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古代生活中,“紅袖添香”中的焚香又是怎麼製作的?

在古代生活中,“紅袖添香”中的焚香又是怎麼製作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紅袖添香”是中國古典文化中一個很雋永的意象,並且無可否認的是非常之美的一種意象。只是今天的人,大約並不瞭解“紅袖”當年是怎麼“添香”的。我們所熟悉的“焚香”方式,是點線香。那種裝在紙筒裏、像掛麪似的細細香棒,插一枝在香爐中,點燃香頭,就有香菸從香棒上嫋嫋升起。但是,“紅袖添香”絕非拿一枝線香往香爐裏插那麼簡單。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實際上,如果觀察古代繪畫中表現的香爐,基本上看不到爐中插線香的情況。線香出現的歷史相對晚些。在古代生活中,焚香使用的“香”,是經過“合香”方式製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餅,或者散末。明代佚名畫家作品《千秋絕豔》中,體現了“鶯鶯燒夜香”的著名情節。

在古代生活中,“紅袖添香”中的焚香又是怎麼製作的?

畫面上,崔鶯鶯立在一座高香幾前,几上放着焚香必備的“爐瓶三事”中的兩件——插有香匙與香箸的香瓶,以及一隻小香爐。只是香爐中,崔鶯鶯的手中,都不見線香的影子。這裏是在表現她右手捧着香盒,左手剛剛從香盒裏拿出一顆小小的香丸,將要放入香爐中。古代女性“添香”的場景,就這樣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不過,“紅袖添香”遠遠不止捻一粒香放入香爐中這麼簡單。

“焚香”,並不是把香丸、香餅直接加以焚燒;要讓香丸、香餅髮香,需藉助炭火之力。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是儘量減少煙氣,讓香味低迴而悠長。因此,香爐中的炭火要儘量燃得慢,火勢低微而久久不滅。爲此,人們發明出複雜的焚香方式,大致的程序是:把特製的小塊炭墼燒透,放在香爐中,然後用特製的細香灰把炭墼填埋起來。再在香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墼能夠接觸到氧氣,不至於因缺氧而熄滅。

在香灰上放上瓷、雲母、金錢、銀葉、砂片等薄而硬的“隔火”,小小的香丸、香餅,是放在這隔火板上,藉着灰下炭墼的微火烤焙,緩緩將香芬發揮出來。古人在談到銷香之法時,總是用“焚”、“燒”、“炷”諸字,但實際上並非把香直接點燃燒掉,而是將香置於小小的隔火片上,慢慢烤出香氣。

在古代生活中,“紅袖添香”中的焚香又是怎麼製作的? 第2張

很顯然,的過程相當煩瑣。然而,這還不算完事,香一旦“焚”起,還需要不停地加以觀察,否則,“香菸若烈,則香味漫然,頃刻而滅”。不過,炭墼或香餅埋在灰中,看不到,如何判斷其形勢呢?正確的方法是用手放到灰面上方,憑手感判斷灰下香餅的火勢是過旺還是過弱。

於是,唐人詩詞中除了“添香”之外,還喜歡描寫女性“試香”的情景,描寫女人如何“手試火氣緊慢”,如和凝《山花子》描寫一位女性:“幾度試香纖手暖,一回嘗酒絳脣光。”添香也罷,試香也罷,在男性文人的筆下,焚香似乎永遠和無所事事的女人形象聯繫在一起。立在香爐前的女性,不論宮詞中的失意妃嬪,還是《花間集》中的藝伎,都從來不用爲生計操心,她們全部的心思,就是等待某個男人,或者滿懷幽怨地思念他,爲他的負心而痛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