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主父偃爲漢武帝獻上“推恩令”,爲何一年後慘遭滅族?

主父偃爲漢武帝獻上“推恩令”,爲何一年後慘遭滅族?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主父偃,西漢時期大臣,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並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能力,如果不知謙退敬畏的話,很容易將路走死。

漢武帝時期的能臣主父偃,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但最終沒能逃過驟貴驟滅的可悲宿命。

主父偃爲漢武帝獻上“推恩令”,爲何一年後慘遭滅族?

主父偃是個有棱角、很功利的人,早年間,他熱衷於長短縱橫之術,對儒家的仁義道德始終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爲與傳統讀書人格格不入,主父偃無論走到那裏,遇到的盡是冷眼、排擠。

憂憤難平之下,主父偃西入函谷關,來到京城,想用孤注一擲的辦法將一身能耐賣給帝王家。

《資治通鑑·漢紀十》記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主父偃聯合嚴安、徐樂兩人,很冒失也很大膽地向漢武帝上了一道奏章,主父偃這道關於對匈奴作戰的奏章,見地深刻,不拘一格,漢武帝看了大爲讚賞,當天就召見了主父偃三人,並稱“何相見之晚也!”

漢武帝雄才大略,用人一向有氣魄,隨後便將主父偃三人任命爲郎中

主父偃確實有能力,用一道奏章敲開漢武帝這扇帝王大門後,他一發而不可收拾,隨後不久,他即爲漢武帝獻上了解決大漢百年難題的“推恩令”。

主父偃爲漢武帝獻上“推恩令”,爲何一年後慘遭滅族? 第2張

元朔二年,主父偃上奏漢武帝說,古代諸侯封地不過百里,容易制服。如今諸侯封地方圓千里,對他們控制鬆,他們就驕奢淫逸;對他們控制嚴,他們就依靠自身的強大而聯合起來對抗朝廷。如果用法令強硬削減他們的封地,他們就會反叛,以前晁錯就是犯了這樣的錯誤。依臣看,要解決這個難題,應該注意一點,如今諸侯都有不少子弟,而繼承人只有一個,其他的即使是骨肉也沒有尺寸之地可封,這樣不利於宣揚仁孝之道。陛下如果命令諸侯推恩將土地分封給其他子弟,給他們封侯,這樣人人得其所願,必定歡喜。如此施以恩德,實際上是分割諸侯國,不削減他們的土地而在無形中削奪了他們的實力。

以仁孝道德之名行削奪之事,諸侯無法反對,諸侯子弟更會強烈擁護,這是將陰謀玩成了高尚,大漢百年難題經他這麼輕輕一點進而就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見主父偃的的眼力有多毒,智商有多高,對人性的拿捏有多勁道。

除了推恩令,元朔二年,主父偃還有大作爲,同樣是格局很大,落點很準。他先是建議漢武帝在奪取匈奴黃河以南的地區設置了朔方郡,跟着又拿出了“徙豪策”——遷徙各郡國的豪強及財產超過三百萬以上的富人到茂陵。

設朔方郡是爲了更好地解決匈奴問題;徙豪策則是爲了杜絕地方豪強做大,加上推恩令,一年之內,主父偃三次出手,次次都是戰略大手筆,而且極具執行性,不誇張地說,如果主父偃有人臣的操守,他是有資格成爲盛世名臣的。

漢武帝也給了他這樣的機會,一年之內,他四次升遷,直接爬到了中大夫的高位。

主父偃爲漢武帝獻上“推恩令”,爲何一年後慘遭滅族? 第3張

然而,主父偃在本質上卻距離盛世名臣很遠,靠着能力發跡之後,他不是露出了原形,而是絲毫不掩蓋原形,總之一句話,他是膽大妄爲的很。

人性使然,膽大妄爲的人一般都會熱衷於三件事:在野心的驅使下圖謀不軌;在貪念的驅使下大肆斂財;在妒恨心的驅使下瘋狂地整人。

漢武帝爲雄主,圖謀不軌這樣的事,主父偃不敢幹,但在斂財和整人上,他則是毫無顧忌。

有些人之所以能力越大,破壞力越強,歸根結底是因爲沒有胸懷,慾念太重。

主父偃是個沒有胸懷的人,功成名就沒有讓他學會善待過去,正相反,有了權勢之後,他是更加怨恨鬱郁不得志的過去,怨恨那些曾經輕視過他的人。

主父偃是齊國人,當他做到齊國國相,衣錦還鄉時,面對不遠千里前來迎接他的父老鄉親,他沒有選擇以德報怨,而是冷眼相對。

當初你們一個個地全都瞧不起我,現在又都來巴結我。

你們就是一羣勢利小人。

因爲有這樣狹隘的心理,主父偃做了一件事,朝地上扔了五百金,然後轉身離開,意爲散金斷交。

不能善待過去的人,必會踐踏現在、未來。

對父老鄉親,主父偃薄情寡恩,對朝中同僚,主父偃則是飛揚跋扈的做派,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顯示他當下的春風得意。

朝中諸臣見主父偃不是善類,爲免遭他的算計,紛紛拿錢財來賄賂他。對於這些賄賂,主父偃來者不拒,在他心中,出人頭地爲的就是富貴權勢,謙虛謹慎那是枉爲人生。

見他不知收斂,有人善意地提醒他,你太驕縱了!這樣會引來災禍的。

然而,主父偃卻不以爲然地說: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這話的意思是說,人生玩的就是心跳,就是一場豪賭。只要活着能享受王侯一樣的五鼎之食,何必害怕死的時候遭受五鼎烹煮的酷刑。

主父偃爲漢武帝獻上“推恩令”,爲何一年後慘遭滅族? 第4張

爲了能夠始終握住富貴權勢,還是在元朔二年,主父偃很快將他的能力用偏了,在他看來,不擇手段地打擊諸侯,不僅能夠顯出他做事的魄力,而且能夠贏得漢武帝青睞。

客觀地講,做這樣的事如果能掌握一個度,確實能夠達到雙贏的效果,遺憾的是,主父偃整起人來卻是專從別人的隱私入手,而且手段極其狠毒。

聽說燕王劉定國與父親燕康王劉嘉的姬妾私通,並且奪走了弟弟的妻子,私自殺了肥如縣縣令,主父偃立即上報漢武帝,要求誅殺燕王。

燕王得知自己的醜惡行徑被揭了個底朝天,自知罪責難逃,只好自殺,封國也因此被廢。

雖說燕王死有其罪,但主父偃在其中自覺地扮演惡犬打手,實際上也是玩火,按說憑他的智商應該能夠看到其中的兇險,但因爲整人幾乎上了癮,他的智商早已讓位給了驕橫。

驕橫之人,往往也是好嫉恨之人。

只好發覺有人瞧不起他,必定會把人朝死裏整。

主父偃爲漢武帝獻上“推恩令”,爲何一年後慘遭滅族? 第5張

還是在元朔二年,主父偃有意和齊厲王聯姻,但齊厲王劉次昌的母親紀太后不同意。主父偃自覺被怠慢了,於是故技重施,開始瘋狂報復打擊齊厲王。

主父偃對漢武帝說,齊國都城臨淄有十萬戶,市場的租稅有千金,人口多而且富裕,超過京城長安很多,不是天子的親弟弟、喜愛的兒子,不能在此封王。如今齊王在天子的親屬中日益疏遠,而且我還聽說他和他的親姐姐紀翁公主私通,請陛下懲治他!

挑撥是非,揭人醜底,主父偃這麼幹,雖能得一時之逞,但必定會遭人痛恨。

漢武帝這一次沒有立即治齊王的罪,而是任命主父偃爲齊國國相,到齊國去審查齊王。

主父偃到齊國之後,行事異常歹毒,大有非整死齊王不可的架勢。

齊王見難逃魔掌,最終飲藥自殺。

主父偃年少時曾遊歷齊國、燕國、趙國等地,眼見燕國、趙國接連毀在他的手裏,趙王劉彭祖害怕自己會成爲主父偃下一個打擊的對象。

思來想去,趙王劉彭祖決定先下手爲強。他上書控告主父偃收受諸侯鉅額賄賂,逼殺齊王,實乃罪大惡極之人。

這兩條大罪,尤其是逼殺齊王,讓漢武帝勃然大怒,於是主父偃被逮捕入獄。

在獄中,主父偃對收受諸侯賄賂表示服罪,但拒不承認逼殺齊王。漢武帝權衡之後,認爲可治其罪,不必誅殺。

這時候,丞相公孫弘站出來,給了主父偃致命一擊。

公孫弘對漢武帝說,齊王自殺,沒有後代繼承,封國廢除後設爲郡,領土歸朝廷。這件事,主父偃是首惡,陛下不誅殺主父偃,無以向天下人交代。

漢武帝一聽這話,不再猶豫,隨即下令將主父偃滅族。

主父偃這是惡事做的太絕,整人整的太狠,已成犯了衆怒的首惡之人,這樣的人是無人願保的,因爲保他,黑鍋無法安放,更無法向世道人心交代。

從元朔元年到元朔二年,一年之間,眼看主父偃起了高樓,又眼見他塌了高樓。

丞相公孫弘的致命一擊,可謂是警句!值得張狂有才之人銘記!

有才切不可成首惡。

——品讀《資治通鑑》,給大家推薦這本《人鑑·資治通鑑的通識智慧》,這本書通過《資治通鑑》中的諸多事例,總結出了許多人生應該銘記的定律以及成功法則,觀點通透,語言生動,是一本很好的枕邊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小鏈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