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長平之戰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戰國時期最有名的戰役當屬長平之戰,白起一戰殲滅趙軍四十萬人,至今仍舊威名赫赫。爲什麼趙國和秦國會在長平展開巔峯對決?戰爭的起因是上黨之爭,爲什麼兩國要爭上黨?爲什麼秦國能戰勝趙國?今天我們詳細看一下長平之戰。

上黨的重要性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如圖所示,秦國東出的道路主要如下:

出函谷關-北渡茅津渡口-到達河東地區-攻打滏水陘-攻打趙國-攻打燕國;

出函谷關-沿着黃河攻打韓國野王-攻打魏國-溝通秦國與定陶的聯繫-攻打魯國-攻打齊國;

出武關-攻打楚國。

首先出武關攻打楚國難度非常大,楚國的戰略縱深十分廣闊,秦國在秦昭王時期還不具備滅楚國的實力。

攻打楚國的道路斷了之後,那秦國只能攻打韓、魏、趙,但是無論攻打這三個哪一個國家,上黨都尤爲重要。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第2張

如圖所示,秦國攻打趙國有兩條路,分別爲:

1:出函谷關-過茅津渡口-北上攻打晉陽-攻打閼與-通過黃澤關-攻打邯鄲;

2:出函谷關-過茅津渡口-通過軹關陘-路過上黨-攻打閼與-通過黃澤關-攻打邯鄲。

可能會有人說秦國憑什麼按照我的線路走,爲什麼人家不能走其他路?這就是特殊地勢導致的。

當年曹操到上黨的時候寫了一首詩: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阪詰屈,車輪爲之摧。

白居易(唐)路過上黨的時候寫了一首詩:太行之路能摧車。

王世貞(明):車行太行道,如浮滄海、帆長江,身居危險之境。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第3張

種種史料記載太行山脈是十分艱險的,常人是難以翻越的。不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成了一些咽喉通道,籠統的來說就是太行八陘。

秦國攻打趙國必須經歷那些咽喉要道,如果不想走,那就北上攻打晉陽,然後攻打閼與。

晉陽是趙國的龍興之地,其防禦程度堪比邯鄲,攻克晉陽的難度與攻克邯鄲的難度無異。所以這一條路非常難走,秦軍只能出軹關陘,攻打閼與。

趙國曾在閼與地區教育了秦軍,閼與之戰打得秦軍滿地找牙,秦軍二號人物胡傷在這一戰之後不知所蹤。也就是說這一戰有可能弄死了秦軍二號人物,也有可能把秦軍二號人物直接打自閉。

滏口陘是趙國的命門,趙國在此地重兵把守,秦國當然走不了這條路了。而趙國可以出滏口陘,然後出軹關陘,攻打茅津渡口。如果趙軍攻佔了茅津渡口,那在河東地區的秦軍就成了甕中之鱉。

綜上所述,秦軍攻打趙國的必經之地就是上黨。當然了,白起可以效仿鄧艾偷渡陰平一樣偷渡太行山脈。但是秦軍丟掉裝備,那還能打過趙軍嗎?丟失裝備和攻城器械,攻打邯鄲的難度就相當於登天。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第4張

如圖所示,秦軍可以出函谷關-攻打野王,之後可以攻打韓國或者魏國。

但是野王北面有玉屋山脈,南面有黃河,如果魏國出白陘-然後通過太行陘,背後攻擊野王地區的秦軍,秦軍怎麼辦?而且山東六國還有合縱的可能,一旦趙國出滏口陘-路過上黨-出軹關陘,切斷秦軍後路,秦軍怎麼辦?

所有的假設都是有前提的,昔日秦軍千里行軍,但是在崤山地區遭到伏擊,秦軍全軍覆沒。如果秦國執意孤軍深入,那趙、魏很有可能再來一次崤山之戰,讓秦國體會到生活的不易。

綜上所述:秦國要想東出攻打三晉,那上黨就是必奪之地,而上黨對於趙國來說同樣十分重要。上黨之爭並不是什麼心血來潮、精蟲上腦胡亂搞的,是兩國經過慎重考慮後做出的決定,此地關乎到兩國的戰略發展以及未來命運走向。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第5張

長平之戰的主要內容

公元前270年,秦軍越過上黨攻打趙國閼與,結果被趙奢打得頭破血流。

沉重的代價迫使秦國改變戰略方針,秦國開始攻打韓國。秦國攻打韓國的目的並不是韓國,而是上黨。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韓國野王,切斷了上黨與韓國的聯繫。韓王爲了避免亡國,開始割肉飼鷹,試圖用上黨平息秦國的怒火。上黨郡守不願意投降秦國,所以拉着百姓投降趙國了。

趙王先是問趙豹要不要接受上黨,趙豹認爲不應該接受,畢竟趙國打不過秦國。這個趙豹提出的觀點很重要,趙豹認爲“秦用牛耕,不可戰也”。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承認趙國的農業不如秦國,所以打不過。

但是趙王想要上黨啊,所以不聽趙豹的建議,又去找趙勝和趙禹商量。這倆人都是趙國重臣,個個都是七巧玲瓏心,趙王問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意識到了趙王肯定是想要上黨,所以就坡下驢,勸趙王接受上黨。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第6張

之後趙國接納了上黨,並且派遣平原君去接受土地,派遣廉頗去部署防禦。

當時廉頗部署了三道防線,分別爲:

1:空倉嶺防線:空倉嶺海拔上千米,但是山陵中間有一條道路可以通行,這條道路就是廉頗的重點。廉頗在這裏部署長城風險,試圖打造出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要塞。

2:丹水防線:廉頗在丹水右側佈防,北起趙莊、南至高平,依山傍水佈置了一條防線。擁有丹水險要,同時又有嚴密的防禦據點,這是廉頗三道防線中的核心防線。

3:百里石長城:西起長平關,過故關至馬鞍豁,依山建立起長城防線。這是廉頗的最後防線,一旦失守,上黨就不再是趙國所有。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第7張

公元前260年,秦國派遣王齕攻上黨。趙國雖然提前部署了防線,但是趙國並不擅長打防禦戰,所以第一道防線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很快就被秦軍攻破了。

之後秦軍勢如破竹,丹水西岸的趙軍迅速敗退。老將廉頗當機立斷,撤回了西岸的趙軍,依靠丹水防線據守。

秦軍迅速把陣地推至丹水河畔,兩軍在丹水展開了長期對峙。廉頗不去攻打秦軍,秦軍也攻不破廉頗的丹水防線。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第8張

在長期對峙時期發生了兩件事,分別爲趙國議和、趙國求糧。

1:趙國議和大概內容就是趙王想議和,派使者出使秦國,結果秦國拿這個事大肆宣傳,並且拒絕了趙國議和的建議。

秦國爲什麼拒絕議和?開什麼玩笑,你都不行了,我不趁你病要你命,還等啥哪?趙國議和就透露出趙國對此戰沒有信心,與之對比的秦國則是信心高漲,同時大肆宣傳此事,相當於告訴其他國家趙國不行了。這件事的影響很大,至少其他國家死了合縱的心。爲了不惹怒秦國,其他國家紛紛與趙國劃清界限,導致趙國孤立無援。

2:趙國求糧大概內容就是趙王派人去齊國借糧食,結果齊國不借給他。

先前我們怎麼說的?趙豹認爲趙國農業不如秦國,與秦國拼後勤拼不過。很多人覺得趙國能拖垮秦國,事實上就算趙國崩潰了秦國也不會崩潰。想要用後勤拖死秦國,這難度就相當於和南山必勝客打贏官司。

外交失敗、求糧失敗導致趙王急於求勝,舉棋不定、糧食不夠、急於求勝,三大忌趙王都佔了。而反觀秦國穩紮穩打,在心態上、實力上、外交上都遠勝於趙國。

趙王急於求勝,但是廉頗又不能滿足趙王的需求,這就導致趙國臨陣換將,趙王派遣趙括出戰。趙王派趙括出戰的原因很好理解,趙王需要速戰速決,而能滿足這一條件的只有趙括。 趙括的父親趙奢就曾經痛擊秦軍,而目前趙國也沒別的將領了,與其被廉頗拖崩潰,還不如讓趙括試試。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第9張

至於史書所記載的反間計,這一點可信度很低,因爲換將是必然的,只不過當時趙國沒有別的將領了,這纔派遣趙括的。

秦昭王得知趙國換將之後讓白起出任上將軍,但是嚴格封鎖換將的消息,避免趙國刺探軍情。趙括不知道對手是白起,所以一改往日戰略戰術,開始主動向秦國進攻。

白起讓前線部隊佯裝敗退,同時派遣兩萬五千人沿空倉嶺突襲趙軍後方,也就是百里石長城。

趙括不知是計,所以率領部隊不斷追擊秦軍,結果被引入包圍圈。同時白起派遣5000人切斷趙軍與趙壘的糧道,把趙軍一分爲二。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第10張

趙括反應過來之後迅速讓部隊部署防禦,避免秦軍圍攻。爲什麼白起能包圍趙括?《孫子兵法》曰:“十倍圍之”,爲什麼白起能同倍圍之?原因就是當時地形特殊,趙括被包圍的地方三面環山,只有一條道路可以行軍,白起只需要守住這個道路,就可以包圍趙軍。

長平之戰上黨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國是如何戰勝趙國的 第11張

《澤州府志》、《山西通志》記載:趙括乘勝追至秦壁,即今省冤谷也(古稱殺谷,長平之戰戰場),其谷四周皆山,唯前有一路可容車馬、形如布袋,趙兵既入,戰不利,築壘堅守……後括自出搏戰爲秦射殺之。在此地還出土了戰國時期的“聚將鍾”,聚將鍾是軍隊“鳴金擊鼓”的用具,是調兵遣將的重要工具。同時還在老背坡出土了趙括配劍,證明了趙括當初被圍此地。

因爲趙國外交失敗,所以其他國家沒人幫助趙國,而趙國國內也抽不出人來支援長平之戰。趙括率領軍隊多次試圖突圍,但是不僅突圍被打退了,自己還死於秦軍。經過四十多天的斷糧,外加上主將戰死,趙軍喪失鬥志,選擇向秦軍投降。白起答應了趙軍的投降,但是轉身坑殺了他們(ps:坑殺還是屠殺有爭議,至今沒在長平遺址發現大規模萬人坑,目前出土的屍骸都有明顯創傷,所以也有人認爲白起是屠殺而不是所謂的活埋坑殺。)。

在這一戰過後,趙國就已經無力再抵抗秦國了,秦國東出再也沒有障礙,秦國統一天下也只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

白起取勝原因:

1:秦國龐大的國力支持

強大的國力是白起取勝的第一步,在長平之戰前趙豹就認爲秦國農業發達,國力強大,趙國並不是秦國的對手。戰爭開始之後雙方長期陷入僵持,如果雙方國力差不多,那趙國也不需要換將。廉頗駐紮丹河防線,根本不用擔心秦國能攻打進來。但問題就在於雙方國力不對等,長期的對峙會導致趙國第一個崩潰。

2:個人指揮

原本地勢是有利於趙軍的,丹河防線是很難逾越的。但是白起佯裝戰敗,引誘趙軍出丹河防線,之後又引誘趙軍進佈置好的口袋,利用地理優勢一舉擊敗趙軍。這都全靠白起的指揮,如果不是白起,那秦軍很有可能還在與趙軍對峙,甚至都有可能被趙括擊敗。白起靈活運用戰術,外加上趙國犯下“急於求勝”的大忌,這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