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有考試就會有作弊 古人科舉考試的時候是如何作弊的

有考試就會有作弊 古人科舉考試的時候是如何作弊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科舉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考場上的那些事,古代的某些前輩是如何在考場上“作弊”的?

中國科舉制度興起於隋唐,強盛在明清,歷經1300多年,是廣大寒門弟子實現自身階級突破的重要途徑!

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中舉天下知”,巨大的風險往往伴隨着讓人無法拒絕的利益!因此,考試作弊與反作弊之間的對抗從開始實行科舉到它的結束,一直都存在,並且技術水平隨着時代的的發展也越來越高。

有考試就會有作弊 古人科舉考試的時候是如何作弊的

繪本中的唐代科舉考場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前輩們的“手段”吧,看看究竟是“道高一尺,還是魔高一丈”。

富家子弟的“請託”

“請託”是指想盡辦法,通過各種關係來賄賂考官,開後門的行爲。而開後門的方法又分爲很多種,比如:“探題”,提前把題目給你;“關節”,提前約定好暗號,看到暗號就打給你打高分(武則天之後都是胡名改卷的,做暗號方便相認);“偷改”,直接賄賂考官和工作人員,在考場的時候就把試卷修改好了等。

“槍手”代考

“請託”一般都是富家子弟,家裏有權有勢的人家才玩得起的。而絕大部分人都是請不起託的,他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找“槍手”。

這裏的“槍手”還要細分爲兩種方式。一種是“槍手”直接代替考生進考場,考生不會直接出現在考場上,這種方式風險較大,被抓到的話,後果還是挺嚴重的。另一種是“槍手”和考生一起進考場,但是兩人在試卷上互寫對方的名字,這種方法神不知鬼不覺,安全可靠!

據說唐代就有一位著名的“槍王之王”,他叫溫庭筠,“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就是他寫的。溫庭筠當時比較清高,經常口無遮攔,得罪了很多權貴,而那時候的科舉又有品德評語,所以哪怕他考得再好也無法金榜題名!

有考試就會有作弊 古人科舉考試的時候是如何作弊的 第2張

溫庭筠

屢試不中後,有了相當的經驗之後,溫庭筠就做起了“槍手”。由於實力強,所以在“槍手界”非常的出名,甚至連考官都瞭解他是“槍手”了。

唐玄宗十二年(858年)會試,主考官爲了防止他替考,特地把他考場的位置安排在自己眼皮底下,當時溫庭筠就寫了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然後就早早離場了。可讓人想不到的是,事後才瞭解這傢伙竟然幫助八個人答題,直接“一戰封神”!

窮書生的“夾帶”

請不起“託”和“槍手”,就只能“自立自強”了啊!“夾帶”就是一些貧窮學子的不二法門,有把小抄放在饅頭裏的、蠟燭裏的、頭髮裏的,更有甚者直接用油紙包住放在鋼門裏的等等很多。

技術高點還有特製的寫滿文字的衣服,還有用“飛鴿傳書”的,這種需要提前把鴿子放在考場,等拿到試卷後在讓鴿子把自己的求助信帶回家中,家裏會提前安排好人,寫好答案後再傳給考生。

有考試就會有作弊 古人科舉考試的時候是如何作弊的 第3張

寫滿文字的上衣

總的來說,帶“夾帶”的方式比較容易暴露,屬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類型的,完全把希望寄託在考場工作人員檢查不仔細上了。因此,“夾帶”的方式必須經常推陳出新,否則成功率較低。

考官們的應對

面對如此多的作弊手段,考官們又是著名應對的呢?

一般來說,都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是“盲批”,也就是“胡名制”,後來還發展成,胡名之後先讓人把試卷的答案重新重新抄寫一遍再批改,這樣做的確減少一部分作弊,但又無法杜絕前面說的“關節”和“偷改”。畢竟人家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第二種是“連保”,類似連坐的意思。三人一保,發現一人作弊,其它兩人一起受罰!硬逼着考生互相監督,可是後來有時連考官都開始作弊了,於是,考官和工作人員也開始連保了。只能有一定的效果吧。

第三種是“浮票”制度,類似准考證制度。這主要是用來對付“槍手”的,但如果是“槍手”和考生一起進入考場的話,就沒那麼靈驗了,難道你還能管住人家寫誰的名字不成?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唐代的溫庭筠,太難限制他了!

第四種是“鎖院”,就是考官在發榜前不能見任何人。這種制度是從宋代開始的,考官接到任命後就直接進入貢院,在考試結束髮榜前不得見任何人!這個方法對付那些“請託”的人效果比較好。

第五種是“搜身”,這是用來對付那些攜帶“夾帶”的考生的。清代時發現考生作弊的會判罰取消考生考試資格多少多少年;而發現考官舞弊的,則比較嚴重,大多是杖刑、罷官、流放甚至是砍頭。

有考試就會有作弊 古人科舉考試的時候是如何作弊的 第4張

清代科舉考場還原

是不是感覺古代的科舉制度時的作弊與反作弊之間的對抗,和我們現在很類似。只能說這種魚躍龍門的機會太重要了吧。或許從未來某一天開始,我們不再需要高考了,人人都是大學生,這時自然就沒必要作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