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秦始皇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政策?車同軌是怎麼制定的?

秦始皇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政策?車同軌是怎麼制定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始皇在交通方面實施了什麼政策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車同軌”即是統一車輪間距。當時的車有不同的類型,“車同軌”主要針對那些大範圍使用的車。但實際上,“車同軌”可能並未施行。

戰國時代,各國的主要車輛有三種,一是戰車,二是朝車,三是農車。在戰國時代,騎兵的使用量並不大,戰車雖然不是主要作戰工具,但在歷次戰爭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角色。一國國力大小,當時也常用擁有兵車的數量來衡量,有千輛戰車的被稱爲千乘之國,有萬輛戰車的就被稱爲萬乘之國。

戰車是周代普遍使用的,因此各國戰車都是繼承周代傳統,戰車的大小相同,輪距相同車道寬窄也相同。因爲當時各國混戰,假設魏國和齊國的車軌不同,魏國的兵車就無法到達齊國;如果趙國和齊國的車軌不同,齊國就不可能圍魏救趙

秦始皇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政策?車同軌是怎麼制定的?

因此,爲了相互征伐,也爲了聯合作戰,在整個春秋戰國時代,兵車的車軌是相同的,沒有不一致的時候。據《左傳》記載,晉國稱霸期間曾擊敗齊國,齊國求和時,晉國提出了一個條件:“使齊之封內盡東其畝。”就是要齊國把田壟由南北向改爲東西向。爲什麼晉國提出這樣一個看似毫無用處的要求呢?

答案就是晉國位於齊國以西,齊國改變了田壟的方向後,有利於晉國的兵車東進,直接威懾齊國。齊國使者以違背先王之命爲理由拒絕了晉國,最終晉國只好放棄了這個苛刻的條件,答應了齊國的求和。

當時各國戰車在田畝間行走時是按照壟間距走的。從這一記載來看,晉國只要求齊國改變方向而未要求改變壟間距,說明各國的壟間距是相同的,也就是車是同軌的。如果某國改變了壟間距或車軌,就不利於本國軍隊進入他國,也會阻礙他國援兵進入本國。爲侵略方便,也爲了防守便利,沒有哪個國家敢輕易改變自己的車軌。始皇統一之時,秦軍縱橫天下,說明此時各國的車也是同軌的。因此,始皇在統一中國前沒有必要改變兵車的車軌,統一後隨着馳道等先進道路的建設,就更沒有必要了。

兵車變軌的可能性排除了,我們再看朝車。朝車就是天子和各級官員所乘的上朝或出訪他國時所用的馬車。在當時,車輿、服飾都不僅是用具那麼簡單,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因此,周代的朝車是不可能同軌的,秦代也一樣。

秦始皇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政策?車同軌是怎麼制定的? 第2張

在周朝,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各級別的爵位對應的封地、特權,都是不一樣的。在車軌上,和周天子同軌的是公和侯。侯以下用的是另一種車軌。這就意味着,開始時周代至少有兩種車軌。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周人發現小軌的車行駛起來沒有大軌車舒適,於是周朝在車軌方面進行了改制,各級官員一律用大軌車。

因此,到了秦代始皇能做的就有兩種可能,一是繼承周代的,大小官員一律平等,坐同樣的車,這樣“車同軌”這件事就不是始皇做的了,他只是繼承了周代傳統。但以始皇的個性和秦代森嚴的制度來看,這一點的可能性較小。那麼始皇就是做了第二件事,不是推行了“車同軌”,而是爲了顯示自己的尊貴和維護等級制度,推行了車不同軌。這樣,“車同軌”這件事就和始皇沒一點關係了。

完成統一大業後,始皇開始巡遊天下,並在泰山、之罘、琅玡山等地立碑記功。這些碑文都是爲始皇歌功頌德,是用“金石刻盡始皇所爲也”。琅玡石刻上有“書同文”的記載,在始皇的詔書中也提及其統一度量衡等功績,但五個碑刻中沒有一個有“車同軌”的記載,目前發現的秦代文書也並沒有記錄始皇的這一功績。如果始皇真的推行了車同軌,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怎會不讓人勒石記功?那麼多愛拍馬屁的臣子,怎會不爲始皇歌功頌德?始皇的“車同軌”很可能是史書的誤記。即使有,也不過還是用的周朝的車軌。

秦始皇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政策?車同軌是怎麼制定的? 第3張

雖然“車同軌”這件事值得商榷,但始皇卻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修建遍佈全國的道路交通網。

秦代道路分爲幾種,規格最高的稱爲馳道。馳道十分寬闊,路基夯實,路面平坦,路邊有大量的松柏,是當時世界上修的規格最高的道路。據《漢書》記載:“秦爲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當時的馳道類似於現在的國道,主要作用是輻射全國,便利四方。

秦代馳道以咸陽爲中心向外輻射,向東分爲兩路,一路經洛陽北上到北京,一路經洛陽到曲阜;到曲阜後,馳道又分爲兩路,一路北上經濟南和臨淄,一路南下經徐州到會稽山。

此外,還有從咸陽向南的幾條馳道,一條經鄭州南下到達南陽,另一條自咸陽直下經武關到南陽。兩路匯合後,馳道穿越荊楚大地直達長沙。平定百越後,這條馳道繼續修築,穿越了五嶺直達南海。從咸陽向西的馳道也一路修到了隴西,在隴西分開後,一路到達雞頭山,另一路則到了臨洮。

馳道之外,秦代的道路還有直道、五尺道、新道等。

公元前212年,蒙恬率秦軍將匈奴趕出了河套地區。始皇認爲咸陽東、南、西都有便捷的交通,唯獨北部沒有,有必要在北部修築一條便捷的交通線。這條道路就是著名的大秦直道,它從咸陽超始,經上郡後穿越沙漠,直達九原郡,再往北,就是茫茫草原了。這條道路的修建,有十分重大的軍事意義。此時的蒙恬正率領三十萬秦軍將士駐守長城一線,秦軍的軍需糧草、人員供應,都需要從帝國腹地運輸。因此,這條直道建成後,對鞏固北部邊防,保證帝國北部的安全,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另外,秦帝國還修築了連接咸陽、安邑、太原、雲中的一條大道。在此基礎上,又從九原出發,修建了連接雲中、雁門、代、漁陽等地的一條北方邊界大道,進一步加強了北方的邊防力量。

此後,秦帝國爲了保證西南的安定,又從成都出發,修建了直達雲南滇池的“五尺道”。平定百越後,在兩廣等地區又修築了“新道”。

秦帝國通過拆除壁壘、修建各種道路,構建了以咸陽爲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把全國各地連結在一起,這對秦帝國、對中國以後的歷史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首先,四通八達的交通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統一的秦帝國建立後,中央政令的下達要想順利到達地方,地方各類大事要想及時呈報中央,都必須有便捷順暢的道路交通做保證。因此,始皇修建的這些道理交通網,有力地支持了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大大加速了中央集權體制的形成,同時也提高了中央集權的行政效率。

其次,四通八達的交通有利於保障國家安全。秦統一後,六國還有不少殘存的反秦勢力,帝國的北部有強大的匈奴,南部有百越,都對秦帝國的安全構成了威脅。發達的道路交通網建成後,有助於秦軍快速及時地到達邊界等事發地區,對維護國家安全有重大意義。

再次,四通八達的交通有利於經濟文化交流。統一後的秦帝國地域廣闊,各地物產差異很大。大規模的交通網建成後,秦帝國內部的居民可以方便地交流各自的產品,有利於商業經濟的發展。同時,便利的交通使得各地區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變得便捷,加速了中華民族的形成,有利於增強國家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