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六位帝皇丸”,李旦爲何在後世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外號?

“六位帝皇丸”,李旦爲何在後世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外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即唐睿宗,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第四子,唐中宗李顯同母弟。李旦前後兩次登基,一共在位八年(684年—690年,710年—712年),真正掌權兩年。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作爲唐朝的第五位,同時也是第七位皇帝,李旦在後世有一個很有趣的外號,叫做‘六位帝皇丸’。

爲什麼叫他‘六位帝皇丸’呢?因爲李旦他們一家人,可以組團做皇帝!李旦他爺爺李世民是皇帝,他爹李治是皇帝,他媽武則天是皇帝,他哥哥李顯是皇帝,他侄子李重茂是皇帝,他兒子李隆基還是皇帝!

更有趣的是,李旦一生做過兩次皇帝,但這兩次登基,都不是他自己爭取來的。第一次是他媽武則天,把皇位送到了他手裏。第二次則是他的兒子李隆基,再次把皇位送給了他。

縱觀中國數千年古代歷史,有着這種離奇經歷的皇帝,恐怕只有李旦一人了。

“六位帝皇丸”,李旦爲何在後世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外號?

公元662年,李旦出生於長安。李旦出生的時候,唐朝正處於空前強大的時期。他的父親李治,已經在位十餘年,將唐朝治理得井井有條。但同時,因爲李治有嚴重的頭疼病,所以李治選擇讓自己的皇后,也就是李旦的母親武則天,幫自己一起打理朝政。夫妻二人共同處理朝政,這被後世稱之爲‘二聖臨朝’。

在李旦出生之前,李治和武則天就已經有了三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顯,李旦則是老四。而身爲長子的李弘,早在幾年之前,就已經被封爲了太子。

前面有了三個哥哥,照理來說,李旦是絕對沒機會做皇帝的。所以李旦從懂事的那天開始,就從未想過自己以後能做皇帝,只想做一個閒散王爺了事。李旦少年時所接受的教育,也都是以一個閒散王爺的標準進行的,這讓李旦少了所謂的帝王才能,卻在書法、文學等方面,頗有建樹。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李旦14歲那年,他的大哥李弘,卻突然因病暴斃。李弘一直是一個十分出色的儲君,深受李治和武則天的喜愛。在李弘死後,李治甚至破例追贈李弘爲皇帝,這也是唐朝歷史上唯一一次父親追贈兒子爲皇帝的先例。

李弘死後,按照傳統的宗法繼承製,就該輪到嫡次子李賢做太子。李賢做了太子之後,也表現得十分賢明,得到了大臣們的喜愛。但是,後來李賢卻因爲種種原因,和皇后武則天產生了矛盾,母子二人成了敵人。最後,武則天派人在李賢的太子府內,搜出了數百具盔甲,舉報李賢謀反。在古代,私藏甲冑是謀反的大罪,就算是太子也不能免罪。所以最後,李治只能無奈之下,廢掉了李賢的太子之位,改立老三李顯做太子。

“六位帝皇丸”,李旦爲何在後世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外號? 第2張

李顯成爲太子之後,吸取了之前哥哥的教訓,開始老老實實做他的太子,再也不和武則天爭權。與此同時,身爲皇帝的李治,身體情況則開始越來越差。公元683年,李治因病去世,李顯終於順利登基爲帝。

不過,李顯雖然當上了皇帝,但當時的朝政大權,依然都掌握在太后武則天手裏。李顯之前雖然做了很長時間的溫順太子,但如今做了皇帝之後,他也打算抓穩皇權。爲了和太后武則天爭權,李顯決定重用自己皇后韋氏那邊的族人,組成一個強大的外戚集團,和武則天抗衡。然而就在李顯剛剛表現出這個態度之後,武則天卻在第一時間動手,直接廢掉了李顯的太子之位,將李顯改封爲廬陵王,趕出了京城。

就這樣,在老三李顯被廢之後,身爲老四的李旦,被武則天扶上了皇位,做了新的皇帝。

只不過,李旦的這個皇位,幾乎就等於是天上掉下來的一樣。李旦原本只打算做一個閒散王爺,從小到大也一直都是過着閒散的生活。突然讓他做了皇帝,李旦自然不知道該如何行使自己皇帝的權力。再加上當時武則天把持朝政,也用不着李旦過問朝政。所以李旦登基之後,直接就成了一個傀儡皇帝。

雖然是皇帝,但李旦的日子,卻過得十分悽慘,反倒還不如之前做閒散王爺的時候了。

因爲是傀儡皇帝,武則天怕李旦圖謀不軌,所以將李旦徹底軟禁在皇宮內,根本不讓李旦一家接觸外人,完全沒了自由。而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所有支持李旦,反對武則天的李家宗室,幾乎都被武則天屠戮殆盡。

“六位帝皇丸”,李旦爲何在後世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外號? 第3張

直到公元690年,此時的唐朝,已經完全被武則天掌控。武則天終於按捺不住,開始暗示李旦禪位。李旦也早就樂得如此,連忙將皇位讓給了母親武則天。就這樣,武則天從自己的兒子手裏,搶過了皇位,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武則天登基之後,將李旦封爲了太子。雖然不再是皇帝,但李旦的處境,反倒比做皇帝的時候更加危險。因爲武則天的幾個侄子,都在一旁虎視眈眈,企圖奪取李旦的太子之位。武則天亦是對李旦嚴加防備,生怕李旦找機會復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李旦,生活反倒是更加艱難了。非但沒有自由,就連一家人的性命,都很難保全。

公元693年,李旦得罪了武則天身邊的一個婢女。這個婢女隨後向武則天告發,說李旦的太子妃劉氏,以及妃子竇氏,通過巫蠱之術詛咒武則天。結果就在幾天之後,恰逢過年,劉氏和竇氏去給武則天拜年,武則天直接命人打死了兩人,屍體都不知所蹤。

劉氏是李旦的太子妃,之前還曾做過皇后,而竇氏則是後來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也是當時李旦的寵妃。這樣的兩個人,身份顯然都不一般。然而在這兩人死後,作爲丈夫的李旦,卻要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一樣,第二天依然扮出一副笑臉面對所有人。當時李旦的處境,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種擔驚受怕做太子的日子,李旦過了整整八年。直到八年之後,隨着武則天年齡越來越大,武則天才開始認真思考繼承人的問題。在狄仁傑等大臣們的勸說之下,武則天終於決定,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不是武家的那幾個侄子。不過武則天最後卻並沒有選擇李旦,而是選擇了早已流放多年的老三李顯,作爲自己的繼承人。

公元698年,武則天將李顯從外面接回了京城。李旦得知之後,直接稱病不出,堅決將太子之位讓給自己的哥哥李旦。就這樣,在李旦的識趣退讓之下,同年九月,老三李顯再次成爲太子,李旦則被改封爲相王。

“六位帝皇丸”,李旦爲何在後世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外號? 第4張

雖然從太子變成了王爺,但李旦的生活,卻好了很多。因爲從這時開始,武家人的進攻目標,就不再是他,而是身爲太子的哥哥李顯。而且,武則天也不再防備他,允許他正式做官,擁有一定的權力。

公元701年,突厥入侵,李旦作爲名義上的唐軍主帥,前去抵抗。雖然只是名義上的統帥,但這時的李旦,好歹有了兵權,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戰爭結束之後,李旦又被封爲左、右羽林衛大將軍。

此後的幾年裏,李旦雖然依然過着閒散王爺的生活,但卻有了一定的兵權,再也沒有人敢欺負他了。和之前做皇帝和太子的那段屈辱歲月相比,如今的生活,實在是好了太多。

這樣的日子,李旦過了四年。四年之後,隨着武則天逐漸病重,宰相張柬之發動了政變,擁立李顯登基。李顯登基之後,對於李旦這個弟弟,非但沒有任何提防之心,反倒是極爲信任,讓李旦執掌京城兵權,並且以宰相身份參與朝政。不過,李旦知道哥哥對自己的這份信任,只是因爲當時武家的勢力還很強,哥哥需要他幫忙制衡武家。所以不久之後,李旦就再次讓出了所有的權力,繼續做他的閒散王爺。

此後的五年裏,李旦繼續過着優哉遊哉的生活,不管是朝堂上的任何一方勢力,都沒有人來找他的麻煩。因爲當時的李旦,手裏根本沒有什麼權力,沒有讓他們覬覦的價值。然而五年之後,到了公元710年,情況再次出現了變化。

這一年,李旦的哥哥李顯,突然暴斃。李顯死後,皇后韋氏立李顯的兒子李重茂爲帝,同時徹底把持了朝政,妄圖再次重演當年武則天的舊事。先做一個掌權的太后,然後再搶奪李重茂的帝位,做唐朝的第二位女皇帝。

“六位帝皇丸”,李旦爲何在後世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外號? 第5張

對於這場政治動盪,李旦本來不願參與其中。奈何他的身份太過特殊,最終還是被捲了進去。李顯去世後,李旦被新上任的皇帝李重茂,拜爲太尉。如此一來,執掌兵權的李旦,也就成了韋氏的眼中釘肉中刺。

如果就這樣發展下去的話,接下來李旦恐怕就會被韋氏找機會除去。但萬幸的是,李旦生了一個好兒子李隆基。李隆基眼見時局至此,積極聯絡自己在京城內部結交的一些勢力,並且得到了自己姑姑太平公主的支持。最後,李隆基率兵深夜入宮,突然發動政變,誅殺了韋氏,徹底掌握了京城。

此後,京城大權基本落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手裏,作爲皇帝的李重茂,見到這個局面,也就再沒了辦法,最後只能將皇位禪讓給自己的叔叔李旦。於是,李旦就這樣稀裏糊塗的第二次當上了皇帝。

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此時的李旦,依然權力有限,朝政權力都掌握在兒子李隆基,以及妹妹太平公主手裏。李隆基並非李旦的長子,李旦的長子名叫李成器,此時還活着。如果按照傳統的宗法繼承製,李成器就該做太子。不過李成器倒也識趣,知道自己做太子沒有任何好處。乾脆高風亮節的表示,自己不做太子,將太子之位,讓給了弟弟李隆基。

李隆基做了太子之後,開始在朝中繼續擴充自己的勢力。但如此一來,李隆基就難免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產生權力衝突。太平公主此時已經是權勢滔天,但卻依然不滿足,打算更進一步。如此一來,李隆基就成了她的敵人。這對之前曾聯手誅殺韋氏的姑侄二人,終於就此成爲了敵人。

“六位帝皇丸”,李旦爲何在後世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外號? 第6張

所有的這一切,李旦都看在眼裏。在經過了數十年的朝堂鬥爭,見慣了李家內部相互廝殺之後,李旦實在是不忍李家內部再次同室操戈。所以,李旦做了很多事情,希望能夠避免那個他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李旦先是幫李隆基剪除對手,將自己其他的幾個兒子,都明升暗降,全部削去了兵權。同時還打算將太平公主外放,以此來解決矛盾。然而最後,太平公主卻靠着自己在京城內根深蒂固的勢力,硬是留了下來。非但如此,太平公主還繼續在朝堂上對李隆基發起進攻,企圖廢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

眼見於此,李旦也沒了辦法。最後,李旦只能想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直接禪位,直接將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李隆基。希望李隆基登基之後,太平公主能夠放棄奪權,李隆基也能對姑姑太平公主網開一面。所以,公元712年,李旦再次禪位,將自己的皇位,讓給了兒子李隆基。

然而李旦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他禪位之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雙方,依然沒有放棄的意思。太平公主在朝中權勢極大,當時朝中的七名宰相,有五人都是出自太平公主門下。太平公主甚至曾公然提出過廢帝,最後被很多文臣反對,這纔沒有得手。而在這次廢帝失敗之後,太平公主更是暗自開始集結自己的勢力,打算通過政變,奪取最高權力。

李隆基也不傻,見到姑姑太平公主如此行事之後,心中最後一絲親情,也徹底泯滅了。公元713年七月,李隆基搶先下手,在京城內大肆清理太平公主的黨羽,最後賜死了太平公主。

親眼目睹這一切的李旦,雖然有心阻止,但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毫無權力的太上皇,根本無法阻止自己的兒子,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妹妹被賜死。此後的李旦,徹底心灰意懶,放棄所有權力,安心做一個不問世事的太上皇。

“六位帝皇丸”,李旦爲何在後世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外號? 第7張

三年之後,李旦因病去世,終年55歲。

李旦這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環境當中生活的。而且,因爲李旦的身份實在太過特殊,就算李旦有心躲避,也根本躲不開這些紛爭。在幾十年的人生當中,李旦先後見到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哥哥、妹妹、兒子……爲了所謂的權力,同室操戈,對自己的親人下手。而李旦本人,從始至終只想做一個閒散王爺,他不想去爭奪什麼最高權力,所以才能在妹妹和兒子鬥爭最激烈的時候,選擇讓出自己的皇位,並希望以此平息他們的紛爭。

但事實證明,李旦想的還是太簡單了。他的退讓,其實什麼都改變不了。

李旦兩次做皇帝,都是別人將皇位硬塞給他的,而李旦本人,其實並沒有去爭取。想要做皇帝的人,處心積慮去鬥爭,往往求而不得;而李旦這種只求做閒散王爺的人,卻偏偏有人將皇位送到了他的面前。不得不說,歷史有時候真的是很有趣。

從始至終,李旦只是一個被時代裹挾着前進的可憐人而已。但因爲他的身份太過特殊,所以無法遠離這些紛爭。李旦的一生,也清楚地告訴了後人,什麼才叫真正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