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拜新月》唐代耿湋所作,勾勒出一個癡心女子的藝術形象

《拜新月》唐代耿湋所作,勾勒出一個癡心女子的藝術形象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耿湋,字洪源,生卒年、生平均不詳,唐朝時期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拜新月》唐代耿湋所作,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並不在於那些能夠得到答案的已知,反而是那些充滿神奇的未知東西。如果說能夠讓我們死寂的生命,可以感動並可以提升興奮點的,也正是這些能夠給我們提供上下求索的奇妙天地。“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而我們人類偏偏要在這不仁裏,尋找一些仁義出來。否則,人與牲畜何異?

《拜新月》唐代耿湋所作,勾勒出一個癡心女子的藝術形象

人在朦朧中尋覓和探索,常常以自然物爲參照系數,歷經矇昧,卻仍陷惘然。即便現今,又有何人能夠說得清楚,那些生命裏的詭異。所以,有各種儀式樹立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些甚至融入血脈。神性的參照物體,月亮,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拜新月,就是起源於遠古對月亮的崇拜,時間多在七夕(農曆七月初七)或中秋節之夜。古代女子拜新月是爲了祈求夫妻團圓,幸福安康。這一儀式,直到唐代才正式形成風俗。

《拜新月》

【唐】耿湋

開簾見新月,

便即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

北風吹裙帶。

詩題《拜新月》,爲唐教坊曲名。作者唐朝詩人耿湋,字洪源,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其詩不尚琢磨,風格自立,能主動抒寫亂世離別之情。《全唐詩》存其詩作兩卷,另有《耿詩集》傳世。本詩作者尚有爭議,有認爲是同爲大曆十大才子之一的李端。

《拜新月》唐代耿湋所作,勾勒出一個癡心女子的藝術形象 第2張

“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毫無虛飾,直接開門見山,詩人盡情地拜月女子的一系列舉止行爲進行揮毫潑墨:打開水晶簾,看見新月緩緩升起,散發着皎潔的光芒,整個世間變得聖明起來。閨中女子心有所感,立即奔出室外,跑下臺階,來到院中,朝向懸掛在夜空裏的新月,跪拜下去。

此處,“開簾”和“便即”接續連用,把一個女子急切之間的心情,給表露得一乾二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女子之所以叩拜新月,當然可以被認爲是一種風俗習慣,然而更多的,卻是袒露其隱祕在心間的那些私密心思,即對心上人的種種牽掛和懷念。正因如此,詩人爲了更好地展現女子此刻內心的迫切之情和焦急的祈禱之意,便在此通過對一系列連串性動作進行了細膩地刻畫。

《拜新月》唐代耿湋所作,勾勒出一個癡心女子的藝術形象 第3張

“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前面對人物連貫性的動作進行白描式勾勒,視之爲有形;此處當對言語有所表達,則瞬間有聲;所謂繪聲繪色,不外如斯。庭院寂寂,樹影靜默,唯有女子悄言絮語,低不可聞,訴說着積累彷彿千年而難以排盡的感情。此時此刻,新月高掛,如眉似鉤,偶有帶着寒意的北風吹過,輕輕地拂動着叩拜女子的裙帶。冷寂,淡月無聲,似乎千載之後仍紮根在此的那些回憶。

在開端的時候,詩人對女子望見新月之時的行爲進行了精細的雕琢,那連綿不斷的動作就彷彿是音樂交響曲的前奏,一切正是爲了在最後時分引出女子深藏着的令人嘆惋的思念之深情。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略過了對女子內心感受的抒寫,反而跳開作了一個明白的旁觀者。恰好就是看似漠不關心的一筆“北風吹裙帶”,卻正是藉助對這外物的描繪,通過這個起眼的小細節,把女子對親人的掛念深刻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詩人是富於同情心的。在如此短小的詩篇中,拋開諸多花樣手段,單單使用白描手法,細緻地勾勒出來一個癡心女子的藝術形象。所以,詩人也是高明的。我們看過去,發現拜月女子是虔誠的,亦可發現詩人也是虔誠的。女子能夠誠於內心癡情,所以真心叩拜於新月;而詩人可以忠於詩情,所以用心真摯抒寫詩歌。人,皆因有情而長存天地,可謂盡善盡美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