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蘇峻之亂髮生的背景如何?最後的結果怎樣?

蘇峻之亂髮生的背景如何?最後的結果怎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峻之亂,又稱蘇峻、祖約之亂,是東晉年間發生的一場動亂,爆發於咸和二年(327年),由歷陽內史蘇峻發起,聯結鎮西將軍祖約以討伐庾亮爲名起兵進攻建康。於次年攻破建康執掌朝政,庾亮則與江州刺史溫嶠推舉徵西大將軍陶侃爲盟主,建立討伐軍反抗蘇峻,同時三吳地區亦有義兵起兵。亂事於咸和四年(329年)隨蘇峻於前一年戰死和餘衆陸續被消滅而結束。

背景

蘇峻之亂髮生的背景如何?最後的結果怎樣?

在王敦之亂中,蘇峻在太寧二年(324年)王敦進攻建康時曾出兵幫助朝廷軍抗擊王敦。故此戰後因功升任使持節、冠軍將軍、歷陽內史、加散騎常侍,並封邵陵公。蘇峻因有功於國,漸漸擁有很高威望,而且有精兵萬人,武器亦精良,是江北一個強的軍事力量。但蘇峻卻因而驕縱,更加收納亡命之徒和隱匿逃亡的罪犯。其中於咸和元年(326年)時,中書令庾亮誅除了意圖作亂的南頓王司馬宗,其黨羽卞鹹的哥哥卞闡逃亡到蘇峻處,庾亮雖然命蘇峻送還卞闡,但蘇峻竟沒有聽命。庾亮因而認定蘇峻必爲禍患,終會叛亂。

另一方面,祖約亦曾參與討伐王敦,並鎮守壽春,防衛北方。但祖約因爲認爲自己名氣和資歷都不在郗鑑和卞壼之下,卻未能成爲明帝所命的輔政大臣而一直耿耿於懷,更認爲是庾亮篡改遺詔的結果。咸和元年(326年)後趙石聰進攻壽春,祖約向多次朝廷求援但都不獲派兵支援;及後石聰被蘇峻所派的韓晃擊退後,朝廷卻在打算修築塗塘作防禦用。祖約因而覺得是朝廷拋棄了他,十分憤恨,更有怨言。

徵召致叛

咸和二年(327年),爲解決蘇峻的隱憂,庾亮決心徵蘇峻入朝,認爲即使真的將他逼反,也是小禍;反而數年後才讓他作亂,那蘇峻力量會發展到強得難以壓制。但當時朝中衆人都不同意庾亮,光祿大夫卞壼反對聲音最強,認爲不能操之過急。與庾亮關係良好的溫嶠亦多次寫信勸止庾亮,但庾亮都不聽。蘇峻聽聞庾亮的打算,於是派司馬何仍向庾亮轉述自己不願入朝任職的意願,但庾亮拒絕,更命監淮北軍事的郭默爲後將軍、領屯騎校尉;弟弟庾冰爲吳國內史,用以防備蘇峻。

隨後朝廷便下詔要召蘇峻爲大司農,加散騎常侍,位特進。並將兵衆交給其弟蘇逸統領。蘇峻及後上表要求讓他改鎮青州一荒郡,但庾亮不準。蘇峻知道不能改變,但擔心庾亮這次其實是要加害他,在赴召的猶豫間,參軍任讓建議蘇峻起兵。同時阜陵縣令匡術亦勸蘇峻起兵,蘇峻於是不應命。

蘇峻亦知祖約怨恨朝廷,於是派參軍徐會去推崇祖約,並請他與他聯手討伐庾亮。祖約知道後十分高興,譙國內史桓宣知道勸阻,但祖約不聽,及後便派侄兒祖渙和女婿許柳與蘇峻會合,正式起兵。

朝廷抵抗

蘇峻之亂髮生的背景如何?最後的結果怎樣? 第2張

溫嶠知道蘇峻不應命後,便立即打算率兵入衛建康,同時三吳亦有義兵;但庾亮都不許,更答覆溫嶠不要赴京。後任命卞壼爲尚書令、領右衛將軍,會稽內史王舒行揚州刺史事,吳興太守虞潭督三吳等諸郡軍事;以防備蘇峻。尚書左僕射孔坦和司徒司馬陶迴向司徒王導建策,建議在蘇峻未來到以前阻截阜陵並守當利口,令蘇峻軍不能渡江,並可借朝廷兵多而一戰決勝。又言即使蘇峻不進攻,守軍亦能進逼歷陽,但一旦蘇峻先到,人心就會驚慌,難以與蘇峻抗衡,請求把握時機。王導雖然同意,但決策的庾亮不接納。不久蘇峻將領韓晃和張健攻陷姑孰並奪取當地鹽米,庾亮才後悔。

隨蘇峻軍逼近,京師戒嚴,庾亮假節都督征討諸軍事,庾亮弟庾翼白衣領數百人守石頭城,又命左衛將軍趙胤爲歷陽太守,又命左將軍司馬流守慈湖,用以對抗。另一方面宣城內史桓彝亦領兵反抗蘇峻,在蕪湖擊敗蘇峻別軍並進據蕪湖。徐州刺史郗鑑亦打算領兵南歸保衛建康,但庾亮以防備北方爲由不允許。

溫嶠於次年進屯尋陽,但司馬流在慈湖被韓晃擊敗被殺,桓彝隨後亦於蕪湖被韓晃擊敗,退守廣德。蘇峻則進一步逼近建康,抵禦的軍隊多次都戰敗。咸和三年(328年)二月,蘇峻即將到蔣陵覆舟山,陶回預料蘇峻將繞過重兵駐守的石頭城,於是向庾亮建議派伏兵在小丹楊南道伏擊蘇峻軍,但庾亮不聽從。及後蘇峻果然繞經小丹楊南道進攻,更在其間迷路,靠一個當地人作嚮導才得以繼續前進,期間軍隊無陣形可言。庾亮知道後又後悔。

卞壼隨後加都亮大桁東諸軍事,與侍中鍾雅領郭默和趙胤等與蘇峻在西陵大戰,但卞壼大敗。後蘇峻攻青溪,卞壼再率軍拒擊,但不能抵抗,卞壼力戰而死。守雲龍門的丹楊尹羊曼後與黃門侍郎周導和廬江太守陶瞻抵抗蘇峻,但都戰死。庾亮則領兵在宣陽門準備抵抗,但士卒尚未成陣就已棄甲逃走,庾亮不能戰鬥,唯有與三位弟弟和其他兵衆出奔溫嶠駐守的尋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