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本草綱目·第二卷·序列·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具體內容是什麼?

本草綱目·第二卷·序列·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具體內容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二卷·序列·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

風中六腑 手足不遂,先發其表,羌活、防風爲君,隨證加藥。然後行經養血,當歸、秦艽、獨活之類,隨經用之。

風中五臟 耳聾目瞀,先疏其裏,三化湯。然後行經,獨活、防風、柴胡、白芷、川芎,隨經用之。

破傷中風 脈浮在表,汗之。脈沉在裏,下之。背搐,羌活、防風。前搐,升麻、白芷。兩旁搐,柴胡、防風。右搐,加白芷。

傷風惡風 防風爲君,麻黃、甘草佐之。

傷寒惡寒 麻黃爲君,防風、甘草佐之。

六經頭痛 須用川芎,加引經藥。太陽,蔓荊。陽明,白芷。太陰,半夏。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巔頂,藁本。

眉棱骨痛 羌活、白芷、黃芩。

風溼身痛 羌活。

嗌痛頷腫 黃芩、鼠粘子、甘草、桔梗。

肢節腫痛 羌活。眼暴赤腫 防風、芩、連瀉火,當歸佐酒煎服。

眼久昏暗 熟苄、當歸爲君,羌、防爲臣,甘草、甘菊之類佐之。

風熱牙疼 喜冷惡熱,生苄、當歸、升麻、黃連、牡丹皮、防風。

腎虛牙疼 桔梗、升麻、細辛、吳茱萸。

風溼諸病 須用羌活、白朮。

風冷諸病 須用川烏。

一切痰飲 須用半夏。風加南星,熱加黃芩,溼加白朮、陳皮,寒加乾薑。

風熱諸病 須用荊芥、薄荷。

諸咳嗽病 五味爲君,痰用半夏,喘加阿膠佐之。不拘有熱無熱,少加黃芩。春加川芎、芍藥,夏加梔子、知母,秋加防風,冬加麻黃、桂枝之類。

諸嗽有痰 半夏、白朮、五味、防風、枳殼、甘草。

咳嗽無痰 五味、杏仁、貝母、生薑、防風。

有聲有痰 半夏、白朮、五味、防風。

寒喘痰急 麻黃、杏仁。

熱喘咳嗽 桑白皮、黃芩、訶子。

水飲溼喘 白礬、皂莢、葶藶。

熱喘燥喘 阿膠、五味、麥門冬。

氣短虛喘 人蔘、黃芪、五味。

諸瘧寒熱 柴胡爲君。

脾胃睏倦 參、芪、蒼朮。

不思飲食 木香、藿香。

脾胃有溼 嗜臥有痰,白朮、蒼朮、茯苓、豬苓、半夏、防風。

上焦溼熱 黃芩瀉肺火。中

焦溼熱 黃連瀉心火。

下焦溼熱 酒洗黃檗、知母、防己。

下焦溼腫 酒洗漢防己、龍膽草爲君,甘草、黃檗爲佐。

腹中脹滿 須用姜制厚朴、木香。

腹中窄狹 須用蒼朮。

腹中實熱 大黃、芒硝。

過傷飲食 熱物大黃爲君。冷物,巴豆爲丸散。

宿食不消 須用黃連、枳實。

胸中煩熱 須用梔子仁、茯苓。

胸中痞塞 實用厚朴、枳實,虛用芍藥、陳皮,痰熱用黃連、半夏,寒用附子、乾薑。

六鬱痞滿 香附、撫芎。溼加蒼朮,痰加陳皮,熱加梔子,食加神曲,血加桃仁。

諸氣刺痛 枳殼、香附,加引經藥。

諸血刺痛 須加當歸,詳上下用根梢。脅痛寒熱 須用柴胡。

胃脘寒痛 須加草豆蔻、吳茱萸。

少腹疝痛 須加青皮、川楝子。

臍腹疼痛 加熟苄、烏藥。

本草綱目·第二卷·序列·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具體內容是什麼?

肝經諸穴歌 足大指端名大敦,行間大指縫中存,太沖本節後二寸,踝前一寸號中封,蠡溝踝上五寸是,中都踝上七寸中,膝關犢鼻下二寸,曲泉曲膝盡橫紋,陰包膝上方四寸,氣衝三寸下五里,陰廉衝下有二寸,羊矢衝下一寸許,氣衝卻是胃經穴,鼠鼷之上一寸主,鼠鼷橫骨端盡處,相去中行四寸止,章門下脘旁九寸,肘尖盡處側臥取,期門又在巨闕旁,四寸五分無差矣。

諸痢腹痛 下後白芍、甘草爲君,當歸、白朮佐之。先痢後便,黃檗爲君,地榆佐之。先便後痢,黃芩爲君,當歸佐之。裏急,硝、黃下之。後重,加木香、藿香、檳榔和之。腹痛用芍藥,惡寒加桂,惡熱加黃芩,不痛芍藥減半。

水瀉不止 須用白朮、茯苓爲君,芍藥、甘草佐之。谷不化,加防風。

小便黃澀 黃檗、澤瀉。

小便不利 黃檗、知母爲君,茯苓、澤瀉爲使。

心煩口渴 乾薑、茯苓、天花粉、烏梅。禁半夏、葛根。

小便餘瀝 黃檗、杜仲。莖中刺痛,生甘草梢。

肌熱有痰 須用黃芩。

虛熱有汗 須用黃芪、地骨皮、知母。

虛熱無汗 用牡丹皮、地骨皮。

潮熱有時 黃芩。午加黃連,未加石膏,申加柴胡,酉加升麻,辰、戌加羌活,夜加當歸。

自汗盜汗 須用黃芪、麻黃根。

驚悸恍惚 須用茯神。

一切氣痛 調胃,香附、木香。破滯氣,青皮、枳殼。泄氣,牽牛、蘿蔔子。助氣,木香、藿香。補氣,人蔘、黃芪。冷氣,草蔻、丁香。

一切血痛 活血補血,當歸、阿膠、川芎、甘草。涼血,生地黃。破血,桃仁、紅花、蘇木、茜根、玄胡索、郁李仁。止血,發灰、棕灰。

上部見血 須用防風、牡丹皮、剪草、天、麥門冬爲使。

本草綱目·第二卷·序列·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具體內容是什麼? 第2張

督脈諸穴圖 督脈斷交脣內鄉,兌端正在脣端央,水溝鼻下溝中索,素宜向鼻端詳,頭形非高面南下,先以前後髮際量,分爲一尺有二寸,發上五分神庭當,發上一寸上星位,發上二寸總會良,發上前頂三寸半,發上百會五寸央,會後寸半即後項,會後三寸強間明,會後腦戶四寸半,後發入寸風府行,發上五分瘂門在,神庭至此十穴真,自此項骨下脊骶,分爲二十有四椎,大椎上有項骨在,約有三椎莫算之,尾有長強亦不算,中間廿一可排推,大椎大骨爲第一,二椎節內陶道知,第三椎間身柱在,第一神道不須疑,第六靈臺至陽七,第九身內筋縮思,十一脊中之穴中,十二懸樞之穴奇,十四命門腎俞平,十六陽關自可知,二十一椎即腰俞,脊尾骨端長強隨。

中部見血 須用黃連、芍藥爲使。

下部見血 須用地榆爲之使。

新血紅色 生地黃、炒梔子。

陳血瘀色 熟地黃。

諸瘡痛甚 苦寒爲君,黃芩、黃連。佐以甘草,詳上下用根梢及引經藥。十二經皆用連翹。知母、生地黃酒洗爲用。參、芪、甘草、當歸,瀉心火,助元氣,止痛。解結,用連翹、當歸、藁本。活血去血,用蘇木、紅花、牡丹皮。脈沉病在裏,宜加大黃利之。脈浮爲表,宜行經,芩、連、當歸、人蔘、木香、檳榔、黃檗、澤瀉。自腰已上至頭者,加枳殼引至瘡所。加鼠粘子,出毒消腫。加肉桂,入心引血化膿。堅不潰者,加王瓜根、黃藥子、三棱、莪茂、昆布。

上身有瘡 須用黃芩、防風、羌活、桔梗。上截黃連,下身黃檗、知母、防風,用酒水各半煎。引藥入瘡,用皁角針。

下部痔漏 蒼朮、防風爲君,甘草、芍藥佐之。詳證加減。

婦人胎前 有病,以黃芩、白朮安胎,然後用治病藥。發熱及肌熱者,芩、連、參、芪。腹痛者,白芍、甘草。

產後諸病 忌柴胡、黃連、芍藥。渴去半夏加白茯苓,喘嗽去人蔘,腹脹去甘草,血痛加當歸、桃仁。

小兒驚搐 與破傷風同。

心熱 搖頭咬牙、額黃,黃連、甘草、導赤散。

肝熱 目眩,柴胡、防風、甘草、瀉青丸。

脾熱 鼻上紅,瀉黃散。

肺熱 右腮紅,瀉白散。

腎熱 額上紅,知母、黃檗、甘草。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