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察舉制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察舉制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察舉制,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在古代“高考”科舉制尚未成型之前,察舉製作爲漢朝官員選拔制度,促進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爲大量社會底層人民進入官場提供了途徑。改變了當時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寒門學子入朝無望的局勢。他的主要特徵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覈再任命官職。這一選拔制度也成了科舉制的雛形,實行了1300年之久。

察舉制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察舉制形成原因及特點

察舉制最早出現於漢高祖劉邦時期。當時漢高祖初定天下,百廢俱興,手下雖有謀士若干,但他們能“奪天下”卻少有人能“安天下”,國家需要一批擁有治國安邦之能的賢士。在這一歷史條件下,劉邦下詔書,要求郡國推薦有治國才能的人入朝爲官。後來在惠帝時期,察舉制開始出現雛形——“孝弟力田”。有德行以及能努力耕作者都能獲得獎賞,並且免除徭役(國家強制徵調平民參加勞動)。到了文帝時期,凡是“孝弟力田”者能與三老同爲郡縣中掌教化的鄉官,成爲定員。同時文帝下詔要求“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並且定下了“對策”(考試)。“對策者百人,唯(晁)錯爲高第”。可以看出在漢文帝時期,不但有了考試,而且還根據考試成績劃分了名次。

至漢武帝時期,察舉制達到完善。儒家子弟作爲主要的做官之人,“非治儒術者不取,董仲舒取爲上第”。這一時期確立以儒家思想爲指導原則,並以法治繩之,達到了學術思想、政治體制、知識分子三位一體的結合,使中央集權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在當時,察舉所選拔的對象並不侷限於平民學子,既有“白身”也就是沒有官職的普通百姓,也有已有官職在身的官吏。只要德行達到要求均可參加選拔,也就是考試。但並不以考試成績作爲主要的考覈標準,而是以德行方面的名聲。到漢光帝時期,考試的成績才逐漸作爲重要的考覈項目,並不再單一的以德行作爲評判。這一時期的考覈也更加的公平。

察舉制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第2張

察舉制的科目及要求

察舉制,主要是依靠中央高級官員, 選拔平民子弟或者底層的低級官吏入朝或升遷。蕭鹹就曾爲丞相的府吏,後來通過察舉制被舉薦。察舉制又設有歲科(常科)以及特科。“孝廉”,“茂才”,“察廉”,“光祿四行”這四種科目爲歲科。其中“舉孝廉”爲主要的一科,也是人才來源的最主要一科。根據歷史的不同時期以及特殊年份,特科所考的科目也不同,主要依據當時的朝中的缺口來補充。

孝廉,作爲最重要的一科,也是升官途徑最快的一科,以考察子弟的德行爲主,大部分都是通儒學的高官及富豪子弟通過此途徑入朝。但同時,通過舉孝廉入朝的官員,在歷史上出名的也多。東漢名臣李膺就是舉孝廉入官,入朝以後文能廣納天下學子,武能多次打退鮮卑入侵。武帝時期下詔,“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東漢和帝時,舉孝廉以人口爲單位,不再是以郡爲單位。“郡國人口不滿10萬三歲(年)舉孝廉一人;不滿20萬二歲舉一人,20萬歲舉一人;四十萬舉二人;上至百二十萬六人"。後來又限制年齡,40歲以上才能舉孝廉爲官。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限年法”很快廢除了。

察舉制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第3張

茂才,其重要性僅次於孝廉。原是秀才科,因避劉秀諱,更改爲茂才。漢武帝元封五年下詔:“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這是此科之始。但在西漢時期,茂才不作爲“歲科”。茂才科主要是現任官吏的考覈。因本身資歷高,在四科之中起點最高,多起用爲縣令。並且“茂才”入官者中不少人都能身居高位。例如,東漢周舉,官至光祿卿。在當時流行先舉孝廉,再舉茂才。但茂才的要求高,能舉茂才的人數極少。

察廉。有不少人認爲察廉就是孝廉,但其實不是。察廉被舉者多是低級官員,由於忠於職守,被上級看中推舉,按原職升任。與茂才不同的是,茂才的官員起點高,人數少,而察廉的範圍廣泛。

光祿四行,起源於漢元帝時期。是爲具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四種品行,但才能方面並不突出,並且長時間沒有晉升的官吏特別設置的科目,每年從中選舉出一兩人晉升。“詔丞相、御史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

察舉制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第4張

察舉制的消失

察舉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招攬各類人才爲朝廷效力,但通過察舉制進入官場的官員容易對舉薦人產生感恩之情,導致拉幫結派行爲產生,不利於朝堂的穩定。

其二,察舉制,由於缺少統一的鑑定標準,容易存在推舉不公平的現象。郡縣地方在察舉制的盛行之下形成評議之風。“清議”名士好品評臧否人物,不重實際,空發議論。而真正有才德之人容易被埋沒。其中有不少品行不佳,毫無才能之人鑽制度之漏洞,通過賄賂官員入朝,助長了歪風邪氣。

其三,豪門望族、地方權貴,把持了察舉制的選舉權。豪門子弟不問品行皆可入朝,而真正有才能的寒門子弟入朝無望。察舉製成了變相的“世襲制”。

其四,德行的評判難以作爲真正的考量標準。人是複雜且多變的,德行的評判難以做出真正的客觀評價。例如,王莽在篡漢前,在民間有很大的聲譽和威望,在後來卻成爲篡漢的歷史罪人。“向使王莽身先死,一生真僞誰復知?”。

儘管察舉制存在很大的弊端,甚至爲後來的漢朝動亂埋下了隱患。但察舉製作爲兩漢時期重要的人才選拔來源,區別於之前的世襲制與軍功制,對漢朝的興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期隨着考試製度的完善,察舉制演變爲科舉制,德行也不再作爲重要的考覈標準。但是察舉制的產生爲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