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趙國爲何能在戰國後期與秦國對抗?靠的是什麼?

趙國爲何能在戰國後期與秦國對抗?靠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趙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在時局變換更加頻繁的戰國時期,兩百多年的光景更是夠諸國“變”上好多回:

·魏國重用李悝,開啓了戰國法家變法之先河;

·楚國命吳起進行變法,雖以失敗告終但仍顯著提高了楚國國力;

·秦國推行了商鞅變法,進而發展爲威脅東方六國的一方強國;

·韓國由申不害推動變法,使韓國一時間“國治兵強”;

趙國爲何能在戰國後期與秦國對抗?靠的是什麼?

·齊國在齊威王的推動下由鄒忌開展變法,使齊國這個老牌強國多了些新氣象;

·趙國與燕國也在國內推行了改革。燕國改革雖效果相對平淡,但趙國的“胡服騎射”至今爲人所津津樂道……

可以說,戰國七雄的崛起,沒有哪一個離得開他們的改革。以法家代表爲核心的變法,更是這些改革的代表。但有趣的是,最先推行法家變法的魏國,或一度因法家變法而強盛的韓國等,都很快敗在了秦國手裏。在七大強國中,只有並未重用法家施行改革的趙國,最後能同以商鞅變法爲關鍵的秦國分庭抗禮。都是改革,趙國這是憑什麼?

一、憑趙國中央集權的加強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央集權是秦漢建立以後的事。但各大諸侯國在戰國時期推行改革,一個重要的目的就已是加強中央集權。秦國加強集權的典型舉措是商鞅施行的諸如廢除世卿世祿制、推行統一的度量衡等。而趙國,其加強中央集權的舉措則可追溯到趙國建立。

在三家分晉之前,趙氏就已深刻認識到太原盆地在政治地理上的重要性。因而在分晉前,趙氏即假託天神意志,將趙氏的根基紮在了以晉陽爲中心的太原盆地。後來趙國建立,晉陽從原本的趙氏勢力範圍中心淪爲邊境,趙國便將都城遷到了中牟,迅速建立起新的統治中心。

而趙國的另一次遷都,即遷都到我們更熟悉的邯鄲,本質上也是爲滿足趙國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的需要。班固在《漢書·地理志》中對趙國疆域的記載,也正說明了這一點。邯鄲當時正位於趙國地理中心點略偏南之處。

同時,趙國在官僚系統建設方面和郡縣制推行上其實都走在了戰國七雄的前列。趙烈侯時期,趙國就開始用非世襲逐漸取代貴族世襲。三家分晉前,趙氏也已在勢力範圍內推行郡縣制。到了戰國後期,即便是少數民族活動頻繁的西北地區,都被趙國通過郡縣制納入了管轄。

趙國爲何能在戰國後期與秦國對抗?靠的是什麼? 第2張

於是,在中央控制有力的大局下,趙國的經濟、軍事等都出現了長足發展。

二、憑趙國農業與經濟的繁榮

趙國在戰國前中期的農業,全然可用“相當發達”來形容。就生產工具而言,趙國農業廣泛使用鐵製農具;就農業技術和思想而言,精耕細作和荀子的農事思想即爲典型;就糧食產量而言,《史記》載趙國“粟支數年”……

數千年以來,人類社會經濟的繁榮都離不開農業的保障。而當初的趙國,在農業發達的情況下,利用趙國溝通各國的地理優勢,確實也發展出了繁榮的工商業和手工業。這和農業一起,爲趙國提升國力,尤其是軍事實力,給予了重要支持。

三、憑趙國胡服騎射的改革

趙國軍隊的實力,與趙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息息相關。趙武靈王時期,趙武靈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打造出中原政權有史以來的第一支強大騎兵隊伍。改革推行不久後,趙國就滅掉了中山國,把疆域北推了千里。

後趙惠文王繼位,趙國繼續用這支改革後的強大軍隊打敗過老牌強國齊國和新晉強國秦國。我們甚至可以認爲,趙國之所以能在秦國面前有其他東方五國所沒有的硬氣,正是因爲有這支強大軍隊在撐腰。

四、憑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

趙國爲何能在戰國後期與秦國對抗?靠的是什麼? 第3張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趙國在戰國中後期的發展,其實也離不開秦國“創造機會”。

公元前四世紀下半葉,伴隨着商鞅變法和胡服騎射改革,秦趙兩國的實力都出現了明顯上升。兩國間的交鋒也隨着戰略衝突的激化而增多。但到了秦昭王時期,在名相範睢的建議下,秦昭王更改了外交策略——遠交近攻。與秦國中間還夾着一個魏國的趙國,這時候便收到了秦國主動拋來的橄欖枝。

秦國同趙國“交好”的這幾年,成了趙國發展自身實力的最後穩定期。後來兩國因上黨郡而在長平爆發長平之戰,追根究底都是趙國彼時相信自己有與秦國分庭抗禮的實力,因而先秦國一步奪走了秦國圖謀已久的上黨郡。

只不過長平之戰的結局,以及隨後趙國的命運,我們早已知曉。曾憑藉自身努力(尤其是並未重用法家)成爲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因爲放緩甚至停下了發展腳步而最終被秦國遠遠甩在身後。這也許算不上是戰國法家變法者們的“勝利”,但確是趙國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