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竇嬰矯詔案是怎麼回事?竇嬰的遺詔是怎麼來的?

竇嬰矯詔案是怎麼回事?竇嬰的遺詔是怎麼來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竇嬰矯詔案是怎麼回事?竇嬰的遺詔是怎麼來的?不知道沒關係,本站小編告訴你。

元光四年(前131年),丞相田蚡與魏其侯竇嬰、將軍灌夫發生衝突,靠着姐姐王太后的支持而迫使外甥漢武帝將竇嬰、灌夫逮捕治罪。隨後竇嬰爲了救自己與灌夫,便拿出漢景帝給自己的遺詔,將之獻給漢武帝。然而朝廷認爲詔書爲假,便處死了竇嬰、灌夫。那竇嬰所持的遺詔是真是假呢,

一,灌夫罵座

夏,丞相取燕王女爲夫人,有太后詔,召列侯宗室皆往賀。(史記·田蚡傳)

元光四年(前131年)夏,燕王劉定國爲了掩蓋自己私通庶母、強奪弟媳的醜事,便把女兒劉氏嫁給了權傾朝野的丞相田蚡爲妻。田蚡爲了彰顯自己的權威,便大操大辦此次婚禮。王太后爲了給弟弟田蚡助勢,便下詔讓長安的宗室和列侯都去田府祝賀。

魏其侯竇嬰此前與田蚡交惡,但迫於太后的詔書,只得邀請好友灌夫和自己一同前去。灌夫不滿田蚡小人得志,便向竇嬰推辭說:“我多次酒後失禮而得罪了田蚡,況且不久前又與他發生過沖突,還是不去爲好。”

原來田蚡出任丞相後不久,灌夫就請他去竇嬰家作客以示好。然而田蚡卻對此十分輕慢,由此惹怒了剛正不阿的灌夫,二人於是互相敵視。後來田蚡又向竇嬰強索良田不成,導致二人交惡。

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潁川,橫甚,民苦之。請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請。”灌夫亦持丞相陰事,爲奸利,受淮南王金與語言。賓客居間,遂止,俱解。(史記·田蚡傳)

然後田蚡爲了報復灌夫,就在元光四年(前131年)春嚴查灌夫家族的不法行爲。幸虧灌夫握有田蚡私交藩王的罪證,這才迫使田蚡收斂。隨後二人就在雙方門客的調解下和解,不再互相追究對方。

竇嬰矯詔案是怎麼回事?竇嬰的遺詔是怎麼來的?

但竇嬰認爲此事已經過去,況且雙方已經和解,擔心不去會惹怒田蚡,便硬拉着灌夫去了田家祝賀。然而參加田蚡婚姻的宗室和列侯都對田蚡恭敬有加,在他祝酒時全都離席祝賀。可等到竇嬰祝酒時,只有他的老朋友離席還禮,其他的宗室和列侯都無動於衷。

灌夫對此很氣憤,怨恨那些輕視竇嬰的人只會阿諛奉承。隨後灌夫起身敬酒,等輪到田蚡時,他表示自己喝不了多少。灌夫見田蚡不給自己面子,於是勸酒說:“丞相是貴人,都喝完吧!”

然而田蚡執意不肯喝完,灌夫無奈,只得向其他人敬酒,輪到了臨汝侯灌賢。雖然灌賢是灌家家主而自己曾是灌家家臣,但灌夫自認爲爲灌家效力多年,灌賢應該給自己這個老臣面子。可灌賢忙着和衛尉程不識小聲耳語,就沒有離席還禮。

灌夫早就積攢了一腔怒氣,於是對着灌賢怒罵說:“你平生把程不識看得不值一錢,現在長輩敬酒,你又學小女子切切私語。”

田蚡聽了很生氣,認爲灌夫是在挑釁,於是質問灌夫說:“程不識和李廣是東西兩宮的衛尉,你今天當衆羞辱程將軍,難道就不給李將軍留面子嗎?”

灌夫回答說:“今天你就是砍掉我的頭顱,我也在所不惜,哪裏還會在乎什麼程將軍和李將軍呢!”

(田蚡)劾灌夫罵坐不敬,系居室。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諸灌氏支屬,皆得棄市罪……諸灌氏皆亡匿,夫系,遂不得告言武安陰事。(史記·田蚡傳)

前來祝賀的宗室和列侯見田蚡與灌夫爭吵起來,不願惹麻煩,於是紛紛起身以上廁所爲由離開。竇嬰見了,連忙拉着灌夫離開。然而田蚡對灌夫罵座十分生氣,強令僕人將其扣押,決定將其除掉,以免他再拿自己私交藩王的罪證威脅自己。接着田蚡以灌夫藐視太后詔書爲由將其拘禁,還派人追捕灌夫族人想要斬草除根。

二,田竇辯論

竇嬰派人去向田蚡求情,希望他放了灌夫。然而田蚡早就想殺掉灌夫,便對此予以拒絕。竇嬰無奈,決定挺身而出,一定要救出灌夫。竇嬰夫人擔心丈夫此舉會惹怒太后而導致竇家遭禍,便勸他不要去。可竇嬰寧願失去爵位也不願看着好友被害,便執意向漢武帝上書求助。

漢武帝召表伯竇嬰入宮,向他問明事情原委,認爲他說得對,灌夫罪不至死,便讓他到朝廷上公開討議此事。然後百官在朝廷上討論灌夫之事。竇嬰爲了救出灌夫,於是大力稱讚灌夫的功勞,說他只是酒後糊塗,沒有什麼大罪。

田蚡爲了反擊竇嬰,便極力詆譭灌夫橫行霸道,還給他按上大逆不道的罪名。竇嬰見田蚡不講理,於是揭露他強佔土地,收受財寶的醜事。田蚡十分生氣,於是反駁稱自己只是喜好財貨美女,並沒有什麼野心;可竇嬰與灌夫對朝廷心懷不滿,還收攏天下豪傑,明顯是圖謀不軌。

漢武帝聽了,於是詢問百官說:“他們二人誰說的對?”

竇嬰矯詔案是怎麼回事?竇嬰的遺詔是怎麼來的? 第2張

御史大夫韓安國爲了緩和田蚡與竇嬰的矛盾,於是和稀泥的回答說二人說的都有道理,希望皇帝聖裁。主爵都尉汲黯支持竇嬰,內史鄭當時則左右搖擺,其他大臣爲了自保則默不作聲。

漢武帝對此十分生氣,故意斥責鄭當時說:“你平時多次議論竇嬰、田蚡的長短,現在衆人一起討論,你卻畏首畏尾地像駕在車轅下的小馬駒,我要把你們一起殺掉。”

三,竇灌遇害

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且帝甯能爲石人邪!此特帝在,即彔彔,設百歲後,是屬寧有可信者乎?”(史記·田蚡傳)

王太后擔心弟弟受委屈,便派人在宮外探聽朝會的消息,對結果十分生氣,便訓斥兒子漢武帝放任其舅被人欺負,於是以絕食來威脅他處罰竇嬰和灌夫。漢武帝無奈,只得向母親謝罪,派御史調查此事。隨後御史就奉皇帝的旨意調查竇嬰所說,發現其所說不實,有包庇灌夫的嫌疑,於是以欺君之罪捉了竇嬰。

孝景時,嬰嘗受遺詔,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漢書·灌夫傳)

竇嬰是漢景帝時的重臣,因爲平定七國之亂而深受皇帝重用。漢景帝晚年擔心兒子劉徹年少難以坐穩皇位,便給竇嬰留了遺詔,授予他便宜行事之權。此時竇嬰身陷囹圄,爲了自救,便通知侄兒拿着遺詔去找漢武帝,希望求見皇帝。

漢武帝見到遺詔,便命主管官員覈實真假,然而該官員沒有發現宮內的遺詔備份,便彈劾竇嬰僞造先帝遺詔。漢武帝無奈,於是先處死了灌夫。隨後田蚡擔心竇嬰獲釋,於是派人散播攻擊他的謠言。漢武帝聽了謠言,於是處死竇嬰。

四,遺詔真假

船長認爲竇嬰所持漢景帝遺詔爲真,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嬰引卮酒進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漢之約也,上何以得傳樑王!”太后由此憎嬰。嬰亦薄其官,因病免。(漢書·竇嬰傳)

首先竇嬰在漢景帝時直言敢諫,敢於頂撞堂姑竇太后“兄終弟及”的心意,支持皇帝“父死子繼”的心意,可見竇嬰是對漢景帝忠心耿耿的大臣,加之他在平定七國之亂時立有大功,所以漢景帝對他十分信任,讓他成爲與周亞夫共同位高權重的大臣。雖然竇嬰因爲反對廢太子而惹怒漢景帝,但他淡薄名利與權勢,所以漢景帝完全放心給他留遺詔而不怕他造反。

竇嬰矯詔案是怎麼回事?竇嬰的遺詔是怎麼來的? 第3張

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爲王者於慄姬,曰:“百歲後,善視之。”慄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也(史記·外戚世家)

其次漢景帝之所以廢皇太子劉榮,就是擔心其母慄姬會成爲呂后。而漢景帝去世時,兒子漢武帝只有15歲,屬於主少國疑。那漢景帝極有可能擔心兒子即位後受制於其母王氏而無法掌控權勢,會成爲王氏外戚的傀儡,便給予竇嬰便宜行事之權,讓兩家外戚互相牽制。同時《史記》和《漢書》都記載竇嬰“常受遺詔”,認爲遺詔是真,可見竇嬰沒有僞造遺詔。

書奏上,而案尚書大行無遺詔。詔書獨藏魏其家,家丞封。乃劾魏其矯先帝詔,罪當棄市。(史記·竇嬰傳)

最後竇嬰所持漢景帝遺詔在宮內沒有備份,後人猜測有多種可能性:漢景帝故意不留備份;王太后和田蚡私毀備份;漢武帝私藏備份。然而這些猜測都卻乏有力證據,可能永遠都無法說清備份丟失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