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有什麼區別?“王”姓的起源和來歷?

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有什麼區別?“王”姓的起源和來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有什麼區別?“王”姓的起源和來歷?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王可是一個大姓,可以這樣說,現如今人們的生活中,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非常多的王姓人。而王姓在古代,也是一個世家大族。不過,歷史上很有名的王姓,有兩個家族,一個是太原王氏,另一個就是琅琊王氏。既然同樣都是姓王,那麼這兩個家族之間,會不會是有什麼關聯的呢?而他們之間,哪個家族又要更加顯赫一些呢?

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有什麼區別?“王”姓的起源和來歷?

作爲全世界總人口數量最多的姓氏,毋庸置疑王是個大姓,我們都知道它在百家姓當中排名第八,它的來源也是非常複雜的。東周時期的姬晉爲王姓始祖。下面我們來論一論兩大王姓望族,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的關係。

宗敬避周難居太原或居晉陽,毫無根據:其實《潛夫論》所說的周難確有所指,即“景王十八年,後太子聖而早卒。二十年,景王愛子朝,欲立之,會崩,子丐之黨與爭位,國人立長子猛爲王,子朝攻殺猛,猛爲悼王。晉人攻子朝而立丐,是爲敬王。敬王元年,晉人入敬王(送敬王由晉返周) ,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澤(《史記集解》:‘澤,周邑也’) 。四年,晉率諸侯入敬王於周,子朝爲臣。諸侯城周。十六年,子朝之徒復作亂,敬王奔於晉,晉定公遂入敬王於周。”

這可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亂。太子晉的兄弟周景王立20餘年死去,死後,三個兒子爭爲周主。子朝殺了國人擁立的猛,晉人擁立逃在晉國的子丐,前後三次派兵送他回國,從周景王21年(公元前524年)死時,直鬧到敬王16年(前504年),爭王位的三個人,都是宗敬的堂兄弟,爭王位可以說與宗敬毫無關係,他逃的什麼難?再說晉國爲了幫助子丐,三次出兵,也是牽涉進周難的惟一諸侯國家,宗敬不爲晉所擁立,爲何跑到晉國去避難? 歐陽修是歷史學家,他發現了《潛夫論》記載此事有漏洞,因此刪去了宗敬避周難這幾句。

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有什麼區別?“王”姓的起源和來歷? 第2張

周景王時,晉國領土在今山西省南部,故其國內根本沒有太原,又怎能出現一個太原王氏?宗敬所處的周景王、周敬王時代,尚屬春秋時代,既沒有郡,更沒有太原郡,當時晉國的國土範圍,只限於今山西南部,北至今臨汾市附近。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第22圖(春秋晉國)畫得很清楚。范文瀾着《中國通史》第一冊《春秋列國簡圖》把今太原一帶列爲赤狄轄區。

晉國既管轄不到今天太原的地界,宗敬跑到那裏,可以說絕無可能。再考太原地名的由來,《尚書·禹貢》:“既修太原,至於岳陽。”這個太原,指的乃是泛指今太原市至臨汾市一帶之地。《尚書正義》曰“高平曰太原,今以爲郡名。”秦設太原郡於其地,纔是專門的地名。《禹貢》篇的寫定時間,至今尚有爭議,大部分學者(顧頡剛、翁文灝,日本內藤虎次郎等)以爲寫成於戰國時間,又《詩經·小雅·六月》:“薄伐獫狁,至於太原”。顧炎武《日知錄》認爲,從詩中涇陽以考太原,當在今之甘肅平涼市,學者多從其說。因此,周景王、敬王時,今之太原地,既無太原郡、縣,亦無太原之邑,當時稱作大滷。說宗敬避周難於太原,本來沒有根據,加以今太原之地尚無專指的城邑,所以說太原二字,實屬某個修太原譜的人所妄改(改《潛夫論》之“平陽”爲太原),略一考證,改動的痕跡就顯露出來了。

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有什麼區別?“王”姓的起源和來歷? 第3張

其實,晉陽這一地名見於《春秋》及《左專》,已是魯定公13年(晉定公15年,公元前498年) 的事。《經》:“晉趙鞅入於晉陽以叛。”《左傳》:“晉趙鞅謂邯鄲午曰:‘歸我衛責五百家,吾舍諸晉陽。’”杜預在此句下有注:“晉陽,趙鞅邑。”這時,距周敬王三子爭立過去20餘年,晉陽還是趙鞅的采邑,20多年以前,誰知道是什麼樣子,也許仍是趙氏的采邑,宗敬跑到那裏去,有可能嗎? 晉陽立爲縣,屬太原郡,乃是西漢的事,故說宗敬避周亂奔晉陽,也是違反史實的。

至於說宗敬奔於平陽,倒能說的過去,因爲春秋時,平陽爲晉國北邊的一邑,總算是在晉國領土之內,但重要的問題是,秦行郡縣制,建置36郡,平陽屬於河東郡而不屬於太原郡。宗敬要是避周難去平陽,就與太原不發生關係,無法制造什麼王氏出於太原的無稽之談了,所以非得把平陽二字改爲太原或者晉陽不可。

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有什麼區別?“王”姓的起源和來歷? 第4張

據《新唐表》譜圖序的記載,周靈王太子晉的兒子爲周司徒,時人號爲王家,從此子孫以王爲姓。由宗敬到王錯八世之間,傳承者之名佚失,由王錯歷九世至秦朝王離,因避秦亂,其長子元逃到琅邪皋虞,又四世傳至西漢宣帝時王吉,後遷臨沂。從王元以後,爲琅邪王氏。王離次子威,漢揚州刺史。九世孫東漢王霸,居太原晉陽。從王霸以後,爲太原王氏。爾後《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都把琅邪王氏與太原王氏看作雙峯並峙的兩大族。唐代着作《廣韻》、《元和姓纂》雖然因爲太原王氏已經成爲五大名族之一,在王姓17望或21望中將太原王氏排在琅邪王氏以前,但仍認定他們各是一族。北宋修《新唐書》,在《宰相世系表》王姓部分,把從宗敬到王元這一段傳承寫入琅邪王氏部分。太原王氏部分卻從王威寫起。顯然因王元是長子,應該在前。王威是次子,應該在後。總之,仍然認爲琅邪王氏與太原王氏各是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