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孔子看不起農民是怎麼回事?樊遲問孔子種莊稼的問題孔子怎麼答的?

孔子看不起農民是怎麼回事?樊遲問孔子種莊稼的問題孔子怎麼答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孔子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孔子的弟子樊遲,這個傢伙很老實,甚至有點遲鈍,所以他父母很老實地給這個孩子起名叫遲。樊遲在孔子的弟子中,不算是個聰明的孩子,所以老是被孔子罵。樊遲也因此同子路、宰予等弟子一起,榮升爲被孔子罵得最多的弟子。

有一回,樊遲沒事找事,去找孔子老師問問題。你要是問那些上古的堯舜禹,問仁義之道,君子之方也就罷了,呆頭呆腦的樊遲卻要問關於中莊稼的問題,搞得孔子很不高興,在樊遲離開之後,孔子還是很生氣,罵樊遲是個小人。

孔子看不起農民是怎麼回事?樊遲問孔子種莊稼的問題孔子怎麼答的?

看起來孔子很不地道,樊遲勤學好問,問你孔子種莊稼的事情,孔子你不擅長也就罷了,爲何還要背後罵樊遲是小人呢?

有很多人藉此批判孔子,說他看不起農民,看不起勞動階級,是地主,是資產階級的代表。這完全是一種非黑即白的直線思維,這也完全誤解了孔子。

那麼,樊遲捱罵到底冤不冤?

我們不妨從孔子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想說起。

事實上,孔子夢寐以求開設的學校,是一所政治學院,是培養政治人才的,而不是培養農業人才的。

孔子“有教無類”的辦學思想,也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孔子始終堅信“性相近,習相遠”,每個人生下來本質是一樣的,是教育的差異造成了後天發展的鴻溝,這是一種樸素的平等、民主的思想。後來在他的再傳弟子中,出現了孟子和荀子兩個偉大的思想家,他們對孔子的這種思想進行了不同的闡發。

孟子認爲人性本善。他認爲,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人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用現代的語言就是,“人一生下來就天然地擁有同情心、羞恥心、謙讓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既然人有良知,也有向善之心,所以人就應該利用良知和向善之心,進一步加強道德修養,培養自己的善。

孔子看不起農民是怎麼回事?樊遲問孔子種莊稼的問題孔子怎麼答的? 第2張

而荀子與此截然相反。他認爲,人的本性是惡的。既然人的內心深處藏着“魔鬼”,就更應該用法治、禮儀制度來規範,加強後天的教育,以使人能壓抑心中的魔鬼,從而走上向善之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的思想殊途同歸,都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具體體現。從對人性善惡不同的理論出發,孟子認爲,我們都要努力加強道德修養,以找回已經失落的“善端”,而荀子則認爲,加強道德修養,就是要努力地除掉惡性,建立善性。雖然說法不同,但手段都是後天的教育,這也是孔子興辦學校的主要目的。

孔子的學校的起點很高,既不是“大藍翔”,也不是“新東方”,他培養的是政治人才。孔子的學生樊遲,非要纏着孔子教他怎麼種糧食種菜。孔子說種糧食我比不上老農民;樊遲又要學種菜,孔子說種菜我不如老菜農。樊遲走後,孔子在私下裏罵樊遲爲小人。說樊遲爲小人,倒不是說樊遲的思想品德有問題,而是批評他的理想不夠遠大。

孔子看不起農民是怎麼回事?樊遲問孔子種莊稼的問題孔子怎麼答的? 第3張

這怪不得孔子生氣,孔子的學校專門培訓政治人才,而不是農業人才。這就相當於你去向中國行政學院的校長請教高效農業和雜交水稻的問題,他肯定給你指條路,不遠處就是中國農業大學,或者他可以給你介紹袁隆平院士,袁教授最懂這個。所以,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樊遲確實有點遲鈍,他是問錯了對象,難怪孔子大失風度,背後罵人。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