不是在第一時間回去商量對策,而是想能不能化名到國外度假——在轉折點上,歷史確實是由少數人決定的,但他們遠遠談不上是英雄人物,他們可能只是一羣缺乏智慧和膽識,既沒有責任心,又沒有犧牲精神,只是出於巧合和偶然,被放在舞臺中央的平庸人物。

着名軍事史學家基根(John Keegan)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不必要的悲劇。”短視和貪婪、自私加懦弱、狂熱與激情,所有的要素揉合起來,突然產生了劇烈的化學反應。在最晴朗的豔陽天,陡然來了一場暴風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