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愛彌爾·左拉,愛彌爾·左拉的作品特點及人物評價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愛彌爾·左拉,愛彌爾·左拉的作品特點及人物評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彌爾·左拉(法語:Émile Zola,1840年4月2日-1902年9月28日),法國自然主義小說家和理論家,自然主義文學流派創始人與領袖。

1840年,左拉誕生於法國巴黎,主要創作作品爲《盧貢-瑪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會史》,該作包括20部長篇小說,登場人物達1000多人,其中代表作有《小酒店》、《萌芽》、《娜娜》、《金錢》等。

左拉是19世紀後半期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自然主義文學理論,被視爲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遺產的組成部分。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愛彌爾·左拉,愛彌爾·左拉的作品特點及人物評價

作品主題

左拉通過交易所、世界銀行、股份公司的真實描繪,展示了帝國主義時代的開端。左拉不僅表現了財團大亨之間的相互廝殺,交易所裏的殊死搏鬥,而且還正面地展示了勞資之間的矛盾衝突,以最廣大的鏡頭視角攝下了產業工人大罷工的全景。作者以從種族、遺傳、環境三要素出發,洞察人類社會,審視人類檔案,詳盡地剖析了資本主義文明紗幕掩飾下的社會罪惡。

藝術特色

真實客觀

左拉是自然主義文學的領袖,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創作上都是自然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他致力於自然主義文學理論研究,爲自然主義文學鳴鑼開鼓,提出了"實驗小說論"等自然主義理論主張。他強調文學的科學性、客觀性,注重表現遺傳和環境對人的影響,把真實感作爲小說家的首要品格,把客觀性作爲作家應該追求的創作特色。

左拉這樣定義自然主義文學:"文學自然主義就是返回自然,返回生括,返回人本身,即在對現實的接受中,經由直接的觀察和精確的剖析達成對人世真相的描寫。"他不但在理論上獨樹一幟,而且在小說創作上也收穫頗豐。左拉的自然主義文學裏現出一種不同於前自然主義文學的獨特的品格與風貌,這獨特之處可能源自其作品內容與創作手法上的一系列革新。

敘事場景化

在左拉的作品中,情節性的敘述減少了,場景化的描述增多了,這種傾向可簡單稱之爲敘事場景化。在他的作品中,主題意義不是從人物的行動連貫而成的因果性情節中表達出來的,而是在共時性的場景描述中展現出來的。他以場景描述直接呈現某一領域的生活真實,而不側重以離奇的情節編排來說明某個人生道理;不採用因果相繼的線性邏輯,而是重視對斷面生活的空間性地展現,敘述由傳統的歷時性(持續的、反覆的、點狀的)向共時性(把事件化爲場景,抽取斷面的生活)過渡,敘事場景化從而成爲左拉作品敘事的客觀性的突出表現。

注重場景的描述給左拉自然主義文學的客觀敘事定下了基本的框架,而客觀的敘事視角則體現了作者在組織材料、建構客觀場景上的客觀中立的立場,爲其客觀敘事提供了完美的外觀。左拉作品中敘事視角的客觀化,可以體現在其減少使用以往作品中無所不知的敘事者敘事,即全知視角,而多采用限知視角,這從另一方面體現了左拉作品敘事的客觀性。

左拉並不是以真正冷漠的姿態來參與文本創作的,他在文本中顯示出的冷漠,只是力求客觀的一種敘事策略。在客觀性的文本表層結構之下,在客觀的場景描寫中,在"非個人化"的敘事姿態的背後,作家還以獨有的生命體驗、濃重的情感溫度、鮮明的個性氣質無所不在地影響着文本,使左拉的敘述又帶有極強的感受性。作家強烈的感受性可以體現在場景的描繪中,可以體現在作家運用觀察者和人物限知視角對人物感受的傳達中。作家主體的感受、情感體驗與客觀的現實相融合,還進一步體現爲瀰漫於文本的衆多意象,象徵化的敘述成爲左拉敘述的一個突出的特點。

限知視角

左拉的自然主義文學的敘事手法,就體現出一系列不同於傳統文學的敘事特徵。一方面他追求敘述的客觀性,放棄離奇的情節的建構,在蒐集真實材料的基礎上,通過場景的展現顯現自然,再現日常生活。他打破敘事上的意識形態和思想現唸的統攝,採用限知視角進行場景描述,體現了其敘述上的"非個人化"的主張,實現作家主體的隱匿,避免觀念的統攝、道德的說教。另一方面,在文本客觀化敘述特徵之下,還顯現出極強的感受性,在瓦解觀念統攝的敘事模式的同時,作者建構的是情感體驗與客觀現實相融通的敘事模式,在運用限知視角進行場景的描述上,在文本中存在的大量象徵化敘述中都可以看到這種主客相融的敘事特徵。

從對左拉作品敘事特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描述逼真的生活場景,主張再現真實的文學觀,既是對傳統現實主義客觀真實的文學理念的繼承,又是對現實主義的創作技巧的超越。他注重對生活的空間性展現,賦予場景以對話性質和"狂歡"的精神;他採用限知視角,突破理念制約的敘事邏輯,使生活得以自然本真的展現。在限知視角運用中,也形成了作者、讀者、人物的多元平等的關係。這些改變中,可以看出一些現代主義文學的技巧特徵,這成爲現代主義文學的萌芽。另外,左拉的自然主義文學注重敘事的感受性、象徵化、意象性,也直接茁含着象徵主義、意象派的文學因子。自然主義是現實主義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的中介,他繼承現實義主文學摹寫現實的文學觀,又以衆多現代主義文學因子開啓了現代主義文學。

描寫是自然主義小說的一大特點,因爲每部自然主義小說都是儲存資料的倉庫,都要介紹關於世界的某種知識。描寫使作品和世界聯繫起來,同時在作品中起到協調的作用。但作者不能中斷敘述來插入描寫,因此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的人物,如《娜娜》第六章中對嬌娃屋的描寫,由從一個房間跑到另一個房間的娜娜來作出,第十章中旺德弗爾帶娜娜參觀了賽馬場的體重過磅處和賭注登記者所在的圓亭,從而描寫了這兩個地方,第五章中娜娜的化裝則通過其他人物的觀察被描寫出來。這樣,描寫就同敘述融合在一起。

作爲自然主義作家,左拉向科學借鑑的不僅是一個目的--以儘可能詳盡的方式來研究現實和自然,和一種方法--以豐富和深入的資料爲依據,而且還有某種風格,即儘量客觀,不帶個人的主觀性。小說的故事由作者來講,但作者應該儘可能少地在其中出現。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愛彌爾·左拉,愛彌爾·左拉的作品特點及人物評價 第2張

人物影響

左拉用來敘述法蘭西第二帝國時代一個家族的自然史和社會史的小說《盧貢-馬卡爾家族》,使左拉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法國本土,在不少國家裏掀起了自然主義文學浪潮,爲這一時期的法國小說贏得了世界性的榮譽。

左拉的作品從20世紀20~30年代起陸續被翻譯成中文出版,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一些中國作家的創作曾受其影響。

左拉直接或者間接地對五四運動之後的一批現代作家,像郁達夫、張資平的寫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五四之後中國新文學尤其是問題小說,都有左拉影響的烙印。在自然主義文學被視爲新文學的標本的示範作用下,新文學作家在題材的選擇、人物的描繪方面都有刻意模仿左拉小說的痕跡。受左拉影響最深的,後來又陸續地走上小說創作道路的三位現代作家是巴金、茅盾和李劼人。巴金不僅讀完了左拉《盧貢一馬卡爾家族》20部小說,後來還強調因爲要學左拉,他才致力於寫小說。他的三部曲《家》、《春》、《秋》的構思和寫作都受左拉的啓發。李劼人在法留學期間閱讀、翻譯和研究了左拉的自然主義小說。他在小說創作中借鑑左拉的自然主義寫作手法,重視"真實觀察"和"赤裸裸的、無諱飾的描寫"。茅盾在1921年接任《小說月報》主編時就積極倡導自然主義文學。他在小說創作中貫穿對於真實性的追求,強調實地的觀察和描寫。

人物評價

在法國,沒有一個人比左拉更加熱愛人的同情心。(法國作家法朗士《在左拉葬禮上的演說》)

左拉的獨特之處在於他表現了一種社會力量把人打翻在地上,而且將他壓得粉碎。按照左拉的說法,巴爾扎克的偉大獨特性在於在文學上給金錢以現代的可怕作用,可是在敢於有意識地表現人如何被一種社會的必要性所控制和消滅這點上,左拉是唯一的現代作家。(法國活動家拉法格)

左拉冒盡風險,不顧自身的安危、名譽,甚至生命,運用自己的天分,執筆爲真理服務。他是一位傑出的文壇健將,倫理道德的捍衛者,明白自己有責任明辯事理;當別人保持緘默時,他表達己見。一如伏爾泰,他是最佳知識分子傳統的化身。(法國總統希拉剋)

"左拉的思想、他的原則和他的創作方法,都深深地沾染了他的本階級的思想意識,儘管他對社會的批判的自覺的尖銳從來都沒有鈍化過,相反,這種批判還要比天主教的保王主義者巴爾扎克的批判有力和進步得多。"(匈牙利美學家、文藝批評家、哲學家盧卡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