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四塊玉·潯陽江》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四塊玉·潯陽江》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文】

送客時,秋江冷。商女琵琶斷腸聲。

可知道司馬和愁聽。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註釋】

《四塊玉·潯陽江》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冷:淒冷,蕭條。

商女琵琶:此處暗指白居易的《琵琶行》。

和:連,連同。

酲:喝醉了神志不清。喻指酒濃。

醒:醒悟,覺醒。

【譯文】

《四塊玉·潯陽江》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第2張

送客人走的時候,正是秋日,江面淒冷。歌會彈唱着送別的曲調,讓人分外感傷。她可曾知道我在和着愁緒傾聽。月亮已掛上了天空,酒意已濃,客居的人猛然驚醒。

【創作背景】

自從《琵琶行》問世後,凡路經潯陽江的文人墨客都會情不自禁的懷念起一度貶謫江州的唐代詩人白居易,這種身臨其境的氛圍,更使久滯下僚遊宦他鄉的馬致遠產生了真切的共鳴。元朝大德年間,詞人隱居之時路徑此地時懷古傷今,借他人之事悲自己之情,於是寫下了這首曲子。

作者簡介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