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常見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常見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科舉考試中的作弊與反作弊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從隋唐到清末,科舉制度伴隨着中國封建社會走過了一千多年的歷程,在這期間,科舉制度逐漸從稚嫩走向成熟,作爲封建王朝吸納人才的主要方式,也作爲讀書人打破階級固化、實現階級躍遷的主要途徑,科舉考試中也經常會出現一些破壞考試公平的行爲

古代考場上那些常見的作弊手段

科舉制度真正成型的時期是在唐代,唐代是門閥政治活躍的最後一個時期,國家錄取的人才仍然以高門子弟爲主,通過科舉考試進入政壇的寒門士子人數並不多,所以這一時期的科舉考試還不像後世那樣規範,背後到處活躍着貴族政治的影子

唐代科舉最常見的作弊方式就是"行卷"和"通榜",所謂"行卷",就是請社會上有聲望的名人爲自己的作品製造聲譽,增加錄取的概率,我們熟知的大詩人白居易就因"行卷"而獲得主考官的賞識,在27歲的年紀就考中了進士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常見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通榜"的意思與"行卷"差不多,就是主考官請來一些有社會名望的人與自己一起商定錄取名單,當然參與通榜的人主要的評判依據也是行卷的作品,這種純主觀人爲的判定方式給徇私舞弊帶來了很大的空間,毫無社會關係的寒門士子很少有機會讓主考官看到自己的作品,相反,那些門閥子弟則具有相當明顯的人脈優勢,這就容易出現科舉考試中的不公平現象

如果說"行卷"和"通榜"對於寒門士子來說還存在一絲希望的話,那麼"請託"就是完完全全的暗箱操作了,"請託"是朝廷高官或豪門高族私下利用財富或人脈來打通關節,在不需要任何作品的情況下,讓主考官錄取指定人選的做法,文宗年間,考生裴思謙就利用了與大宦官仇士良的關係,打通了主考官高鍇的關節,最終如願以償高中狀元,在唐朝後期,這種請託的現象比比皆是,這與唐朝科舉考試製度的不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宋代以後,門閥氏族消失殆盡,國家開科取士的人數顯著增加,越來越多的平民子弟可以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科舉考試製度越來越完善,考試作弊的手段也發生了新的變化

和現在一樣,打小抄是最常見的作弊手段了,問題的關鍵是怎麼把考試資料帶入考場,在這方面,古代的考生們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在宋朝,考生們經常把物品藏在衣服和鞋帽內,有的人還把衣服做成了雙層,將資料縫進夾層,到了考場再拆開抄襲,到了明清時期,連硯臺都被開發出了夾層,在乾隆九年的順天鄉試中,有幾個考生甚至將資料夾帶在捲尺和內褲之中,真是令人歎爲觀止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常見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第2張

更大膽的做法是找人替考,有的考生胸無點墨,爲了考取功名,只好找一些槍手來代替自己考試,這種作弊方式分爲兩種,一種是由槍手和考生一起寫文章,槍手在外,考生在內,有專人負責傳遞內外消息,最後將場外槍手的文章傳入場內考生手中,或者是槍手和考生一同進入考場,在考試期間伺機調換試卷

另外一種是槍手直接入場考試,考生不用親自出現,這種方法抓住了古代沒照相技術的漏洞,僅憑文字信息和畫像很難判斷進入考場考試的是否是考生本人,但無論哪種方式,都少不了考試組織人員的參與,通過找槍手代筆的方式考中的人,"身躐儒科,而不能動筆",極大程度的破壞了考試的公平性

還有一種作弊方式就是"冒籍",類似於現在的"高考移民",北宋年間,由於京師開封府的解額,也就是解試合格舉送禮部參加省試的舉人數額比較多,有很多學子常年寄籍開封,千方百計的去參加解試,還有的人舉家搬遷,甚至"背本宗而竄他譜,飛賕而移試他道",不惜被本宗家譜除名,也要靠上一個容易考中的戶籍,這在宗法制度下的封建社會是很罕見的

到了清朝,這一現象更加普遍,文教發達的江南士子在本地面臨的考試競爭相當激烈,於是他們就經常跑到文教相對落後的北方地區參加考試,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弟、晚晴實業家張都曾經冒籍跨考過,可見冒籍跨考已經是當時科舉考試中難以根除的頑疾之一了

另外古人還發明瞭一些"高科技"作弊工具,例如利用隱形墨加骨膠作弊,隱形墨是一種蛋白質,書寫後半年內字跡會分解消失,在隱形墨里加入一種魚骨膠,提前半年在衣服上寫好,墨跡分解後看起來和普通衣服完全一樣,等到考試時,人身上的汗液會恢復魚骨膠的膠性,再灑上一些灰塵,字跡就會重現,不得不承認,古人在作弊這方面真是絞盡腦汁,將智商開發到了極致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常見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第3張

防作弊的措施逐步完善

科舉考試關係到國家根本,爲了維護其公平性,歷代王朝在反作弊方面也沒少下功夫

一是嚴懲作弊人員唐玄宗天寶八年,玄宗親自對考上明經的一葛姓考生進行問詢,結果這個人卻是草包一個,"牆面不知所對",玄宗於是將主考官李納貶爲沁州司馬,明朝弘治十二年會試,有人彈劾主考官之一的程敏政漏題,將題目賣給了舉人唐寅(唐伯虎)和徐泰,皇帝很不高興,將程敏政貶官,並下令唐寅和徐泰永遠不得再參加科舉考試,到了清朝,皇帝對科舉舞弊現象處理的更加嚴厲,順治十四年順天鄉試案,斬考官及考生7人,發配家人戍邊,江南科舉案斬考官17人,查抄家產,咸豐九年順天鄉試案,處斬4人,其中包括咸豐的寵臣,文淵閣大學士柏葰,柏葰也因此成爲了歷史上死於科考案的最高級別的官員

二是嚴格搜查考生搜查考生主要是爲了防止考生夾帶,清朝對考生攜帶的物品做出了十分詳細的規定:考生只允許穿戴單層的衣帽進入考場,鞋必須是薄底,馬褥、厚褥等一概不許入場,筆袋也只能是單層,不許裝裏子,硯臺不能太厚,木炭不能超過兩寸,蠟燭臺必須是單盤,連糕餅等麪食也必須切開,清廷甚至還認爲柳制的考籃(裝東西的筐)太粗,容易藏奸,提倡考生實使用南式考籃,編成玲瓏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檢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常見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第4張

清廷還制定了嚴格的獎懲措施,被查出夾帶的考生,都要在貢院前枷號示衆一個月,期滿後再問罪發落,檢查的士兵只要查出一個有夾帶行爲的考生,就可以被獎勵白銀一兩

三是實行鎖院制這項制度主要是針對考官制定的,鎖院制在北宋年間開始實行,北宋的鎖院制覆蓋瞭解試、省試、殿試三級,考官在接到任命後被立即送入貢院或其他場所,不許回家,也不許與外人接觸,飯食和生活必需品的進出必須經過檢查,生病了也有專門的醫官前來診治,違者將接受重罰,直到閱卷、放榜結束後才能解禁,後來的明清兩朝也延續了鎖院制,清廷規定省鄉試考官在接到任命後的五天內必須起行,會試考官在接到任命後,必須立即住進貢院,入住以後,大門還要張貼寫有"迴避"兩字的封條,這項制度簡單易行,有效的減少了請託現象

四是實行糊名制度糊名,又稱"彌封",就是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貫等信息用紙糊上,防止考官徇私舞弊,這種做法最早見於唐朝,但只用於吏部考試,大規模應用還是在北宋時期,宋太宗淳化三年,首次在殿試中採用糊名制,然後又逐步向各級考試推廣,宋真宗年間,朝廷設置了糊名官一職,專門負責考試糊名之事,糊名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減少了考官在閱卷期間徇私的機會

但是後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有的考生爲了能讓考官認出自己的試卷,故意使用特殊的筆跡,或者在試卷上做標記,爲此,北宋又發明了錄製,派專人將試卷一字不差的重新抄錄一份,讓考官批閱謄錄後的試卷,也取得了不錯的防作弊效果,在後世王朝都科舉考試中,這項制度也一直沿用了下來

科舉考試作弊的原因

既然作弊的處罰這麼嚴厲,爲什麼仍有不少人要冒着風險去作弊呢

考試難度大唐朝科舉的科目有五十餘種,但最常見的是明經和進士兩科,進士科側重詩賦,明經科側重帖經,明經科的考試內容爲《周易》、《論語》等9部經書,考試方式是貼經和墨義,類似於今天的填空和閱讀理解,需要熟記經書內容並理解其意,進士科主要考策問和詩賦,策問時要對國家當時的政治、經濟、法律、軍事、漕運、鹽政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作出解答,考試通過後,還要經過吏部的選試才能授予官職,大文豪韓愈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沒有通過,只好去地方刺史那裏做幕僚,可見唐代科舉難度之大

唐代的科舉只有兩級,即地方州縣的發解試和中書省的省試,到了宋代,增加了一級殿試,到了明清兩朝,又增加了院試和鄉試兩級考試,正式形成五級考試製度,無形間加大了考試難度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常見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第5張

第一級考試是由知縣主持的縣試,每年舉辦一次,考試內容是寫兩篇八股文和一首五言格律詩,第二級是由知府主持的府試,也是每年舉辦一次,考試內容和縣試相同,過了前兩級考試的人被稱爲"童生",第三級是由各省學政主持的院試,三年內舉辦兩次,考試內容是八股文和試帖詩,還需要默寫出《聖諭廣訓》,通過院試的人被稱爲"秀才",第四級是由中央挑選的考官主持的鄉試,每三年舉辦一次,地點大多在省會的貢院,也被稱作"秋闈",主要考《四書》、《五經》、策問、八股文等,通過鄉試的人被稱爲"舉人"

最後一級就是在京城舉辦的會試,每三年舉辦一次,也被稱作"春闈",考試內容與鄉試相同,通過會試的人被稱爲"貢士",只要不作弊的話,明清時期的所有貢士都可以參加下月舉辦的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按照成績將貢士分爲三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若干名,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若干名,參加完殿試,這些貢士就可以被稱爲進士了

明清的科舉考試不但級數多,持續時間長,而且考試的主要內容---八股文特別無聊,而具有一手寫出優秀八股文的能力,纔是能夠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八股文由八部分組成,格式固定,文章的每個段落和字數都要嚴格按照規定書寫,特別是等後四部分要求必須對仗,難度極高,這雖然有利於閱卷,但卻嚴格束縛了考生的自由發揮,使一些考生淪爲了八股機器,變成了無法滿足社會需要的書呆子

錄取人數比例低古代科舉考試的通過率要比現在的高考低很多,我們以清代爲例,清代科舉實行了260年,通過縣試和府試的童生共有400萬左右,平均每年產生1.5萬人,清代的人口大約爲3-4億,我們以下限計算,每年產生童生的人數約佔人口總數的0.005%,按照目前中國14億人口換算,現在每年能夠通過通過縣試和的人數大約爲7萬,2020年高考人數高達1071萬,你必須排名前0.65%才能獲得童生的稱號,從學校的概念上來說,我國的39所985大學每年招取本科生人數接近20萬,也就是說你必須具有考取中國前十幾所最好大學的能力,才能順利通過縣試和府試,而這僅僅還只是科舉考試的開始

到了院試,情況更加殘酷,清朝科舉考試一共產生了大約60萬名秀才,平均每年產生2300多人,按照之前的計算方式,現在每年只有1.1萬人能夠通過院試,而清華北大這種全國最頂級的高校,每所學校每年通過高考招取本科生人數也才3000多人,這就意味着考上秀才,就等於擁有了考入全國排名前五的大學的能力

在鄉試階段,淘汰的比例依然很高,清朝每年的舉人名額只有1400名,大約9個秀才中才能出現1個舉人,放在現代社會,基本等於清華北大排名前20%的學生,如果再考慮到鄉試是沒3年才舉行一次,這個淘汰的比例會更高

在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會試和殿試之中,淘汰的比例相對下降一些,清代平均每次登科的進士爲240人,大約是舉人的六分之一,而這240人,絕對是精英中的精英,基本上和現在各省的文理科狀元差不多了

當然以上算法只是一個初步估算,不過從中我們仍然能看出科舉考試錄取人數比例之低,相比於現在的高考,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社會特權多通過縣試和府試成爲童生,這個身份可沒有什麼特權,僅僅只是一個稱呼而已,但是如果你考上了秀才,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秀才擁有一些政治上的特權,比如見了官員不用像老百姓那樣下跪,在大堂上受審的時候不用受到皮肉之苦,基本脫離了平民階層,但是秀才在經濟上卻沒有什麼特權,只能免除個人的賦稅和役,如果家境不好的話,難免會成爲像呂輕侯一樣的窮秀才

如果中了舉人的話,享受的政治特權比秀才更多,最重要的一點是舉人擁有當官的資格,如果舉人不想再考進士的話,一般來說可以在當地給縣官做個副手,正式成爲國家幹部,按時領取俸祿,舉人在經濟上也享有特權,一個舉人擁有很大的免稅份額,一些農民或富戶爲了不交稅或者少交稅,經常會把自己的土地掛在舉人名下,再拿一些好處費給舉人,僅僅靠免稅一項收入,不少舉人就能養活一大家子人,真真正正是躺着也能賺錢

而進士的特權就更大了,國家給進士安排的官職要比舉人高一些,即使是一時無法出缺,耐心的排一排也能得到個知縣之類的職位,如果是特別優秀的進士,還可以進入翰林院做庶吉士,或者在京城做個京官,政治前途要比舉人光明的多,考中進士後,地方官會專門到新科進士家拜訪,家門口還被允許可以懸掛"進士及第"之類的匾額,進士告老還鄉以後,在老家也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地方官遇到什麼大事都會找這些退休的官員一起商量,給足你面子,看到這些特權,你就應該明白爲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要千方百計的在科舉考試中更進一步了

古代科舉考試中有哪些常見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第6張

結語

作弊和反作弊,是科舉考試中兩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在科舉考試消失後,仍然廣泛存在於當今社會的各種考試之中,有的人爲了用更小的代價獲得更豐厚的回報,不惜破壞考試公平,採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鑽制度的空子,侵害他人利益,敗壞社會風氣,這種極不道德的行爲是不被提倡的,應該嚴厲打擊,所謂取才先取德,一個人的德行如果不過關,又怎能指望將來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呢,讀史如此,望君周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