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朝時期天安門叫做承天門 後來是怎麼改爲天安門的

明朝時期天安門叫做承天門 後來是怎麼改爲天安門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天安門之前叫什麼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明時,“天安門”並非叫天安門,而是叫“承天門”,寓“承天啓運、受命於天”之意,象徵着皇權的至高無上,受命於天。

初,“承天門”爲一座黃瓦飛檐的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天順元年,承天門因雷擊起火被焚燬。成化元年,明憲宗朱見深下令重修“承天門”,此次重建後的承天門,由原來的東西寬5間、南北進深3間,擴大爲寬9間、進深5間,形制上也由原來的牌坊式改建成宮殿式,並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這次重建基本上奠定了今日“天安門”的形制。

明朝時期天安門叫做承天門 後來是怎麼改爲天安門的

此後,“承天門”經過數次的毀而又建,建而又毀的過程,直至清順治八年,“承天門”在再一次重建後,被改名爲“天安門”,寓“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自此“天安門”始定名。

明清時期的“天安門”是皇帝頒發詔令的地方,在這裏頒發的詔令謂之“金鳳頒詔”。

當時凡遇國家慶典、新帝即位、皇帝結婚、冊立皇后等重大儀式,皇帝都需在“天安門”舉行“頒詔”儀式,才能向全國各地頒發。

《日下舊聞考》載:“凡國家大慶,覃恩,宣詔書於門樓上,由垛口正中,承以朵雲,設金鳳銜而下焉”,明清時期,在有重要詔書要頒佈的時候,朝廷會先在“天安門”大殿前正中設立宣詔臺。然後,禮部尚書會在太和殿奉接皇帝詔書,蓋上御寶,把詔書放在雲盤內,後捧出太和門,將其置於擡着的龍亭內,再出午門,登上天安門城樓。

明朝時期天安門叫做承天門 後來是怎麼改爲天安門的 第2張

之後,禮部尚書會將詔書恭放於宣詔臺上,然後由宣詔官宣讀詔書內容。宣讀的時候,在天安門城下的文武百官會按照品級依次排列於金水橋南,面北跪着恭聽聖旨。在宣詔官宣讀完畢後,他就會將皇帝詔書放在一隻木雕的金鳳的嘴裏,然後用黃絨繩將它放到天安門城下,這時城下的禮部官員就會跪着,然後託着雲盤接下詔令,接着再恭敬地將它放置在龍亭上,然後擡到禮部衙門,之後經禮部官員黃紙謄寫,分送各地,佈告天下。

除以上重大儀式能啓用“天安門”外,就只有在將領出徵時祭旗、御駕親征時祭路、刑部秋審,及金殿傳臚的時候才能啓用“天安門”,此外任何儀式皆不會啓用。當然,在每年祭天、祭地、祭五穀時,皇帝會從天安門正門進出,且需注意,除了皇帝外,其餘人皆不得從天安門走過。

明朝時期天安門叫做承天門 後來是怎麼改爲天安門的 第3張

由上可知,“天安門”在明清時期是具有顯赫的政治地位的,它是明清皇帝用來彰顯皇權的威嚴與至高無上的地方。

如上可知,明朝會修建“天安門”(承天門),主要的目的就是用來舉行的重大儀式的頒詔儀式,同時用來彰顯皇權的至高無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