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皇帝爲什麼要自稱朕 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古代皇帝爲什麼要自稱朕 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皇帝自稱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爲什麼都要自稱爲朕,這個字到底有什麼寓意?皇帝爲什麼選擇這個字?

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電影中,周潤發飾演五代十國中的後唐君主,對着周杰倫飾演的元傑皇子曾說過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天下萬物,朕賜給你,纔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

其中這個“朕”字說的霸氣外露。但是“朕”這個字極爲生僻,又不像“孤”、“寡人”等字淺顯易懂,那麼它爲什麼會成爲歷朝歷代皇帝的自稱之一呢?

“朕”字的由來

朕,漢語二級字,形聲字,讀作zhèn,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朕”作爲自稱的稱謂在秦皇之前就有了,比如周公曾自稱朕,《詩經·爾雅》裏面有過註解:“朕,我也”。

屈原在離騷中也自稱朕:“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在商、周天子時代的君主多自稱予一人。在先秦時,諸侯國君主一般自稱“孤”、“不穀”、“寡人”,稱“王”者亦可自稱“本王”。

古代皇帝爲什麼要自稱朕 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隨着秦朝建立,嬴政創立皇帝尊號,規定“朕”專作皇帝自稱。《史記·李斯列傳》:初,趙高爲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衆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乃說二世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羣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

這是皇帝使用朕這個字的正史記載。從此這個“朕”稱謂自秦始傳至辛亥革命中國帝制終結前,都只能用作皇帝的自稱。

古者尊卑共稱朕。——漢·蔡邕

例如東漢末年,羣雄割據,曹操封魏王,只自稱“孤”或“本王”;漢獻帝纔可自稱爲“朕”。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漢文化及其附屬衍生文化中的日本、朝鮮、越南的君主也使用“朕”這個稱呼。

1945年昭和天皇的投降詔書中所書:“朕深鑑於世界之大勢於帝國之現狀……朕已命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

這說明自秦伊始至清結束。“朕”這個字一直是皇帝的專屬稱謂。

“朕”字並不常用

但有趣的是另外一個現象。或是受衆多古裝劇影響,我們總認爲皇帝張口閉口必然稱朕。然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在宋之前,“朕”雖然是皇帝專屬稱謂,但實際皇帝也很少使用。

反而是“寡人”、“予”、“吾”甚至“我”的使用頻率也遠高於“朕”。我們可以從歷代皇帝的作詩中看出這點:

天地並況,唯予有慕。——漢·漢武帝劉徹

寄語故情人,知我心相憶。——南朝·梁武帝蕭衍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唐·唐太宗李世民

而且在極爲正式的詔書中也不一定用“朕”這個稱謂:

漢高祖劉邦求賢詔中所書:“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爲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賢人已與我共平之矣,而不與吾共安利之,可乎?賢士大夫有肯從我遊者,吾能尊顯之。佈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古代皇帝爲什麼要自稱朕 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第2張

這是漢高祖劉邦在建立大漢帝國之後,整個國家百廢待興,國家極度缺乏治國人才之時所寫詔書。可以看出詔書中既有“朕”也有“我”。

如果說漢代太過遙遠,那宋孝宗追封蘇軾的詔書中:“……倘九原之可作,庶千載以聞風。唯而英爽之靈,服我袞衣之命。可特贈太師。餘如故。”也是用“我”來自稱。到了宋以後,“朕”之一字才頻繁出現。

朕瘠天下肥,至樂無易此。——宋·宋孝宗趙昚

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明·明世宗朱厚熜

朕率輕騎渡河北,平沙淺水湔甲裳。——清·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由於皇權的不斷集中,皇帝的權力不斷加大,到明清之際達到頂峯,皇帝認爲“寡人”“孤”等含有自謙的詞彙已經不符合自己,認爲只有最爲霸氣的“朕”字才能夠配得上自己手中的權力。

總評:

“朕”之一字雖然富有深意且尊貴,但天下卻僅一人可用。中華之文字能夠源遠流長,是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所創新、總結而來,並非某一人之功,每一個字都應該爲普羅大衆所共享。

所以當“朕”字只能爲天下之一人所用時,最終的命運也如同皇帝制度一樣,成爲只存在於影視劇中,而無法組詞的孤家寡人了。

參考資料:司馬遷.漢《史記·李斯列傳》

司馬遷.漢《史記·高祖本紀》

段玉裁.清.《說文解字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