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禮樂崩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與井田制的瓦解有什麼關係?

禮樂崩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與井田制的瓦解有什麼關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春秋的故事。

公元前771年,犬戎將那個曾經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殺死在了驪山之後,其子宜臼繼承了皇位,即周平王。由於都城鎬京曾經發生過地震,因此殘破不堪,有接近戎和狄等一些外患民族的威脅。於是周平王在登基之後的第二年,被迫將都城遷移到了洛邑。至此以後,中國奴隸社會的第三個王朝周朝便被稱之爲東周,歷史便進入到了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中期開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全國性的大分裂大混亂,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變革。當時,西周初期制定的周禮受到了極大的破壞,統治秩序變得混亂不堪,以至於當時的孔子和後來的司馬遷都曾感慨:禮崩樂壞。所以,孔子開始致力於爲恢復“周禮”而奮鬥,從而進一步開創了以“禮”爲核心的儒學。那麼春秋時期的“禮樂”爲何會崩壞?它有什麼深層原因?這得先從“周禮”說起。

(一)禮樂崩壞

一般認爲,“周禮”是周公姬旦設立制定的。周朝初年,天下一統之後,周王室開始分封諸侯,天下“共主”,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語出《詩·小雅·北山》)的局面。爲此周公姬旦制定了一整套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倫理標準,涉及宗廟祭祀、諸侯朝覲、宮廷樂舞、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這些都納入“禮”的範疇,泛稱周禮。其目的是爲了“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

“周禮”是很複雜的等級制度。比如在最高層面上實行的分封制,周王分封諸侯,將諸侯劃分爲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不同的爵位之間有嚴格的權利、等級、地位的區別,這些都屬於“禮”的範疇。

“樂”其實是從屬於“禮”的一項制度,也是“禮”的一種表現形式。周禮對不同階層演奏樂舞的規模有嚴格的限定:天子要八佾(yi),即天子演奏樂舞的規模是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進行演奏和舞蹈;諸侯六佾,共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共三十二人;士則只能用二佾,即只有十六人演奏。

到春秋時期,魯國卿大夫季平子,竟然在自家的庭院裏用六十四人的樂舞隊演奏歌舞。季氏作爲卿大夫,他本來只能用三十二人的樂舞隊,可是他竟然僭越禮制,上升到天子的規格。孔子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痛心,感嘆道:“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於是他感到了危機,他要利用自己的力量,來重塑“禮樂”。

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季平子的違規操作,是有很複雜的歷史背景的,就是說,他憑什麼可以違反禮樂?今天咱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禮樂崩壞的根本原因,即禮樂崩壞與井田制的瓦解有何關係?而且它爲何始於孔子的故鄉魯國?爲何不先在別的小諸侯國出現?

禮樂崩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與井田制的瓦解有什麼關係?

(二)井田制的形成、發展和特點

不管任何版本的《政治經濟學》,其中都有一句話,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是什麼?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等的總和。通俗地說,就是政治法律制度。在西周初期,制定了分封制的政治制度,同時必須有一種與之相適應的經濟制度,這項經濟制度是什麼呢?

在古代,特別是在封建社會或者奴隸社會,決定經濟的當然是農業,而農業靠什麼?土地。所以自古以來,土地成爲一個國家的標誌,國家強大不強大,土地多不多是一個硬指標。而國家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如何分配土地。所以有學者認爲,古代任何一個朝代的統治者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地主組成的,而皇帝(或國王)就是最大的一個地主,他主導了全國土地的分配。而在西周初期的井田制就是當時的土地制度,也是最重要的經濟制度。

井田制也不是周朝纔有的,它是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發展演變而來,它最早成型與於商朝,到西周時已發展很成熟。西周時期,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政府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井田”一詞,最早見於《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爲裏,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井田的所有權屬周王,由他分配給庶民使用。這就涉及到政治上的分封制。

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諸侯要服從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貢獻財物,並隨從作戰,保衛王室。周初分封的重要諸侯國有齊、魯、燕、衛、宋、晉等。

周王把土地層層分封給諸侯,諸侯再將受封土地分賜給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賜其子弟和臣屬。不過土地屬於國有,各級受封的貴族對土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不能轉讓與買賣。因那時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屬於周王的,國是他的國,國有就是他一個人有。所以奴隸制的土地國有制實質上就是一種土地私有制。井田制是中國春秋以前實現土地國有的有效途徑,也是中國西周時期較爲普及的土地制度。

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時期完善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分封制起到維繫、調整奴隸主階級內部關係,保證奴隸制國家對奴隸和平民進行統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隸制國家強盛的政治保證;而井田制規定了奴隸制生產關係的主要內容,則是決定奴隸制發展和統治的經濟基礎。

周朝的井田,長、寬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畝積爲百畝,作爲一“夫”,即一個勞動力耕種的土地。以九塊方田叫一“井”。因爲把九塊方田擺在一起,恰好是一個“井”字形。一井的面積是方一“裏”;一百井是方十里,叫一“成”,可容納九百個勞動力;一萬井是方百里,叫一“同”,可容納九萬個勞動力。

井田制的具體做法是,把耕地劃分爲多塊一定面積的方田,周圍有地界,中間有水溝,阡陌縱橫。100畝爲一個方塊,稱爲“一田”,一井分爲9個方塊,周圍的8塊田分別由8戶耕種,謂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歸耕戶所有;中間是公田,由8戶共同耕種,收入全歸封邑貴族所有。但實際上並不是每塊井田都是900畝,還存在諸如800畝,1000畝這樣的特殊情況。

禮樂崩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與井田制的瓦解有什麼關係? 第2張

井田制大致可分爲兩種,即“八家爲井而有公田”,與“九夫爲井而無公田”。第一種如《孟子·滕文公上》記載:“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爲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就是說被分成九塊的井田裏,中間的一塊爲公田,周邊的八塊爲私田,耕種者先耕種好公田,再管理私田。第二種是,九塊地全是私田而無公田,不過這時後期的事了。

西周的各級統治者把井田按質量的好壞分爲三類。他們把其中最好的部分(即位於河流附近、背山向陽的平展土地)留給自己,叫“公田”。因爲公田的面積很大,所以也叫“大田”,驅使奴隸集體耕種。把距城市較近的郊區土地,分給和統治者同族的普通勞動者耕種。這部分人因爲住在“國”(即城市)裏,叫“國人”。國人不負擔租稅,只負擔軍賦和兵役。

國人戰時當兵,自己準備武器、糧食和軍需;國人有當兵和受教育的權利,所以也叫“武夫”或“士”。這部分人是普通平民。他們表面上不受剝削,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不過當時戰爭十分頻繁,他們經常被徵調去打仗,打了勝仗,掠奪來的土地和財富歸統治者所有,若打了敗仗,還有被俘淪爲奴隸的危險。

距離城市較遠、土質瘠薄的田地,則分給住在野外的庶人。庶人住在野外,所以也叫“野人”,也管他們叫“氓”。庶人沒有任何權利,只有給領主耕種井田和服雜役的義務。他們每年要先在領主的大田上勞作,然後才准許去耕種自己作爲維持最低生活的那一小塊土地。

(三)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春秋晚期,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導致當時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井田制便逐漸瓦解了。

鐵器始用於商代,大概到西周末年,鐵器開始變多。在春秋初期,已有比較正規的鐵農具。《管子·海王篇》記載:“今鐵官之數曰:一女必一針一刀……耕者必一耒一耜一銚”。牛耕也起源於商代,到春秋時得到發展。比如孔子弟子中的72賢人之一的司馬耕,就又名“犁”,字子牛。晉國也有個大力士叫牛耕。牛與耕相連,用作人的名字,反映了牛耕方法在春秋時期已得到普遍推廣。

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爲人們開闢山林,興修水利帶來了方便。這樣耕地面積和農業產量大幅度增長了。農業的發展,使一家一戶爲單位的小生產,和以個體經營爲特色的小農經濟的出現成爲了可能。這樣,以井田制的集體勞動形式過時了,而分散的、個體的勞動形式開始興起。

這樣的背景下,各地的私田急劇增加。諸侯、大夫們開始富起來,一有財富,腰桿便直了,周王便不能再輕看他們了,不能任意侵奪他們的田地了。而且各諸侯之間爲田地的爭鬥、訴訟也開始出現。

開闢和耕種大量私田,當然需要大批勞動力。而用奴隸制的辦法已不能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於是,一些順應新形勢的貴族爲了招徠勞動人手,就開始改變剝削方式,如齊國田氏向庶民徵賦稅使用小鬥,把糧食貸給庶民時則用大斗;晉國韓氏、魏氏、趙氏採取擴大地畝,而不增稅額的辦法,收買民心。這樣,奴隸們紛紛從公田逃往私田。奴隸的逃亡,使一些國家的公田,“唯美桀桀”變成了荒原。井田制再也維持不下去了。

禮樂崩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與井田制的瓦解有什麼關係? 第3張

(四)禮樂崩壞爲何先出現在魯國?

井田制可以說是周王朝的基本國策,基本經濟制度,根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則,一旦井田制瓦解,與之相配的政治制度和一套所謂“周禮”,必將面臨危機。所以就出現了前面提到的,魯國卿大夫季平子的違規現象,即孔子眼裏的“禮樂崩壞”。那麼,爲何禮樂崩壞最先出現在孔子的故鄉魯國呢?

按說禮樂制度的制定者是周公,而周公後人的封國正是魯國,魯國有周公這個先祖做後盾,所以歷來被稱爲“姬姓宗邦”,是諸侯國中最有名望和號召力的國家。魯國對於禮樂的尊崇也是最突出的,時人稱“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成爲最典型的禮儀之邦,卻爲何最先禮樂崩壞了呢?

一方面,由於牛耕和鐵製農具的應用和普及,魯國的農業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大量的荒地被開墾後,隱瞞在私人手中,成爲私有財產,魯國的“民間”勢力變得強大。另一方面,對於魯國朝廷來說,日漸膨脹的貴族消費和頻繁的戰爭,導致財政虧空,特別是民間的私田不向諸侯們納稅,財政收入佔全部農業產量的比重不斷下降。於是爲了增加財政收入,魯國率先進行了改革。

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十五年,開始實行史上有名的“初稅畝”制度。即規定不論公田、私田,一律按田畝收稅。初,即開始;稅畝,指按土地畝數對土地徵稅。具體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餘畝,復十取一”。原來井田制是九百畝中取一百畝,而“初稅畝”之後,公田之外再收十分之一的稅,也就變成了約十分之二的稅。這樣魯國的財政收入增加了,但同時它也在法律上正式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化。

《左傳》中說:“初稅畝,非禮也,谷出不過藉,以豐財也”,直接點中要害,於是“禮樂”在魯國率先“崩壞”了!於是孔子急了。

由於魯國本就是天下諸侯國在禮樂法治的帶頭人,楚、鄭、晉、齊等國一看魯國這辦法不錯,於是大家爭相仿效,也陸續開展稅畝制,井田制終於瓦解。於是魯國“崩”,大家“齊崩”。

於是公元前359年,一代改革家商鞅炫麗登場,在秦國進行徹底的劃時代變革,“廢井田”、“開阡陌”,歷史走向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