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戰史祕聞 > 二戰期間日軍爲何很少製造衝鋒槍而大量造刺刀?

二戰期間日軍爲何很少製造衝鋒槍而大量造刺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誰知道日軍在二戰中製造出的衝鋒槍和刺刀數量?

答案分別是2萬多支和680萬把!

殊不知,近戰中最實用的兵器非衝鋒槍莫屬。二戰時,蘇軍使用的PPS衝鋒槍每分鐘可射出700-900發子彈,在百米內的近戰中對付人海戰術,堪稱“大殺器”。日軍研製衝鋒槍的水平儘管不如蘇、美、德等國,但還是能夠生產出來。但日本於1940年纔開始給部隊裝備衝鋒槍,而且主要配備給海軍空降部隊和坦克兵,沒陸軍的份。

日軍爲什麼棄衝鋒槍而就刺刀?難道腦子進水了?

日軍有兩大作戰信條:其一,精準射擊。日軍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興奮莫名,總結出“一門百發百中的大炮要勝於一百門百發一中的大炮”的經驗,當寶一樣供着,並以之指導槍支設計,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研製出射擊精度極高的步槍,這就是中國人熟悉的“三八大蓋”(因槍機上設計了防塵罩,故稱)。日軍使用該槍的歷史長達40年(1905-1945),可見其鍾愛程度。其二,近身肉搏。日軍視白刃戰爲最能表現血性的作戰方式。因此,在中國戰場上,刺刀往往在打完子彈後纔派上用場,扮演終結者的角色。日軍在衝鋒槍上甚至重達20斤的機槍上也加裝了刺刀,在全世界絕無僅有,可見其對白刃戰的喜好簡直到了變態的程度。

二戰期間日軍爲何很少製造衝鋒槍而大量造刺刀?

日軍不愛衝鋒槍卻垂青刺刀,還有一個重要考慮——省錢。日本是個島國,資源匱乏,做什麼事都崇尚節儉,連子彈也是。《東史郎日記》裏就說,在日軍眼裏,“子彈像金幣般值錢”。衝鋒槍的適用對象是一羣敵人而非單個敵人,基本亂打一氣,難免浪費不少子彈,這是追求精準和提倡節約的日軍難以接受的。在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中,日軍之所以採取活埋、燒殺、溺斃、刺殺,甚至車軋等手段,除了殘忍,就有節約彈藥的考慮。

日本人崇尚節儉的直接表現就是精打細算。日軍制造1支衝鋒槍,造價是1支三八式步槍的3倍。加上子彈,造1支衝鋒槍的錢,可以造5支三八式步槍。精細的日軍一盤算,還是步槍吧。這個選擇看似精明,實則愚蠢,日軍自鳴得意的三八式步槍在美國人眼裏,不過是“一個能夠發射子彈的中世紀長矛”。

值得一提的是,日軍在其他戰場很少與美軍、英軍等打白刃戰,只在中國戰場採用這種屬於冷兵器時代的作戰方式,實乃藐視中國軍人武器不行。當時,中國的兵工廠基本造不出像樣的衝鋒槍,也缺乏其他厲害的近戰武器,使日軍打起白刃戰來,不必擔心被成片撂倒。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