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爲何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劉邦卻能夠成功呢?

爲何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劉邦卻能夠成功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朝末年,百姓苦於統治者壓迫,在陳勝、吳廣等勇士的號召下他們紛紛發起反抗,試圖撼動龐大的秦帝國。雖然陳勝、吳廣的起義軍雖最終慘敗,但他們的壯舉激勵着每一位志士,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然而項羽向來被人們稱爲“西楚霸王”、“天生神力”,他的帳下也有數不勝數的名將,爲何在楚漢相爭之中他卻敗在了劉邦手中呢?這其中有三點原因。

01

首先,項羽過於自負,自以爲是。項羽出生在江東項氏家族之中,“天生神力”且身份高貴的他自然受到了無數人的讚美、討好,他也漸漸產生了自負的心理,自認爲自己將會是所向披靡、天下無敵的大將。而出身卑微的劉邦在他的眼中則有些不堪入目,項羽認爲劉邦只會玩弄一些小伎倆,對自己並無實質性威脅,所以從未將小小的沛公劉邦放在眼裏。

爲何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劉邦卻能夠成功呢?

直到劉邦先一步攻入關中,項羽才意識到劉邦的可怕之處。爲了儘快除掉劉邦,項羽在謀士的建議下襬下了著名的鴻門宴,他們準備在宴席上伺機刺殺劉邦。然而劉邦在鴻門宴上不斷貶低自己的身份,吹捧項羽,這些話語讓項羽內心變得有些飄飄然,漸漸放鬆了警惕。范增等人的勸阻終於比不過那些讚美的他的話,這也導致了劉邦藉機逃亡,錯失了除掉劉邦的大好時機。

02

第二,項羽過於重感情,意氣用事。當初楚懷王命令項羽、劉邦兵分兩路進攻秦軍,項羽北上與名將章邯交鋒,並打出了著名的“鉅鹿之戰”;而劉邦則趁機簡陋,擊潰防守薄弱的函谷關秦軍,進入關中稱王。得知此事後的項羽勃然大怒,自己辛苦付出,卻被小人劉邦簡陋,必須要好好懲治劉邦一番!因此項羽的軍隊還沒能及時休息調整,便被意氣用事的他立即調往關口與劉邦軍隊作戰,軍中士卒不僅身心疲憊,內心也對項羽也產生了不少負面情緒

楚漢相爭末期,劉邦利用多種奇謀策略將項羽的力量消耗殆盡,項羽也因此被逼至絕路。彼時的項羽站在河畔,對面便是自己闊別已久的家鄉,而江東父老也紛紛勸導項羽暫且退隱至江東,等到時機成熟後再做打算。但項羽認爲自己外出闖蕩多年,不僅沒有立下豐功偉績反而落得如此狼狽的模樣,自己早已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於是項羽拒絕了父老的好意,在於劉邦軍隊殊死拼搏後選擇在烏江自刎。

03

第三,項羽過於剛愎自用、個人主義。項羽雖然力大無比、勇猛無畏,但他極其缺乏謀略,他的戰術基本上依靠橫衝直撞來征服敵人。當有謀士向項羽勸諫,提出更加有效、安全的謀略時,項羽便會毫不猶豫地驅趕對方,固執地堅守自己的想法。漸漸地,項羽帳下的謀士、武將怨恨不已,於是他們在劉邦的感召下紛紛倒戈。

爲何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劉邦卻能夠成功呢? 第2張

劉邦的確沒有項羽那般英勇神武,但圓滑處世、懂得人情世故的他極其擅長拉攏人心。在看到陳平、韓信等人在項羽帳下備受冷落,劉邦立即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鼓動對方,讓陳平等人被劉邦的仁義所感動。隨着時間的推移,劉邦善良、仁義的名聲傳遍各地,無數生不得志的人才彷彿見到伯樂的駿馬一般,飛也似的奔向劉邦的帳下,就這樣項羽不斷流失寶貴人才,而劉邦則慢慢積累了一批雄厚的人才基礎。

結語

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處世未深的項羽可能會是一位英勇無畏、所向披靡的名將,但他不會是一位英明的君王。而老謀深算的劉邦雖沒有項羽那般出色的軍事才能,但他懂得如何管控人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