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亂世中受盡屈辱的屈原,爲何自始至終都效忠於楚國呢?

在亂世中受盡屈辱的屈原,爲何自始至終都效忠於楚國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屈原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屈原在漫長的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被大衆所推崇。在他這一生中,經歷了一次被疏遠,兩次被放逐,在亂世中受盡屈辱,但自始至終他都效忠於楚國,這是爲什麼呢?這種忠心,與他的出身脫不開關係。

一生仕途跌宕不平,初心未曾改變

屈原出生於楚國貴族,自幼時起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當時正值戰國末期,貴族與百姓之間的階級矛盾尖銳。從少時他便看見衆多百姓因爲戰亂、賦稅而生活痛苦,所以他立志要進行變法,爲百姓謀福利

公元前321年,秦軍入侵,當時屈原帶領着衆多青年奮力反抗,最後將敵人趕了出去。從這時起,他受到了楚懷王的重用。在之後的幾年中,屈原對內忙於變法,改革圖治;對外忙於外交,同修共好。也因如此,楚國內部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也因爲變法,屈原觸碰到了舊貴族的利益,引得一衆朝臣嫉妒。公元前314年,上官大夫在楚懷王面前誣陷屈原,楚懷王也聽進讒言,疏遠了屈原,並降了他的職。在之後的生活,屈原一次次被流放,他的內心感到十分悽苦。

在亂世中受盡屈辱的屈原,爲何自始至終都效忠於楚國呢?

實際上,在春秋戰國時期,遇到被打壓、排擠的人才不少。他們因爲在自己的國家內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轉而尋求其他明主,這樣的做法並不少見。而屈原卻一直堅守着自己的國家,不願一走了之,這其中有種種原因。

首先,屈原有民族責任感和身爲貴族的責任感,導致他在看到楚國一步步走向滅亡時,他不能袖手旁觀,所以他不能離開楚國。其次是他的理想抱負,只能依託於楚國才能完成,在別國自己也許不會等到重用,所以他不想走。

在亂世中受盡屈辱的屈原,爲何自始至終都效忠於楚國呢? 第2張

身爲貴族的責任——自我的覺醒

屈原的民族責任感,來自於楚族自身是一個具有獨立性的民族。它區別於華夏族其他民族的點在於,楚人長期依附於蠻夷,所以不被其他民族認可。而隨着楚國自身國力的不斷增強,確認民族身份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與楚懷王同宗的屈原也有着很強烈的民族意識。

屈原以振興楚國爲己任,是因爲他清楚的知道,只有楚國復興強盛起來,才能得到華夏族的真正認同。在最初屈原參與內政外交時,他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美政"的理想。但他任職的時間太短,而複用的機會又十分渺茫,所以他感到焦慮。但他還是想要改變這個國家,得到華夏民族的認同,所以他還是留在了楚國。

而屈原的貴族身份也讓他離不開楚國。他所在的屈氏家族與楚國政權是互惠互利的關係。一旦楚國覆滅,那麼家族利益也會不復存在。身爲宗族的他,有義務保護自己的家族。並且屈原因爲自己的宗族,所以在楚國享有較大的政治權利,而這樣的權利是可以幫助他實現自己"美政"的工具。相反,離開楚國則意味着這一特權的喪失。

司馬遷曾說:"屈原雖流放,眷顧楚國,心繫懷王,不忘欲反,翼辛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意思是屈原相信,憑藉自己"楚王同性"的高貴出身、顯赫強大的家族勢力以及自己的才能可以實現"美政"。他雖然不是一個貪戀權勢的人,但理想的實現必須要依靠楚國政治權利的支持,所以他離不開楚國。

更何況當時的楚國的不容樂觀,君主楚懷王貪圖享樂、聽進讒言、不問朝政。宗氏貴族昏庸無能卻又把持朝政,在他們的統治下國家已經岌岌可危,再不抑制,也許過不了多久貴族就不復存在了。而且屈原意識到了問題的根源所在,所以不能眼睜睜的看着楚國走向衰敗,只能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做一些貢獻。

政治抱負的實現——信任是關鍵

除此之外,屈原出任其他國家前途並不明朗。實際上對於很多不得志的謀士而言,出任別國都是一個選擇。但是這個選擇所要面臨的問題也很多。

首先,在別國任職第一個要面臨的就是信任問題。自古以來,君臣關係要處理好都是一門學問。就像楊業與趙光義一樣,就是因爲楊業是"敵國降將",所以儘管他有着很高的軍事才能,戰無不勝,但還是不得信任,最終不能善終。劉邦和韓信的關係也是如此。這種情況在充滿競爭關係的戰國時期,更爲嚴重。

在亂世中受盡屈辱的屈原,爲何自始至終都效忠於楚國呢? 第3張

所以,並不是所有有才能的人都能在他國謀求職位。以楚國爲例,當時中央到地方的重要職位幾乎都是士族佔據着。"王公之子弟之質能言能聽徹其官者,爲物賜之性,以監其官,是爲百姓。"這裏的百姓指的是官族,由此可見,不論宗族子弟多麼不肖,但還是能謀求一官半職。但異族就不一定了。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當時韓非的情況與屈原類似,而韓非選擇了去秦國任職。下面的謀士對秦王說:"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爲韓不爲秦,此人之情也。"秦王同意這個觀點,最終韓非客死他鄉,也沒有取得秦王的信任。這就從側面體現了屈原效忠自己國家是正確的。

此外,戰國時期的任用,往往是跟着君王改變的,往往會出現"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象。而且各國關係極其不穩定,古語說:"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在國家的邦交中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也許今天關係良好的兩國,明天關係就破裂了。

這樣朝令夕改的情況,對於出任別國的謀士來說是極爲不利的,再者在利益相違背的情況下,出任別國就意味着背叛自己的國家。所以說,在此時代背景下,屈原無法選擇出任別國。更何況他的理想抱負,本就是振興楚國,所以他不能走。

只可惜屈原最終沒能實現他的理想,公元前278年,屈原投河自盡,享年62歲。

在亂世中受盡屈辱的屈原,爲何自始至終都效忠於楚國呢? 第4張

屈原一生沒有離開楚國,這其中種種原因,既有自己爲實現遠大抱負的內因,又有當時環境、宗族利益的外因。然而不管怎樣,他所留下的"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看得出他對楚國國君雖然不滿,但他仍然願意守候畢生摯愛的楚國,寧可投江以明志,也不願苟且偷生。

屈原身處逆境、不屈不撓、堅持自己固有信念、執着追求理想、最終以身殉國這樣的做法,使得屈原成爲歷史長河中一顆閃耀的星星。他的餘光也在指引着人們找尋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