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歷史上強國變法往往會失敗 爲什麼弱國卻剛剛相反呢

歷史上強國變法往往會失敗 爲什麼弱國卻剛剛相反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強國變法爲什麼會失敗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縱觀整個歷史,中國的文化傳承最爲悠久,5000餘年的歲月裏,看透了無數文明的洇滅,但中華文明卻依舊長存。要想保證一個文明永久的活躍性,就必然要對它進行適應環境的調整,於是中國歷史上,關於改革的運動就此活躍起來,從最早的商鞅變法到後來的王安石變法,中國彷彿歷代都不缺少變法家,他們不斷的修繕着中國的制度,以追求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

在這些修修補補的過程中,他們雖曾創造過無數的奇蹟,但同時也出現過很多失敗的產品,而且歷史學家們對這些改革歷史進行研究時也曾發現,中國的改革似乎存在着一個很大的規律,那就是在國家強大的時候變法往往失敗,反倒是在國家即將毀滅時,變法往往成功。而這之中最爲典型的代表,就是商鞅變法,以及當年的齊國變法和魏國變法。商鞅變法是以弱國而崛起,齊國是以強國而失敗,而這個魏國則更爲獨特,它是以弱變強,然後又由強轉弱了。

歷史上強國變法往往會失敗 爲什麼弱國卻剛剛相反呢

首先我們來看商鞅變法,按照孫皓暉老師著作裏面的描述,秦國在變法之初,整個國家已經窮得只剩下黃土了!上層統治者的宮殿處在破舊之中,底層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這是一個恐怖的時代,身爲曾經的戰國七雄和春秋五霸之一,秦國竟然落魄至此,實屬唏噓!但就在這樣極端貧窮的環境之下,商鞅總結出戰國七雄的變法基礎,秦國藩然變法,一朝之間城門立木,三年之期秦國崛起。彷彿根本沒有用什麼太大的功夫,秦國就已經成爲了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可見一斑!

歷史上強國變法往往會失敗 爲什麼弱國卻剛剛相反呢 第2張

第二個就是當年的齊國,齊國可以說是先天王者開局,春秋五霸的底子在那裏明擺着,再加上齊威王禮賢下士,不惜重金招攬人才的環境,因此當時的齊國一方面國力空前強大,另一方面人才全面薈萃,能力十分不俗。根據當時的歷史記載,齊國人才最多的時候能達到5000多學子同時來朝,而這些學子中除了包括了諸子百家的精英人物之外,就連當年的商鞅和莊子也都參與其中。更蔚爲奇觀的是,當時的齊國還修建了稷下學宮,所有的人才盡在其中,而十分遺憾的是,齊國空有國力,也空有大批的人才,每天聽着衆多的改革妙計,齊國君主卻無動於衷。據傳齊威王從頭到尾都在優待這些讀書人,但同時卻又沒有重用任何一個人來幫助他改革。於是就這樣,所有的人才都在齊國得到贍養,而等到他們成熟以後,又紛紛選擇跑到秦國或是楚國尋求發展,而那齊國自然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歷史上強國變法往往會失敗 爲什麼弱國卻剛剛相反呢 第3張

至於魏國,那更是整個戰國時代的悲劇!它早年的時候剛剛經歷了三家分晉,國力弱小的不行,所以在危難之中,魏文侯勇敢的啓用吳起等人進行變法,再加上李悝在一旁進行着理論指導,所以魏國幾乎只用了4年左右的時間,便成爲了戰國第一霸主,同時還訓練了40萬武卒。但可惜的是,當魏國崛起以後,魏文侯卻又開始陷入到了糾結之中,那就是已經成爲強國國主的他,不再需要更多的人才進行改革,沉浸在自己大國夢想中的同時,他還愚蠢的害死了公叔痤,逼走了吳起與商鞅等人。於是乎,魏國頃刻之間崛起,頃刻之間墮落,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甚至還將90%的人才,都送給了秦國。

通過這三個國家之間的對比,我們完全能夠看出,中國歷史的改革時期,經常陷入到這樣一個規律之中:大國進行改革一般非常困難,甚至直接夭折;而那些小國弱國甚至是亡國,進行垂死掙扎反倒更可能爭出一片新天地。當年的秦國就是典型的案例,三家分晉的魏國也是其中之選,再後來五代十國,還有南北朝的魏晉時代,都比比皆是。那麼問題來了,爲何強國往往不能改革成功,反倒是弱國卻可以呢?其實答案非常簡單。

歷史上強國變法往往會失敗 爲什麼弱國卻剛剛相反呢 第4張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爲何大國改革會失敗!按照中國的歷史規律,中國文化和政治都有一種趨於穩定的趨向,一個政權在獲得穩定以後,他會尋求這種穩定性,當他獲得強國的地位以後,他會不擇手段地保持這種強大。例如當年的魏國和齊國,他們在強大以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思考如何來壓迫其它的國家保持弱小,如何維持自己的國家繼續強大?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這些大國會盡可能的穩固自己的秩序,避免任何情況的混亂!若是要進行改革,他們必定會盡可能的選擇不觸動各個階層利益爲先,保證自己的穩定性。在大國狀態中,統治者唯一的要求不是更加的強大,而是保持強大!所有改革的措施都是在維穩整個社會更加穩定,自然寸步難行,並且統治者不支持,底層貴族也不認可。

歷史上強國變法往往會失敗 爲什麼弱國卻剛剛相反呢 第5張

反觀那些弱小的國家,反正他們已經跌入了谷底了,而俗話說得好,無產階級失去的只有鐵鏈,當時那弱小的國家已經是面臨死亡了,所以接下來的改革啊,再如何也必定不會比死亡更加悽慘了。而正是因爲如此,當年的秦國在家徒四壁的情況下勇敢地進行改革,瘋狂的展開殺戮,不是他沒有擔憂自己亡國的可能性,而是因爲他窮的已經只剩下死亡的下場了,所以改革成功與否,他都必須嘗試。

總而言之,中國的改革歷史永遠都存在着這個隱晦的規律:任何一個政權在達到頂峯以後,會努力的保持自己的穩定性,因爲強大的時候只要穩定就能繼續強大,這是一個常識;而那些小的國家反正已經要滅亡了,還不如奮力一搏,爭出一番天地。至於爲何強國變法往往失敗,弱國變法卻總能成功,我想大抵也正是因此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