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巴爾聯盟戰爭 巴爾聯盟歷史

巴爾聯盟戰爭 巴爾聯盟歷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巴爾聯盟,外文名波蘭文:Konfederacja barska;存在時間1768年–1772年,創始人是卡緬涅茨主教亞當·克拉辛斯基等,是波蘭貴族于波多利亞的巴爾成立的協會。

歷史

巴爾聯盟戰爭 巴爾聯盟歷史

  1768年至1772年的巴爾聯邦

在1767年至1768年間,俄羅斯軍隊強迫波蘭議會(瑟姆),通過了俄國主張的決議:強迫波蘭廢除打壓非天主教徒的傳統國策、宣佈宗教自由、享有平等的公民權(俄國的行爲獲得西歐啓蒙哲學家的讚賞)。對於俄國的強硬幹涉,許多波蘭主教與權貴反應激烈(特別是那些遭到俄軍逮捕和流放的幾位反對派貴族),因此包含基輔主教約佐夫·安德熱·扎武斯基、 克拉科夫主教卡耶坦·索烏蒂克、 以及司令瓦茨瓦夫·熱武斯基、卡緬涅茨主教亞當·克拉辛斯基、卡齊米日·普瓦斯基和米哈烏·克拉辛斯基等人,以及呼應他們的盟友,決定成立“聖戰”聯盟——一個反政府的合法軍事組織,來捍衛他們天主教至上與打壓非天主教徒的“光榮傳統”。聯盟軍與俄軍發生戰鬥,兩方都殺害了許多夾在中間的無辜“異教徒”,造成五萬波蘭民衆的死亡。

開明的波蘭國王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因爲同意俄國的指導、發佈國內宗教自由平等的命令,被國內狂熱的天主教徒,視爲背叛上帝的惡魔。以巴爾聯盟爲首的這批天主教激進派,在發動對俄國的“聖戰”之後,主張譴責國王、撤銷宗教寬容的法案,讓國策回到迫害非天主教徒的路線。

戰爭爆發後,本來國王希望在巴爾聯盟和俄羅斯之間調停(俄羅斯的交涉代表,是派駐華沙的使節尼古拉·萊普寧);但國王發現巴爾聯盟已陷入宗教狂熱,不可能調停後,他派出了一支由總司令弗蘭齊謝克·克薩韋雷·布拉尼茨基與兩位佔領巴爾的將軍,對抗聯盟和俄軍的殘殺行爲,並限制戰火延燒的地區。但是,同時發生的克里伊夫謝那起義(在現今烏克蘭境內),使國王軍無法控制情勢,加速了巴爾聯盟向波蘭東部省份的擴張(甚至波及到立陶宛)。聯盟者向土耳其等外國勢力尋求援助,促成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第五次俄土戰爭)。如此嚴峻的形勢讓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勸告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與聯盟者和解並達成協議。

巴爾聯盟戰爭 巴爾聯盟歷史 第2張

  “在1771年蘭茨克羅納戰役之前巴爾聯盟的祈禱。”由阿爾圖爾·格羅特蓋爾繪

巴爾聯盟戰爭 巴爾聯盟歷史 第3張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被綁架,於1771年畫

戰亂熾熱的時候,由伊格納奇·馬爾切夫斯基、米哈烏·揚·帕茨和親王卡羅爾·拉齊維烏領導的聯盟軍隊,向四面八方漫遊,贏了與俄軍的幾場戰爭。並在最後完全不理國王,自行向歐洲強權派駐使節。在1770年巴爾聯盟委員會將它的總部由西里西亞轉至匈牙利,在那裏他們與法國、奧地利和土耳其展開一系列外交談判,以構建對抗俄羅斯的聯盟。委員會在1770年10月22日宣佈廢黜“背叛上帝、侮辱聖母”的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法國的凡爾賽宮廷,派遣沙勒斯·弗朗蘇瓦斯·迪穆裏耶茲以援助聯盟者,而且命令迪穆裏耶茲幫助他們重組軍隊。同時,國王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見風轉舵,在1771年正打算加入聯盟時,卻在不明就裏的情形中,被華沙的聯盟軍綁架了幾天。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僥倖逃出聯盟的掌控之後,決定回到俄羅斯陣營、鎮壓巴爾聯盟,這對聯盟造成極爲不利的影響。因爲這次廢黜與綁架國王的行爲,聯盟被視爲徹底的叛亂團體,喪失了歐洲多數人的同情與大部分的援助,併成爲普、俄、奧三國協議“瓜分波蘭”的最好藉口。因此三國以保護其所屬宗教陣營爲理由,各自佔領一部分波蘭的國土與人口(普魯士佔新教區、奧地利佔天主教區、俄羅斯佔東正教區),完成1772年的第一次瓜分波蘭。

對聯盟唯一有利的是,因爲法國仍然支援聯盟,而法國使節迪穆裏耶茲對聯盟軍的重組,聯盟仍能抵擋住往後幾年的軍事鎮壓,直到1772年聯盟被徹底擊敗而瓦解。聯盟軍抵抗到最後的幾個據點,分別是:克拉科夫瓦維爾城堡的衛兵,在1772年4月28日宣佈投降;蒂涅茨要塞在7月13日宣佈投降;琴斯托霍瓦要塞在在8月18日宣佈投降;聯盟最後的要塞,應該是11月28日宣佈投降的扎古日的修道院)。

巴爾聯盟失敗後,他們的家人被俄羅斯當做囚犯,成爲了第一批被流放至西伯利亞的波蘭人。 俄羅斯人在波蘭立陶宛聯邦建立了3所集中營以關押波蘭戰俘,在那裏戰俘要等候發落。

影響

一些歷史學家將巴爾聯盟看做是第一次波蘭起義。 一開始,巴爾聯盟的參與者被看做是反叛中央與不愛國的叛國者,特別是當聯盟向異教的外國勢力(伊斯蘭的土耳其)求援,並接受其支助的時候。但在1770年,因爲俄軍向理論上獨立的聯邦進軍並任意掃蕩其領土,並且當普、俄、奧三國強迫波蘭瑟姆,承認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蘭的時候,聯盟者逐漸塑造出自己愛國的流亡軍人形象,宣傳自己是依然忠實留在祖國波蘭的流亡軍人。這個形象在後兩個世紀中,引領並激發出波蘭軍團和其他流亡軍人的形象。 對於聯盟的評論,歷史學家分成兩派,提出正反相互對立的觀點:有些人批評聯盟狹隘偏執的天主教立場,以及不開放公民權給非天主教的倒退行爲,斷言其導致了第一次瓜分波蘭,要爲此負責;其他人則讚揚它是第一支真誠爲國家付出的軍隊,他們嘗試恢復波蘭的自主,並且盡了最大的努力,第一次瓜分波蘭自有其必然的原因,聯盟不需要對此事負責,也不應受到苛責。

參見

第一次瓜分波蘭

亞歷山大·比比科夫

約佐夫·薩瓦-察靈斯基

出處

本條目出自已經處於公有領域的: Chisholm, Hugh (編).大英百科全書第十一版.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11年.

進階閱讀

Aleksander Kraushar, Książę Repnin i Polska w pierwszem czteroleciu panowania Stanisława Augusta (1764-1768) ,(萊普寧親王和波蘭在斯坦尼斯瓦夫統治的頭四年(1764年-1768年))

F. A. Thesby de Belcour, The Confederates of Bar (波蘭語)(克拉科夫,1895年)

Charles Francois Dumouriez, Mémoires et correspondance (巴黎,1834年)

Radom i Bar 1767-1768: dziennik wojennych działań jenerał-majora Piotra Kreczetnikowa w Polsce w r. 1767 i 1768 korpusem dowodzącego i jego wojenno-polityczną korespondencyą z księciem Mikołajem Repninem 波茲南 18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