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超級大國有哪些 超級大國標準是什麼

超級大國有哪些 超級大國標準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超級大國,外文名Superpower,此詞於1923年在西方首次出現,70年代在國際上廣泛使用,特指的是當世界在政治上劃分爲支配國和被支配國的時代的一個或極少幾個支配國家。

來源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超級大國( superpower )”這個術語最早於1930年見諸文字。英語中的這個術語來源於較早的“powers”(即“列強”)和“great power”(即“大國”)。在歐洲的政治外交領域,從1815年開始各國普遍認同達到“大國”或“列強”地位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有較特殊的權利和義務,例如在多邊戰爭和談判中大國擔當主持和調停的責任。在整個十九世紀,大英帝國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及第一強國。

二十世紀初年,國際政治學者開始意識到大國中有極少數的國家,由於其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特別大,而具備了大幅超出其他大國的左右世界事務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很清楚的展現了這個形勢:同盟國和軸心國兩大陣營各有極少數的大國擔當核心領導的角色。因此,在同盟國勝利在望的1944年,美國外交政策教授威廉·T·R·福克斯( 英語: William T.R. Fox )發表了《超級大國:美國、英國、蘇聯——她們對和平的責任》( 英語: The Superpowers: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the Soviet Union—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Peace )一書,描繪了超級大國的全球投射力。 後來,此書被認爲確立了現代地緣政治上的“超級大國”概念。

演變

1945年時的三個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有哪些 超級大國標準是什麼

  1945年時的三個超級大國領導人合影:英國的丘吉爾、美國的杜魯門、蘇聯的斯大林

英國:世界歷史上統治勢力最廣、轄區人口最多的帝國演變而來,並能在全球投射其軍事力量,還可以通過英聯邦影響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其他大國,具有部分影響力,和美國分享全球的制海權。如同福克斯所預見的一樣,二戰結束後的世界格局變成了一個三級化的形勢:雖然由戰勝國主導建立的聯合國強調正式廢除列強制度、各國平等,但又在安理會設立了等同於大國或列強地位的常任理事國。而同時,1945年的世界形勢很明顯形成三個遠比其他國家強大的三個超級大國:

美國:世界版圖第三大國 、世界經濟第一大國,並能在全球相當大部分地區投射其軍事力量,在全球對其盟友都具有相當影響力,和英國分享全球的制海權。

蘇聯:世界版圖第一大國,軍事投射力橫跨歐亞大陸,在東歐和東亞具有相當影響力。

英國失去超級大國地位

1966年,聯合國區域集團進行了重新劃分,英國主導的“英聯邦”國家組解散,英國及英聯邦中的大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加入“西歐及其他”組,其他英聯邦國家則加入了相應的地區組。這一改變也象徵性的表示了英國在國際外交上的超級大國地位已經結束。 雖然英國至今在世界範圍內仍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在政治、外交、軍事及經濟上均有超出其人口、國土、經濟比重的影響力,但一般對於各國國力的排名中都把英國列爲“大國”之一,而不是超級大國。

不久後,隨着1947年印度和其他大英帝國殖民地的獨立,再加上英國本土經濟政策失敗,雖然英國力求利用英聯邦保持其全球貿易及經濟中心的地位,但由於世界貿易重心的轉移,此政策失敗,英國從50年代開始逐漸失去了經濟超級大國地位,最終不得不加入歐洲貿易共同體,雖然仍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但失去主導世界經濟的話語權。軍事上,英國在二戰結束時被美國取代失去了世界第一大海軍的地位,雖然在1952年成功研製出核武器並在之後繼續在軍事科技上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喪失了廣闊帝國的英國已沒有作爲超級大國所需的戰略縱深和軍事資源。

在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事件中,英國雖然拉上法國、以色列來一起配合行動,但由於受到蘇聯和美國的同時反對以及美國對英鎊匯率採取的阻擊,英國最終只能以恥辱的撤退結束軍事行動。受到兩次大戰及全球貿易格局發展影響的英國財政虛弱,英國政府視維持英鎊作爲儲備貨幣的自由兌換力爲中心政策目標,在維持此政策的前提下英國只能對美國及蘇聯妥協。這一衝突表明英國已沒有能力與蘇聯和美囯在均等地位上謀求獨立的外交政策目標。

運河事件後,英國決定將其全球軍事部署退防至蘇伊士運河以西,放棄在全球其他地區單方面出兵干涉的能力。這一政策變化至少在軍事上爲英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劃上了句號。但是這個三個超級大國的形勢並未保持很久:大英帝國在戰前就已開始轉型,加拿大等重要領土在1931年大英帝國給予自治地位後,開始偏向美國。二戰初期英帝國部隊在亞洲戰場的失利,以及二戰對英國經濟的重創,使得英國在全球,特別是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大不如前,例如一直不願接受主權獨立的澳大利亞已在1942年接受獨立自治領地位。對英國影響力的打擊加速了從戰前就開始的大英帝國的肢解過程。

60年代至80年代:兩個超級大國

戰後,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與美國或蘇聯之中的一者結盟。儘管國際上存在着建立起一套多國的聯合司法體制(如聯合國)的嘗試,但是事態越來越明晰:美國和蘇聯就是在初露頭角的冷戰中佔全球統治地位的兩個政治和經濟力量。不過人們對戰後的世界應該是如何卻有很大的分歧。這在北大西洋公約和華沙條約的簽訂所形成的兩大軍事聯盟上有所體現。這種種現象都表明美蘇將在即將出現的兩極世界,而不是戰前的多極世界裏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不知道是否對這種世界格局的反應,除了英、美、蘇以外的法國和中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都紛紛做起包括研製核武器在內的各種努力,來保證自己獨立的“強權”地位,以及能夠在國際舞臺上扮演一個“世界性的角色”。

同時,二戰迫使斯大林放棄了戰前的孤立主義政策,因此蘇聯在戰後經歷了短期的經濟發展時期,並在歐洲東部和其他地區培植親蘇聯的政權。蘇聯通過掠奪德國技術,在戰後不久也成功獲得核武器。與此同時,由於二戰中,絕大部分的戰鬥都沒有在美國本土上進行,因此,十分幸運地,美國的工業沒有遭受到像深深烙在歐洲和亞洲國家身上的那樣毀滅性的打擊,它也沒有巨大的人員傷亡。而且在戰爭期間,美國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工業和技術體系,這爲它的軍事力量迅速登上全球舞臺上最顯眼的位置奠定了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成功將其經濟優勢變成軍事優勢,美國海軍一躍成爲世界最大海軍。美國在戰爭末期率先研製成功核武器。1945年後美國更利用經濟優勢成功說服各大國將聯合國主要總部設在美國。

多數人認爲,冷戰時期,全世界都在圍着美蘇兩個國家,或者說,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兩大集團而轉動。這甚至成爲一條“公理”。不過在冷戰過後的日子裏,這個“公理”被一些學者提出挑戰。他們認爲,真正意義上的兩極世界的存在只能建立於忽略掉所有在這一時間爆發的各種各樣的不受任一所謂的超級大國影響的運動和衝突。加之,超級大國之間的衝突,很多情況下都是間接發生的。這些衝突,往往都是遠比單純的冷戰對手之間的問題來的棘手。

90年代至今

在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 超級強國 ”(Hyperpower)(又譯 特級大國 )這一術語被用來形容美國所處的冷戰後僅存的超級大國的地位。這個詞彙,是由時任法國外交部長的于貝爾·韋德里納提出的。“超級強國”這一對美國進行界定的詞彙的正確性目前尚存在爭議。其中一個著名的反對者是塞繆爾·菲利普斯·亨廷頓,他因爲贊同世界向多極化的力量均衡而排斥這種理論。

在實踐上,也有人嘗試把超級大國這個概念延伸,回溯到歷史中去。例如,一些人認爲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帝制時代的中國(由秦朝到清朝)、羅馬帝國,甚至亞歷山大帝國都是超級大國的例子,但也有人質疑這種說法。

標準

超級大國有哪些 超級大國標準是什麼 第2張

美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廳。經濟實力(包括巨大的國內生產總值和世界儲備貨幣)是投射“硬實力”的重要因素。

關於超級大國的標準,沒有一個清晰確切的定義,不同的資料來源會有不同的說法。因此下列的這些評判標準可能並不能認爲是與成爲超級大國有聯繫的所有因素。

普遍接受的因素

文化因素

它必須有很強的文化融合性,適合各個文明的生存與發展。 美國在過去曾被認爲是文化熔爐(melting pot),但近期對於文化多樣性的研究,更傾向於將其描述成沙拉盤(salad bowl)(其中各種“原料”皆維持原樣,因沙拉醬的不同而改變些許味道)。

地理因素

這個國家要控制有廣闊的陸地或者海域。廣袤的土地令一個國家可以通過採礦和種植糧食等,實現自給自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個具有遼闊戰略縱深的國家,她的軍隊能夠在地面核戰或傳統意義上的陸地戰爭中從容的撤退、重組從而反擊,同時,遼闊的疆域可以讓一個國家方便的部署長程雷達、導彈發射井。一個國家國土小而缺乏戰略縱深,即使再富有,在軍事層面上也是非常脆弱的。

經濟金融因素

出衆的經濟實力是超級大國的必備實力。首先她要享有原料優勢,此外,國內市場的大小和生產力也是一個指標。在世界貿易和全球金融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她還應該具有改革的活力,以及具有積累資本的能力。

人口因素

超級大國應該有大量已受教育的公民、高度發展的基礎設施、高度的文化和經濟能力使附近地區在其直接控制之下。

軍事因素

超凡的軍事能力,相對無懈可擊、有能力阻止或有能力造成巨大破壞,並且擁有鎮壓及影響全球的統一軍事力量。

政治與意識形態因素

擁有一個強大的政治制度,能夠動用大量資源去實現全球政治目標,或帶來強大意識形態之影響。

今日的超級大國

美國

美國是當今唯一被公認擁有作爲超級大國的條件的國家。因此,美國也被稱爲 超級強國 ( hyperpower ) 。

美國是世上以領土面積計爲第三或者第四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或中國。

美國國土(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兩個飛地州)跨越寒、溫、熱三帶,氣候資源豐富;而且絕大部分處於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帶,是世界上可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

美國地緣政治環境在當今大國中最爲有利:美國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使歐亞大陸上的大國均難以正面入侵,反而方便自身得以透過海洋將軍事力量投射至海外其他地區;綜合國力與其接壤的兩個鄰國——加拿大及墨西哥以及其他西半球國家相比擁有絕對優勢,國家周邊環境較中、俄等傳統陸權大國簡單及可控。

美國是世上人口第三多的國家,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發達國家,擁有三億人口,約佔全球人口百分之五,雖然近來人口增長變慢;而且是人口結構最爲合理的發達國家,而且美國的人口密度仍算較低,不會因此產生壓力。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它擁有頗高的人類發展指數。

它支付聯合國百分之二十二的經費,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議案有否決權。

它在世界事務上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持,並因地理和政治因素與他國形成同盟,如英國、以色列、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

美國是世上最大的經濟體,其經濟長期保持中等至高等的增長率;

擁有優質、發展良好的基礎建設;

吸引衆多跨國公司與金融機構在國內設立總部;

在衆多行業佔領先位置,如新材料、電子與電信、資訊科技、航空與航太、能源、納米科技、生物科技、醫學、計算生物學、化學工程與軟件;

擁有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

擁有發達的農業與消費市場,對石油進口的依賴也大幅下降;

對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有巨大影響力。而且,美元是世上最有影響力的儲備貨幣和可兌換貨幣。

1945至2017年美國和蘇聯/俄羅斯的核武儲備

美國軍費爲全球第一,是第二至第十五名國家軍費的總和。美國擁有世上最先進的軍事科技與軍備,並在世界多國設有常駐軍,隨時可以到任何地方執行任務。

美國一直在研究與發展太空科技,繼續發展太空飛機,並在計劃讓奧賴恩探索月球與火星。美國是建立國際太空站的主要國家之一。從2004年1月開始,美國的兩部火星探測漫遊者在探索火星的表面。

美國文化對世界有重大影響,尤其在英語國家。這就是美國的軟性國力。

其他潛在超級大國

合法繼承蘇聯的國家俄羅斯,保持了一些超級大國的特質,例如它仍擁有大量核武器,又是世界上領土最遼闊的國家,擁有豐富的資源,並有發展軍事和太空科技的基礎及能力,隨着經濟復甦,軍事力量也得以重振。

一些分析家認爲霸權穩定論解釋了當代國際關係的演變。霸權力量傾向過度擴張其勢力,而新的競爭對手會日漸強大,最後取代或制衡減弱的霸權力量。有人認爲這正在發生,因爲大量軍費開支在長期會令美國衰落。其他強國則可能因此受惠,最後取代美國的領導地位。

參見

全球帝國

潛在超級大國

大國

綜合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