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本草綱目·第一卷·序列·氣味陰陽具體內容是什麼?

本草綱目·第一卷·序列·氣味陰陽具體內容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一卷·序列·氣味陰陽具體內容是什麼?

本草綱目·第一卷·序列·氣味陰陽

《陰陽應象論》說:陽氣積累爲天,陰氣累積爲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氣肅殺而陰精收藏。陽化爲氣,陰能成形。陽爲氣,陰爲五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爲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味厚者爲陰,薄者爲陰中之陽。氣厚者爲陽,薄者爲陽中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辛甘發散爲陽,酸苦涌泄爲陰。鹹味涌泄爲陰,淡味滲泄爲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潤或燥,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之平也。

[李杲說]:藥有溫、涼、寒、熱之氣,辛、甘、淡、酸、苦、鹹之味。有升、降、浮、沉之相互,厚、薄、陰、陽之不同。一物之內,兼有氣味。一藥之中,藥理藥性皆具。或氣同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氣如同天,溫熱者天之陽,涼寒者天之陰。天有陰、陽,風、寒、暑、溼、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之也。味如同地,辛、甘、淡者地之陽,酸、苦、鹹者地之陰。金、木、水、火、土,地有陰、陽,生、長、化、收、藏下應之也。氣味薄者,輕清成象,本乎天者親上也。氣味厚者,重濁成形,本乎地者親下也。

《六節髒象論》中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