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盨是古代盛食物的銅器,它在哪個時期開始流行起來?

盨是古代盛食物的銅器,它在哪個時期開始流行起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盨是中國在古代盛食物的銅器,橢圓口,有蓋,兩耳,圈足或四足。盨是用來盛黍稷的禮器,從簋變化而來,西周中期偏晚的時候開始流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盨是古代盛食物的銅器,它在哪個時期開始流行起來?

杜伯盨

杜伯盨,西周晚期,高36釐米,口徑27.1*17.5釐米。盛食器,橢圓狀,二獸首耳。有蓋,蓋上有扁足,蓋打開後可以卻置。器頸與蓋沿各飾竊曲紋帶,蓋面與器腹均飾瓦棱紋。

蓋和器同銘,4行30字:杜伯作寶盨,其享孝於皇神祖考,好朋友。用壽,介永命,其萬年永寶用。

大意是:杜伯自做此寶盨,用來祭奠死去的父祖與朋友的光輝神靈,用來祈求長壽,萬年永寶用。

此盨器蓋完整,器銘中的杜伯即《國語.周語》“杜伯射王於鄗”的杜伯,器屬宣王時代,是銅器斷代研究的重要標準器。

盨是用來盛黍稷的禮器,從簋變化而來,西周中期偏晚的時候開始流行。遂公盨呈圓角的長方形,失蓋,器口沿下飾鳥紋,腹飾瓦紋,小耳上有獸首,原來應有垂環,圈足中間有桃形缺口。

虢仲盨

西周宣至(公元前827年 -- 前782年)時期製作,通高24.2釐米 1993年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器、蓋飾凸弦紋、帶狀竊曲紋,上下相合。蓋上立四犬形組。器斂口,附一對犬首環首。蓋器同銘,三行、十四行,記虢妃寶盨。墓主人虢國的國君。同出相同的器物共四件,每件的長度均遠47釐米以上,形制巨大,在同期出土物中頗爲罕見。

遂公盨

有一件新出現的青銅器,由於其銘文記載着大禹治水的傳說事蹟,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注意。這件器物,就是現爲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遂公盨。

盨是古代盛食物的銅器,它在哪個時期開始流行起來? 第2張

盨是用來盛黍稷的禮器,從簋變化而來,西周中期偏晚的時候開始流行。遂公盨呈圓角的長方形,失蓋,器口沿下飾鳥紋,腹飾瓦紋,小耳上有獸首,原來應有垂環,圈足中間有桃形缺口。這種形制,在盨的序列中是較早的。再看鳥紋的特點,可確定這件盨屬於西周中期後段,即周孝王、夷王前後。

遂公盨不是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傳聞得自河南窖藏,未必可信。但由未去鏽前狀態觀察,肯定出土不久。土鏽上有明顯席痕,且包到口邊上,看來在地下時已經與蓋分離了。

銘文在盨的內底,共有10行,98字。前9行都是每行10字,末一行只有8字,故將字距適當拉開。或以爲在第一字下還有一字,細看原器,實系鑄造時的凹痕。全銘書法秀美,整齊勻稱,保存情況也很好,只在第四、五行下端,範鑄時有一些問題,造成缺損扭曲,以致第五行末一字難於辨識。

獸叔盨

西周晚期青銅器中少見的精品,出土時色澤光亮,通體基本無鏽。

199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上村嶺虢國貴族墓地搶救性地發掘了一座女性貴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和玉器。特別是其中的一件銅盨製作精美,出土時色澤光亮,通體基本無鏽,是西周晚期青銅器中少見的精品。

這件盨器型、紋飾、大小均相同。器身橢方形,弇口,垂腹,獸首耳有螺角;蓋可卸置,蓋上兩組不相連接的翼形紐;矩形圈足外侈,前後兩側有弧門形缺口,沿部飾帶狀重環紋,由中線分左右,器、蓋中部飾瓦紋,蓋頂飾夔龍紋,其中心獸目突起,扉棱飾雲紋,圈足飾垂鱗紋,器底有斜網格紋。通高20.4釐米,口長16.5-23釐米,腹深9.3釐米,蓋深5.6釐米。這件盨器、蓋對銘,共4行33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