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清朝時期的貿易風波!清朝爲何禁止外國女人進中國?

清朝時期的貿易風波!清朝爲何禁止外國女人進中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清朝閉關鎖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我國古代社會,中國統治者常常會與外界保持着和平共處的貿易關係,貿易往來,相互合作才能實現共贏。這樣的合作不僅僅可以讓本國獲得豐富的物品,還可以與他國進行長時間的文化交流,以做到揚長補短的效果。

清朝時期的貿易風波!清朝爲何禁止外國女人進中國?

可是,事情的發展從來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在清朝末期,乾隆開始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這使得中國與外界的交流被阻斷,導致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科學的發展,都無法與國際接軌,並喪失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這也使得清朝的統治也面臨瓦解。

那時候,做生意的外國人都聚集在廣東,大家安居樂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到乾隆二十年的時候,爲了開拓貿易,一位名叫洪任輝的英國商人受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派遣來到浙江沿海投石問路。他已經在廣州做貿易多年,對中國的貿易情況可以說是瞭如指掌,他和公司的大班漢森乘船直接到了浙江寧波。

寧波是康熙爺下令打開的口岸,結果,因爲附近的海岸多是淺灘,水流湍急,再加上,英國商人的資金不足,就導致這個口岸漸漸沒落了。好久不見外國人到這兒來了,突然來了一艘英國船,他們不會是要兵戎相見吧,這還得了?對此,乾隆害怕了,他開始擔憂江浙一帶的海防。

清朝時期的貿易風波!清朝爲何禁止外國女人進中國? 第2張

於是,爲了將英商控制在中國南方的一小塊地方,乾隆想出了一個還辦法:要是禁止通商就顯得有點太狹隘了,不如,提高關稅,商人若是看不到利益,他們自然也就不會再來了。可是,英國人並不按乾隆想的來,他們寧可多繳關稅也要到江浙來發展貿易。

浙江不比廣東,廣東有虎門可以防守,而浙江一帶海面遼闊,洋船可以一帆風順地長驅直入。如果他們在船上裝點兒火器彈藥什麼的,那麼,清朝的海軍可是抵擋不住的。乾隆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便只好下諭:“洋人要做生意就到廣東去,浙江不是你們做生意的地方。”

就這樣,浙江海域的英國船艦被全部驅逐到了廣東。之後,清朝海軍也是處處設防,所以,英國商人也只能老老實實的先待在廣東。不過,令全天下人都沒想到的是,四年之後,英國的商船居然出現在了天津海域:這艘船載着洪任輝,他是英國人,英屬東印度公司的漢語翻譯,這次他是來告狀的。

清朝時期的貿易風波!清朝爲何禁止外國女人進中國? 第3張

洪任輝說:“廣東海關奸臣當道腐敗勒索,僅僅只有一口通商廣州洋行就壟斷貿易,他要求開放門禁,允許自由往來。”一個外國人居然跑到京城來告狀,還是由水路而來的,這也太不可思議了。乾隆立刻派京官把他從陸路押回廣東,又派駐紮福州的將軍前往廣東查辦這件事情。

結果,廣東海關監督果然被革職查辦了,並抄沒家產,流放西北。不過,洪仁輝自己也沒撈着好兒,誰給你的膽子,敢把船開到沒開放的口岸來的?洪仁輝被遣送回澳門,圈禁三年,通過洪仁輝的折騰,讓清朝再次加強了對外商的防範。

爲此,兩廣總督還特意提出了一個防夷規章,事無鉅細地規定了外商在華的一切事務,甚至,還干涉道了人家的日常行動和私生活。更不可思議的是,這樣的章程,乾隆居然批准了。原則上皇帝都不干涉大臣的家務事,那麼,中國人怎麼會去管外國人的這些事兒呢?

清朝時期的貿易風波!清朝爲何禁止外國女人進中國? 第4張

其實,在廣州最早開放的時候,外商的夫人們和洋槍、洋炮,都是被明令禁止的,就算外商有夫人隨行,也只能暫時居住在船上。一直到乾隆十一年,兩廣總督才允許外商夫人們住在澳門,但是,要經過極其嚴格的審查。可是,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人家夫妻倆長期兩地分居,換誰都不會樂意。

於是,到了道光十年,就有外國夫人出現在了廣州街頭,她們是被英國東印度公司駐廣州的大班師帶來的。她們從澳門來到了廣州,乘坐一頂綠呢小轎,大搖大擺地進了商館。

這件事情一下鬧得滿城風雨,這幾位外國夫人一時間竟成了一場外交風波的主角。

皇帝得知此事之後,責令兩廣總督,把她們退回澳門,並說:“廣州不歡迎她們,不過是些西方蠻夷,怎麼可以坐轎子?”

清朝時期的貿易風波!清朝爲何禁止外國女人進中國? 第5張

對於這樣的說法,外商們哪能同意,他們親自跑到靖海門外呈遞稟帖,表示對不允許外商攜帶家眷規定的不滿。可是,朝廷纔不理會這些,併發布通告:“如兩三天內,大班師仍不遵命將夫人送回澳門,將派官兵進入商館,實施驅逐。”可是,人家英國人根本不怕打仗,於是,便率先派遣軍隊來保護商館。

其實,朝廷心裏明白,若雙方真的產生大的衝突,自己這邊也討不了好。更何況,若是真的打起來,這兩廣總督可沒辦法向皇帝交代。於是,中方派人出面協商,英方首先做出讓步,說:“我們駐兵也是爲了保護商館的安全,只要朝廷能保證商館的安危,我們的軍隊立馬走人。”

對此,兩廣總督滿口答應,英國也撤走了軍隊,至於夫人們,用了要照顧得病的大班師爲由,玩夠了,纔回到了澳門。師夫人一事總要有個結果,夫人們已經走了,總不能拿外國人開刀。於是,那個送綠呢小轎給外商的中國人做了替罪羊,總督給他安了一個“交結夷商”的罪名,發配到伊犁去了。

清朝時期的貿易風波!清朝爲何禁止外國女人進中國? 第6張

對於師夫人事件的處理,讓外國人摸清了清朝地方官的底牌。十年之後,也就是1840年,當年不願開放的江浙之地,不允許入關的外國夫人們,統統合法地進入到了《南京條約》之中。自此,江浙之地外商往來熙熙攘攘,夫人們也同樣是隨處可見。

試想一下,如果,當初清朝統治者能放下姿態,開了口岸、學了洋學,也許,就不會有後面那如此慘痛的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