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周朝,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文王靠德行贏得民心所向,武王則用兵力去討伐紂,最終建立了周朝。可這樣一個朝代到底是因爲什麼而從一個禮儀之邦慢慢走向禮崩樂壞的?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一、 缺少動力

在周的先祖古公亶父的時候,戎狄等少數民族就攻打他們,首先是爲了金錢,後來卻是爲了土地與人民。這些少數民族的進攻,促進了中原的發展。在武王和文王的時候,天下諸侯割據,都齊心協力去討伐一個不遵守禮儀、昏庸無道、施行暴政的商紂王,他們的目標就是消滅商朝,是有動力的。他們也明白自己打下這個江山有多麼不容易,人才有多麼難求,於是就十分注重禮節,治國也很有方案。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第2張

前幾代的王都是因爲懂得自己的前輩們打江山很不容易,歷經了種種磨難才把江山打下,於是就發奮圖強守好江山。遵循着以前的禮節來治理天下,民心所向,就會使百姓都歸附。而到後來的天子都不懂的先王打江山的不易,也很少有外來的種族入侵,慢慢就過的安逸無憂,就越來越只懂得享受,反而不懂這些得來的困難。在有了這樣安逸舒適的環境之後,他們就會疲憊於公務,變得開始不理朝政。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第3張

二、政權旁落周朝施行的是分封制。

何爲分封制?其實就是把自己的國家分給很多自己的族人,即叔伯兄弟之類的人羣。國家意味着什麼?自然就是土地。把土地分封給這麼多諸侯,那麼周天子所剩下的自己的土地自然就是少之又少了。但分封出去的土地是不可以管理的,相當於完完全全交給了一方諸侯,那麼這個諸侯所獲得的封地就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方針來治理,別人管不着,那麼天子的真正權利就急劇下滑。就僅僅成爲了名義上的天子,僅僅接受朝拜,接受供奉,而沒有管理這些地方的真正權利,只能夠管理所謂京都的小地盤。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第4張

剛開始的周朝,都是文王武王的兄弟做的諸侯,這些諸侯就是同姓王,也有些例如周公、姜太公等有功之臣也受到了封賞,周天子把土地分給他們,這就是所謂的異姓王,這些人雖然與周天子不是一個姓,卻也成了諸侯。最初一代的同姓王都是和文王、武王一起一步一步打下的江山,他們自然懂得打江山的不易,守江山的難,然而這些同生共死的兄弟,自然關係都十分親密,不會因爲立天子的事情而搞得四方雞犬不寧,後面幾代的諸侯也是如此。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第5張

但漸漸的,銘記這段不容易的歷史的人逝去之後,人們就漸漸淡忘了江山得來的不易,就會忘乎所以。古代的君王三妻四妾,他們生下了很多孩子,然而這些人每個人都想要噹噹周天子,漸漸貴族之間就有了內戰,搞不好一個諸侯國就犧牲了。同姓王都是這樣,那異姓王更加的不親近啊,再加上天子無法管理諸侯國,他們更加可以爲所欲爲,甚至可以培養自己的兵力,僅僅只是在表面上效忠於周天子就可以了。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第6張

這樣的話,即使這個周天子是一個十分賢能的人,有志向要治理好周朝,也不是很可能的事情了,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因爲真正天子的實力很小很小,哪一代的周天子都不敢保證,他能把每一個諸侯都治理得服服帖帖。因爲,這些諸侯都是從很早以前繼承過來的祖宗哪裏繼承過來的,周天子的祖先都沒辦法控制他們,況且他們只要不很明顯的造反,周天子就沒有名義去討伐他們。即便有,也沒有那麼多的兵力。有人就會疑問,那其餘的諸侯國呢,他們難道不會幫周天子嗎?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第7張

事實上,諸侯國之所以如此強大,都是他們諸侯國之間互惠互利而形成的,單獨的個體是發展不壯大的。既然一個十分賢能的天子,都治理不了周朝。那要是換一個昏庸的天子,豈不更是無法治理嗎?沒錯,的確是這樣。所以纔會出現一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現象。因爲這些諸侯都是表面上歸屬天子的,掌握了天子,只要不造反,就可以順利的去命令諸侯。一個昏庸的天子,他是不想去治理朝政的,那麼就會把權力交給自己信任的諸侯王。而另一種情況,假如說這一個天子十分年幼,那麼他就很容易被控制。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第8張

王太后的垂簾聽政,就是從這而來。但是由於古代,女人不方便聽政,就會把這樣重要的事情,交給自己的家庭。試想,周朝的天子的妻子,一定是一個貴族出身的女人,一定是揹負了一定的政治企圖,如果天子年幼,那麼就正是這個王后所屬的諸侯國獲得了很大的利益。然而周朝的事實就是這樣,幾乎每個天子的享命都很短,到了東周末年,換天子就是常態。這就促使了戰亂的爆發。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第9張

三、治國方針

在前幾個王的時候,天下很太平,幾乎沒有人作亂,每個人的心裏面都是安穩的,這是儒家的治國方針。而到了後來,犯罪的人越來越多,制定的刑法越來越多,至使周走向了滅亡。這是法家的治國方針。法家的治國方針只適用於亂世時期,那時候民心動盪,需要的是快速、有效的能夠讓百姓都歸順的方法,只是一時的,而儒家是長久的,他要的是深入民心,讓人民打心眼裏遵從法令而並不是因畏懼法令而遵從法令。內心覺醒的纔是長久的。秦之所以滅亡的關鍵原因,就是因爲在天下大一統之後,仍採用法家的治國方針。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第10張

四、異類出現在周朝的前期,諸侯國並不是沒有戰爭的,但是他們的戰爭是有禮儀的。

就比如說,如果他們打仗,是需要顯擺好陣勢,纔開始打。而且戰爭的目的不在於殺死多少人,而在於誰的陣勢嚴明、誰的正步踢得好,誰就會贏得戰爭的勝利這是戰爭禮儀。直到有一天,一個異類出現了,他就是楚國。楚國原本並不是周分封的異姓侯,但由於他兵力強盛的緣故,他也是一方諸侯。那既然不是周分封的諸侯,自然就不會遵從周的戰爭禮儀,他們就會按自己的方法打仗。有了一個異類出現後,其他諸侯國看楚國的辦法對戰爭的利益大大加倍,就跟着效仿,最終戰爭的形式就改變了,變成了誰的人頭殺的多,誰就勝利。最終,周朝就走向了禮崩樂壞的時代。

周朝是怎麼從一個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 異類早就出現前期 第11張

以上,就是我認爲周從禮儀之邦走向禮崩樂壞的原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