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歷史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歷史百科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歷史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歷史百科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一般指德國廣播電視聯合會,是是德國公共廣播電臺所組成的一個合作組織,簡稱“德廣聯”,所在地柏林、法蘭克福、波茨坦。

歷史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歷史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歷史百科

  組成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的九個地方廣播公司的分佈

1940和5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同盟國佔領軍決定德國的廣播不能再像戰前的帝國廣播公司那樣播送政府的宣傳。根據戰後的法律德國的廣播在結構必須是聯邦制的、在內容上和經濟上必須脫離政府的影響。1947年美國佔領軍指揮官盧修斯·D·克萊宣佈戰後傳播媒體的主要目的是多樣性地反應公衆輿論。與當時不同佔領軍關係密切的人物在建立地方性的廣播電臺的過程中起了很大的影響。比如北德廣播公司在其官方歷史中承認在其早期深受修·格林的影響。

這樣在戰後不久在德國各地就開始形成地方性的廣播電臺。通過聯邦州的形成以及各州的廣播法的制定、以及聯邦的形成各地的地區性廣播公司不斷鞏固。

1950年8月5日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正式宣佈成立。一開始的六個成員爲巴伐利亞廣播公司、黑森廣播公司、不來梅廣播公司、南德廣播公司、西南廣播電臺和西北德廣播公司。位於柏林的美國佔領區廣播電臺擁有顧問地位。該聯盟成立的目的當時在於在不同領域中協調合作工作,以及爲未來的合併做準備工作。聯盟成員在合作的同時互相之間完全獨立。

在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成立後通過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的判決以及各州和聯邦之間的條約德國公共廣播聯盟進一步成形。從理論上聯盟及其成員不受政府影響。僅少部分費用是依靠廣告(1995年約10%)。聯盟及其成員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廣播費。每個住在德國境內的收音機和電視機的主人(從2007年開始加上每臺有網絡連接的電腦)要交納這個廣播費。而廣播費的值則是由一個非常複雜的政治過程確定的。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的宗旨和目的不僅僅在於傳達信息和娛樂,而且也在於鼓勵對於社會的不同組成部分進行研究和調查,以及在節目中反應出少數社羣的聲音。

早在1950年代裏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成員的各廣播電臺就已經成爲西德大衆媒體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因素。1952年其電臺就已經有上千萬聽衆了。但是這些電臺全部是地區性的。從聯盟成立開始其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建立一個共同的電視臺。1952年12月25日這個電視臺正式開始播放。同年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成爲歐洲廣播聯盟的一員。1954年自由柏林廣播電臺從西北德廣播公司中分裂出去。1955年西北德廣播公司分裂爲北德廣播公司和西德廣播公司。1959年薩爾廣播公司成立並加入聯盟。1952年德國第一個每日新聞節目今日新聞開始從漢堡播放。一直到今天每天傍晚八點鐘的“這裏是德國電視一臺的每日新聞”(Hier ist das Erste Deutsche Fernsehen mit der Tagesschau)這句話依然是德國電視一臺的標誌,每天吸引約八百萬觀衆。

1960至1980年代

一開始德國電視一臺的節目每晚只有兩小時,但是在1960年代裏電視的普及不斷擴大,1967年它開始播放彩色電視。1960年代中德國電視二臺也開始播放,但是一直到1984年這兩個電視臺沒有商業電視臺的競爭。雖然如此德國電視一臺依然相當迅速地現代化,成爲一個很有力的電視臺。德國公共廣播聯盟也是德國政壇上的一個相當有力的力量,其成員製作的調查報道節目至今每週吸引上百萬觀衆。1980年代裏這些節目對環境保護的報道引發和促進了德國公衆對這個話題的興趣。

1980年代中德國開始允許私人商業電臺後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爲了適應新的競爭對其節目進行了微妙的調整。在全國性的節目中多播放大衆化的節目,而文化和新聞報道的節目則被放到地區性電臺或者專門頻道中去了。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歷史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歷史百科 第2張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的廣播電視在東德邊境的發射塔(黑色點)和在東德境內的可收地區(灰色)。無法收到西德電視的地區(黑色)被戲稱爲“無知之谷”(Tal der Ahnungslosen)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和德國廣播電臺向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發播的電視和廣播節目對於東德的崩潰起了決定性作用。1974年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在東柏林設立了一個辦公室。對於東德公民來說,德國電視一臺的節目是重要的信息來源。約80%的東德人可以收到德國電視一臺的信號。不顧東德政府設立的障礙和對西德記者的驅逐,德國電視一臺的每日新聞和德國廣播電臺是1989年9月最早對萊比錫的週一示威進行報道的。

1990年代

兩德合併後原東德的廣播電視關閉,在東德境內形成了兩個新的公共廣播公司。這兩個公共廣播公司於1992年加入德國公共廣播聯盟。這兩個廣播公司爲中德廣播公司和勃蘭登堡東德廣播公司。北德廣播公司則同時向東北發展,負責對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的廣播。而自由柏林廣播電臺則同時向東發展,負責對重新統一的整個柏林廣播。後來勃蘭登堡東德廣播公司與自由柏林廣播電臺於2003年5月1日合併,形成了柏林-勃蘭登堡廣播公司。

1998年10月1日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的另兩個成員國南德廣播公司和西南廣播電臺合併爲西南廣播公司。

成員

 前成員

組織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是十個德國廣播公司組成的自願聯盟。1950年聯盟組成時制定了一份規章,此外德國的16個州還簽署了一份廣播協議來規定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的工作範圍和制度。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的中心組織是一個成員會議,這個成員會議實際上是組成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的十個成員的理事長的工作會議。除此之外還有各監督部門的主席參加的大會。

成員會議每年選舉一個成員爲聯盟的主席。主席可以連選。從2007年1月1日開始聯盟的主席爲薩爾廣播公司的理事長弗裏茨·拉夫(Fritz Raff)。

總書記【祕書長】

總書記【祕書長】任期五年,地位在於主席之下,兼任副主席職。他負責聯盟的戰略決策、向外代表聯盟的利益以及負責公衆關係工作。總書記的辦公室位於柏林。柏林-勃蘭登堡廣播公司負責其辦公室的正常運行。

總書記擁有參與所有委員會和工作小組(包括子公司)的權利,此外他可以參加任何電視節目會議和與聯盟政策有關的機構。

從2006年7月1日開始西德廣播公司的維瑞娜·維德曼(Verena Wiedemann)任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的總書記。

節目指揮

節目指揮職是在廣播協議中設立的。聯盟的成員以三分之二多數選舉節目指揮,其任期爲至少兩年。節目指揮的任務是與各成員的理事長一起制定聯盟的節目以及協調各成員對全國性的電視和電臺提供的節目。從1992年開始君特·斯特魯夫(Günter Struve)任聯盟的節目指揮。節目指揮手下有一個參謀團來協助他的工作。

 共同使用的技術設施

德國電視一臺和聯盟共同的廣播節目是在法蘭克福的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廣播中心(位於黑森廣播公司的場地上)編輯到一起的。通過其自己的光纖網絡分發給各成員。

過去廣播中心將共同節目通過網絡分發給各成員,然後由各成員發送。從2005年2月開始廣播中心的中央節目管理開始工作,它可以不通過各成員向各地發佈地方化的非直播節目。這個中央節目管理是聯盟的共同設施,其目的在於節省廣播發送的費用。它可以同時向各地發送十個不同的節目,這樣比如可以向各地發送地方性的廣告等。

共同節目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共同製作的節目包括每日新聞和柏林的首都節目製作場,以及位於波茨坦的製作中心。德國電視一臺數字臺的電視和廣播節目全部是在在波茨坦的製作中心數字化的。此外聯盟還擁有一個遍佈全球的記者網。

德國電視一臺

從1954年10月31日開始德國公共廣播聯盟開始播送德國電視一臺(今天官方稱呼爲“一臺”),這個電視臺是聯盟的成員共同製作的。技術上它是在法蘭克福的廣播中心製作合發送的,然後再各州通過無線或者衛星轉播。

其它電視臺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與德國電視二臺、瑞士電視臺和奧地利廣播集團一起播放跨國的3sat電視臺,與德國電視二臺一起播放的德國國內的兒童臺和鳳凰臺,與德國電視二臺和法國的電視臺一起合作製作和播放Arte。除此之外它自己還製作和播放多個專門題目的數字化電視頻道。

廣播

在廣播方面尤其在夜間各成員進行聯播。

德國廣播電臺是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德國電視二臺和德國的16個州的共同合作項目。它有兩個頻道:德國文化廣播電臺和德國電臺。

德國廣播檔案館

早在1952年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就已經在法蘭克福設立了一個各成員公共使用的德國廣播檔案館(一開始叫做德國聲響檔案館)。這個檔案館爲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的成員(以及對其感興趣的公衆)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圖像、聲響和紙面資料的檔案庫。

參考文獻

ARD: ARD Jahrbuch 2005. Hans-Bredow-Institut, 2005, ISBN 3-8329-1730-6 (在線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