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間印象 > 歷史劇 > 義烏人曾經打過一場羣架 改變了整個明朝的歷史

義烏人曾經打過一場羣架 改變了整個明朝的歷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電視連續劇《抗倭英雄戚繼光》

近日,電視連續劇《抗倭英雄戚繼光》正在央視一套熱播。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戚繼光剿滅倭寇、保衛家國的一腔熱血,連《新聞聯播》也點贊,稱其“還原華夏風骨”。

剛更新的16集中,戚繼光到了義烏,目睹了一場械鬥後,被義烏人的彪勇橫霸深深震撼,於是招募4000義烏人入伍。誰也不會想到,這次偶遇,將改變大明歷史。

以後戚繼光征戰南北,屢立戰功,戚家軍威震天下,它的主力正是這些義烏兵。

他們跟隨戚繼光剿平了浙江、福建、廣東的倭寇,甚至雄赳赳跨過鴨綠江,到朝鮮平倭。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開始,這支部隊曾屢次攻堅、解圍、迎戰、追擊,而從未在戰鬥中被倭寇擊潰。

爲什麼戚繼光會看上義烏兵?後來這些義烏兵又去了哪裏?

浙師大人文學院中國史碩士生導師龔劍鋒對義烏兵做過不少研究,這幾天他也在追這部劇,非常願意和大家說說義烏兵的那些事。

義烏人曾經打過一場羣架 改變了整個明朝的歷史

義烏赤岸鎮,戚家軍紀念館。

戚繼光爲何看上義烏兵?

根據史料記載,明朝嘉靖年間,浙江沿海倭寇爲患,朝廷多次派兵進剿,都大敗而回。1555年,在山東御倭有功的戚繼光,調到浙江抗倭。

義烏人曾經打過一場羣架 改變了整個明朝的歷史 第2張

因爲覺得明朝衛所兵戰鬥力太差,他屢次向朝廷提出在浙江徵兵的建議:“十室九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豈無材勇!”他同時保證:“誠得浙士三千,親行訓練,比及三年,足堪禦敵。”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

然而戚繼光一開始垂青的是紹興兵和麗水兵。不過很快就發現他們不靠譜。1558年,在舟山岑港戰役中,他苦心訓練出來的新軍不堪一擊。戰鬥付出慘重代價,明軍傷亡3000餘人,敵軍傷亡不到千人,他自己也被罷免。

這讓戚繼光反省,紹興地區以商業著名,在這種大環境下的人適於經商卻不適於作戰。遇見戰鬥力較弱的倭寇敢於奮勇殺敵,但若遇到強敵便畏懼不前。“要建立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須招忠勇彪悍之人入伍。”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路過義烏,目睹了那場驚天動地的打架事件。

而龔劍鋒研究,這場打架事件在明代崇禎《義烏縣誌》就有記載,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永康人在倍磊八寶山一帶發現有銀礦,於是召集上千人到前往搶礦,倍磊大戶陳大成等率領族人奮起護礦,於是爆發了大規模的械鬥。

剛開始義烏好幾人被打死。後來赤岸、毛店等地的人都參與進來,共聚集3000多人踊躍逆擊。雙方曠日持久的械鬥從4月持續到10月。最終以義烏人勝利告終。這一場景,在電視劇裏得到較好還原。

而暢銷書《明朝那些事》裏有更加誇張的描述: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六月起,義烏礦工、鄉民與從永康趕來的開礦者爆發械鬥,雙方參與毆鬥人數累計達三萬人左右,歷時四個月,直到十月秋收方告結束,死傷共計二千五百餘人。

那是讓戚繼光永生難忘的一幕,無數平凡的義烏百姓在那一刻變得如此不平凡,他們不論男女老幼,大家一同上陣,用所有能找到的武器打擊敵人,農民用鋤頭,礦工用钁頭,連家庭主婦也拿起了菜刀,眼中冒着兇光,狂叫着衝進敵陣,大砍大殺,生人勿近。他們不但砍人勇猛,還極具犧牲精神和優良的鬥爭傳統,父親傷了兒子替,哥哥殘了弟弟上,就連被人打到剩一口氣,擡到家就死的人,臨死前還要留下一句遺言:我死之後,你們接着打!

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戚繼光由衷地發出了感嘆。而龔劍鋒說,戚繼光不認可械鬥,但義烏人的勇敢、團結、彪悍讓他佩服。

他再次上《練義烏兵議》:“無兵而議戰,亦猶無臂指而格干將。聞義烏露金穴括徒,遞陳兵於疆邑,人奮荊棘御之,暴骨盈野,其氣敵愾,其習慓而自輕,其俗力本無他,宜可鼓舞。及今簡練訓習,即一旅可當三軍,何患無兵?”

獲得浙江總督胡宗憲同意後,1559年9月,戚繼光往義烏招兵,並設置了重重規定,只吸收不投機取巧、不怕死的老實人當兵。經過選拔,有四千多義烏人光榮入選。後來,戚繼光又曾兩次到義烏招兵,每次各10000人。數次大約共招了26000人。

義烏西門戚宅裏大夫第———戚繼光招兵處。

義烏兵大小數百戰未嘗敗績

義烏兵也沒讓戚繼光失望。不僅紀律嚴明,更有官兵之親密團結,歷代兵家所倡導的“官兵同欲”在義烏兵中有着充分的體現,也因此,義烏兵能夠達到全軍一致,渾然一體。自此從軍尚武遂成爲義烏當地的民俗。

經過嚴格訓練,以義烏兵爲主體的戚家軍,成爲中國歷史上最能打的一支隊伍。自成軍起,轉戰浙江、南直隸、福建、廣東,大小數百戰未嘗敗績。

萬曆時甚至雄赳赳跨過鴨綠江出征朝鮮,打擊日本豐臣秀吉侵略,保衛了大明北疆的安全。

義烏人曾經打過一場羣架 改變了整個明朝的歷史 第3張

通過幾個戰役可以一窺義烏兵的神勇:

嘉靖四十年臺州之役,經新河,花街,上峯嶺,藤嶺,長沙等戰鬥,十三戰十三捷,斬殺真倭3000餘級,燒殺溺斃無算;

福建之役,總兵力六千,經橫嶼,牛田,林墩三戰,斬真倭5000餘級,其中橫嶼之戰是一場精彩的步炮協同作戰,先以火炮擊沉倭寇戰船並轟擊倭寇大營,再以突擊隊強行登陸突破倭寇本陣,斬殺倭寇頭領。

嘉靖四十二年平海衛,仙遊,王倉坪,蔡丕嶺四戰,斬真倭20000餘,另於廣東剿滅勾結倭寇的海盜吳平,斬從倭30000,吳平逃亡海上。同時還創造了,以平均每22人傷亡,換取斬殺1000人的冷兵器時代敵我傷亡比的奇蹟。

這些樸實彪悍的義烏農民、礦徒,視國如家,英勇殺敵,其統帥戚繼光也因這支勇猛彪悍的軍隊成爲中國歷史上的名將。

戚家軍也中涌現了一批義烏籍名將,如童子明、陳大成、王如龍、朱文達、陳子鑾等。

義烏人曾經打過一場羣架 改變了整個明朝的歷史 第4張

長城腳下“義烏村”

  那麼,這些義烏兵後來又到了哪裏?

根據龔劍鋒的研究,1567年,東南沿海的抗倭鬥爭結束後,爲除北方邊患,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義烏兵也被徵調至長城沿線,被戚繼光作爲“兵樣”訓練北兵。

這之後,戚繼光專守北部邊防16年,蒙古騎兵窺視而不敢前進半步。

還有不少史料記載,義烏兵後來在北邊修長城、立敵臺,比如山海關老龍頭、北京金山嶺長城、撫寧董家口長城都出現過義烏兵的身影。

不久前,在董家口長城附近叢林中找到一塊明代石碑,上書“浙江金華府易武人”即“浙江金華府義烏人”,是一份重要歷史文獻。

同時,爲了穩定軍心,朝廷推行了“徙民實邊”政策,允許義烏兵的家屬前來探親以及隨軍戍邊,因此在長城腳下形成了很多村落,形成今天的“義烏村”。

不過龔劍鋒說,歷史上記載義烏村的史料很少,很難考證。據秦皇島市文化局調查數據,義烏村有158個。《明史》記載戚繼光帶領3000義烏兵赴薊鎮任職,並允許士兵攜帶家屬同往。同時清代嘉慶《義烏縣誌》也有關於義烏兵散落於北方及福建、廣東達數萬人的記載。

這些赤膽忠心的義烏將士,以他們的血和肉,永遠地倒在了異鄉的土地上,捍衛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